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噻唑啉; 合成; 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新型异噻唑啉酮化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成了10个2-取代异噻唑啉酮化合物, 其中7个未见文献报道. 所有目标物的结构都经元素分析, 1H NMR, MS及IR证实, 并将其中8个化合物对五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 与市售农药20%三环唑、70%威尔达甲托以及三氯新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 发现它们对五种有害菌种均有极强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小分子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本文合成了22个芳基噻唑胺类衍生物,并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对九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2p、2q和2s具有优异的广谱性抑菌活性,其抑制率为41.1~99.5%,显著优于商品化抑菌剂噁霉灵(25.4~86.5%)和百菌清(24.7~71.4%)。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噻唑胺结构中引入萘环和含有卤素取代的芳环时有利于其抑菌活性的提高。此研究为后期基于芳基噻唑胺骨架的农用抑菌剂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於祥  陈娅芳 《化学通报》2018,81(8):759-762
本文以取代苯甲醛、苯胺及巯基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2,3-二苯基-4-噻唑酮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抑菌活性试验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中等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g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能达到62.7%。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2,3-二苯基-4-噻唑酮的苯基上引入甲基能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5.
取代苯亚胺基噻唑啉的合成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取代苯亚胺基噻唑啉化合物 ( )中的双键可以在环上或在环外 ,在一定条件下 ,两种异构体可以相互转换 .Ar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 .先导化合物 唑烷酮是一种海藻类的毒素[1 ] ,能衍生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我们曾对此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活性和除草活性进行过研究 [2 ] ,也有文献对其动物麻醉效能进行了报道 [3] .本文采用改进的合成方法制备了 2 -取代苯亚胺基噻唑啉化合物 ,并进行了生物测定 ,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有的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标题化合物按下列途径合成 :NH2 CH2 CH2 OH H2 SO4 H2 NCH2 CH2 OSO3H C…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具有潜力的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本文以乙基苯并呋喃为原料,采用亲电取代、亲核取代、霍夫曼降解、缩合,水解等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噻唑类的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ESI-MS确定。初步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9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对棉花枯萎病菌、玉米弯孢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噁霉灵。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9个马鞭草烯酮基噻唑-腙化合物4a~4i(包括3对E-Z异构体和3个E-型产物),采用FTIR、1H NMR、13C NMR、ESI-MS和NOESY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mg/L时,化合物4a~4i对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西瓜炭疽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E-Z异构体对一些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例如,(Z)-马鞭草烯酮基对-氰基苯基噻唑-腙(4f)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是(E)-马鞭草烯酮基对-氰基苯基噻唑-腙(4e)的6倍。利用Gaussian 09计算了化合物4e和4f的前线分子轨道。  相似文献   

8.
以邻氨基苯甲酸或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应用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二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证。采用体外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b、1c、1d、1h、1i和1j对小麦赤霉病原菌、辣椒枯萎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半夏立枯病原菌、水稻纹枯病原菌、油菜菌核病原菌、黄瓜灰霉病原菌、马铃薯晚疫病原菌、苹果炭疽病原菌等9种测试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化合物1b在药剂浓度为50μg/m L时抑菌活性强于商品化的阳性对照药剂恶霉灵。  相似文献   

9.
以异香草醛和2,4,6-三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C-异戊烯基化、选择性地甲基化或甲氧甲基化、羟醛缩合、催化环化与加成共6步反应,首次合成了两个新型黄烷酮—5,7,4'-三甲氧基-3'-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黄烷酮(1a)和5,7,4'-三甲氧基-3'-羟基-8-(3”,甲氧基-3”-甲基-丁基)...  相似文献   

10.
以2,6-二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关键中间体2,6-吡啶二甲酰肼(3);3分别与醛或酮反应制得了一系列新型席夫碱(la~lf),产率50%~97qo,其结构经UV,NMR,IR和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1d的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邻氯苄胺为原料,经6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氯-5-[1-(氧丙炔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7);取代芳基肟经氯化后再分别与7经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苄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10a~10l),其结构经1H NMR表征。初步的抗菌活性测试表明:在用药量为200 mg·L-1时,大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10f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95%。  相似文献   

