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金钟  秦臻  王学雷 《物理学报》2012,61(4):41201-041201
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上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模型下对Z玻色子与荷电top-pion对联合产生过程e+e- → Zπt+πt-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过程e+e- → Zπt+πt-的产生截面, 发现在TC2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范围之内该过程的截面最大可达到1 fb. 考虑到荷电top-pion的主要的衰变模式πt+ → tb, 发现该截面在ILC能产生很可观的事例数.  相似文献   

2.
用含再散射效应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研究了AGS能量(14.6AGeV/c)下p+p、p+Au和Si+Au反应的K++比值,再现了该比值由P十P到Si十Au不断增长的实验事实.CERN能量(200AGeV/c)和AGS能量下,K++比值相近的实验事实也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段一士  朱重远 《物理学报》1965,21(1):103-113
本文通过强作用K-π中间态,利用色散关系理论计算了Г(Kμ3+)/Г(Kα3+),Г(K20→πμ+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α3+)分支比及Kμ3+衰变中的μ谱,当选择定则|ΔI|=1/2及ΔS=+ΔQ被破坏,并且Iz=1/2及Iz=3/2的振幅f3/2 1/2(0)及f3/2 3/2(0)不等时,上述分支比与实验能很好符合。在本文的理论中,形式因子不是常数。  相似文献   

5.
用JETSET事例产生器对e+e→qq+ng→hadrons反应中,末态部分子(qq+ng)以色分离的联接方式进行强子化时,各种强子产额及π+,K±,p/p的动量谱进行了计算;与传统的色中性流联接方式强子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T权重确定的色分离单态和色中性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色联接方式强子化得到的强子产额及π+,K±,p/p的动量谱,与实验符合的程度相同,有些更好.  相似文献   

6.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过程J/ψ→X+f0(980),X→K+K,f0(980)→π+π.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7.
在多标度人工色模型框架下计算了荷电PG玻色子π±1和π±8对K介子稀有衰变过程K+→π+νν,KL→π0νν和KL→μ+μ的企鹅图贡献.计算结果表明:(a)荷电PG玻色子可以对K介子稀有衰变分枝比给出1~3个量级的增强;(b)根据现有实验数据,K.Lane等人提出的多标度人工色模型基本被排除.  相似文献   

8.
许晓明 《中国物理 C》1993,17(10):929-933
本文在3S1模型基础上,采用相对论跃迁势和夸克(反夸克)旋量波函数,计算了pp→π+π和K+K的反应截面和角分布.  相似文献   

9.
刘波 《中国物理 C》1993,17(5):455-461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核和核-核碰撞中的K++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4.03GeV质心系能量下e+e对撞数据,分析τ±τ±→e±±+nπ0+ν's(n=0,1,2)事例,给出分支比值Br(τ±→π±ντ)=(11.64±0.49+0.76-0.73%,Br(τ±→π±π0ντ)=(24.00±1.34+1.36-1.30%,Br(τ±→π±0ντ)=(9.39±1.68+1.69-1.66%.  相似文献   

11.
对a2(1320)→π+π+π过程的衰变振幅进行张量分析,展示了如何得到三体衰变振幅.  相似文献   

12.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88,12(5):622-626
本文用自由的单胶子湮没机制和Hybrid中间态机制分别计算了π+,K+-K,K+和K+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π+散射,用hybrid中间态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定性地符合实验,而对于K+-K,K+或K+相互作用,有待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3.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2):180-185
用程函近似分析在高能核碰撞中次级作用对K++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K++比中次级碰撞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两个带电粒子符合方法研究了能量为56MeV的16O轰击12C的三体反应出射道,分别得到了两个不同的三体出射道:α12+20Ne和p+α+23Na的反应Q值谱,两道之间的比为8:1,同时得到了α12两维符合事件的投影谱,结果显示α+24Mg是α12+20Ne出射道的主要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质子化corrole(H4Cor+)和meso位芳基取代质子化corroles(H4TPC+、H4TpFPC+和H4TdCPC+)的几何构型、内消旋反应机理以及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有两种稳定构型(势能面极小),一个为C2对称性的S1(最稳定构型),另一为C1对称性的S2,其中S1的能量比S2低约15.8~18.5 kJ/mol.S1和S2的corrole环都呈现明显的面外扭曲变形. 手性S1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一个以S2为中间态的多步过程. 用TDDFT计算了它们的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ECD). 与H4Cor+相比,H4TPC+、H4TpFPC+和H4TdCPC+的紫外可见吸收都发生了明显红移,且它们的Q带都因芳基取代基与corrole环之间的π-π共轭而明显增强. 计算表明,质子化corrole的若干相邻电子跃迁的旋转强度符号相反,表明ECD谱可能是研究其电子跃迁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57-1067
利用北京谱仪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350万(2S)事例,通过ψ(2S)→γπ+π和γK+K反应道测量了χc0的总宽度.由Monte Carlo模拟给出的质量分辨函数,利用拟合χc2谱形得到的质量分辨作标定后,用于χc0宽度的拟合,得到χc0的宽度为(15.0)MeV.同时定出了χcJ(J=0,2)到π+π-+K的衰变分支比.结果为B(χc0→π+π)=(4.27±0.23±0.60)×10-3,B(χc0→K+K)=(3.44±0.21±0.47)×10-3,B(χc2→π+π)=(1.52±0.17±0.29)×10-3 和 B(χc2→K+K)=(5.2±1.1±1.8)×10-4,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溅射法制备了同位素标记的氧化锰团簇正离子Mnm18On+,并研究了其在快速流动反应管中与硫化氢在热碰撞条件下的反应,氧化锰团簇正离子与硫化氢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布与强度变化由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实验表明,绝大多数氧化锰团簇正离子可与硫化氢发生氧-硫交换反应产生水分子,反应通式为:Mnm18On++H2S→Mnm18On-1S++H218O.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氧化锰团簇正离Mn2O2+、Mn2O3+和Mn2O4+与H2S反应的机理,结果显示,在这些反应体系中氧-硫交换反应通道同时具有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印证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气相团簇研究发现的氧-硫交换反应与相关凝聚相体系反应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8×106J/ψ事例,系统研究了J/ψ→φπ+π和J/ψ→ωπ+π两个衰变道,给出了过程的分支比以及f0的位置和宽度参数,并对J/ψ→φf0,f0→π+π过程的角分布进行了拟合,首次确定出该过程的螺旋度振幅比.  相似文献   

19.
李庆峰  李祝霞 《中国物理 C》1998,22(12):1119-1127
用自洽的相对论BUU模型研究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K+产生及流,研究结果表明K+集体流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对核态方程(EOS)和K–N标量吸引项(∑KN)是敏感的,在对K+流中心度依赖的研究中发现在大碰撞参数时有反向流出现,可为确定∑KN值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对K+产生的总产额及各个不同道的贡献与EOS和∑KN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表明N△道对K+产生的贡献和影响都是最显著的; 不同道的贡献对∑KN的灵敏程度不同,其中∑KN对N△道的影响要比对πB道的大.  相似文献   

20.
陈鄂生 《中国物理 C》1993,17(3):252-261
根据e+e湮没中夸克的产生律与组合律,本文计算了高能e+e→h's反应中三种长寿命带电粒子的产额及平均带电粒子多重数〈nch〉,计算结果同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