12.
通过4-[(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3-基)甲基]-2-氨基噻唑与取代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14个新型含2-取代- 1,3-噻唑烷和噻唑环的亚胺类化合物5.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5a的晶体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磺酰氯、水合肼、异硫氰酸苯酯、碘代芳烃、氯乙酸等为原料,设计、合成了7种新型的含噻唑环、硫醚和三氟甲基的1,2,4-三氮唑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和MS等技术手段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杀菌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6b、6d和6g在浓度为100 mg/L时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91%、92%和93%。  相似文献   

14.
以溴苯和取代酚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缩合、环化和醚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含二苯醚的吡唑类化合物——5-(4-取代基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a~5e),收率51%~66%,其结构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a~5e均对小麦和油菜的发芽率、根系和茎的生长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吕警  王吉德  解正峰 《合成化学》2011,19(6):754-758,808
1-苯基-3-甲基-吡唑-4.-甲醛与氨基硫脲缩合制得醛缩氨基硫脲(Ⅱf~Ⅱh);Ⅱ与α-溴代芳基乙酮反应合成了15个新型的含噻唑和吡唑环的醛腙类化合物(2a~4e),其结构经1 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2c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18.607 9(3)A,b=15...  相似文献   

16.
朱小飞  石德清 《中国化学》2009,27(3):565-568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农用化学品,以2-氯-5-(氯甲基)噻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1,2,3-三唑和噻唑杂环的肟醚硫代磷酸酯衍生物,采用IR, 1H NMR, 31P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具有中等程度的杀虫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2-氨基噻唑-4-甲酸乙酯和水合肼为原料,制得2-氨基噻唑-4-甲酰肼(2); 2与卤代(F, Cl, Br)对苯甲醛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含卤噻唑类酰腙化合物[C11H9N4OSF(3a), C11H9N4OSCl(3b)和C11H9N4OSBr(3c)],其结构和性能经元素分析,XRD和TG-DTG表征。结果表明:3a和3c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3b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a~3c的热稳定性均较好,最大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均大于100 kJ·mol-1。采用UV-Vis研究了3a~3c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a~3c与CT-DNA均以插入方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利明  李学恕  陈致远  刘钊杰 《有机化学》2003,23(10):1131-1134
以苯肼、乙酰乙酸乙酯和氨基杂环为原料,合成了两类含双杂环的新型吡唑甲 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MS及IR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 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具有良好的抑 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具有医用或农用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由四步反应,制得1-对氯苯基-5-甲基-1,2,3-三唑-4-乙酮缩氨基硫脲(3),随后中间体3与ω-溴代芳基乙酮在无水乙醇中回流或在超声波辐射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型N-(1-对氯苯基-5-甲基-1,2,3-三唑-4-乙酰基)-N'-(4-芳基-噻唑-2-基)腙类化合物.用1H NMR MS谱和元素分析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d和4e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取代肼和取代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闭环、氯酰化、氧化、酯化及取代反应制得1,3-取代-5-氯-4-吡唑甲酰肼(7a, 7d, 7g和7j); 7分别与取代呋喃或噻吩甲醛经加成反应合成了12个新型的吡唑酰腙类化合物(9a~9l),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μg·mL-1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1-苯基-3-三氟甲基-5-氯-4-(2-噻吩)-腙基羰基吡唑(9k)的治疗活性、保护活性和钝化活性分别为63.6%, 85.7%和93.1%,与对照药宁南霉素(65.9%, 86.4%和97.8%)相当;在50 μg·mL-1浓度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1,3-二甲基-5-氯-4-(2-噻吩)-腙基羰基吡唑(9b)与1-甲基3-三氟甲基-5-氯-4-(2-噻吩)-腙基羰基吡唑(9e)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抑制率分别为42.5%和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