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赤霉素作还原剂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的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赤霉素作还原剂,对硅钼杂多酸的还原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0.2mol/LH2SO4介质中生成硅钼杂多酸之后,赤霉素能在相当宽的酸度范围内将其还原成十分稳定的硅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51×104L·mol-1·cm-1。方法的检测限为2.9×10-6g/L。硅浓度在0~0.80m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该法已用于钢铁中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测定微量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海龙  杨敏丽 《分析化学》1997,25(2):149-152
根据硅钼杂多酸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性质,以及硅钼杂多酸与磷钼杂多酸形成速度的差异,采用停流技术,在硅磷共存时,不经分离,实现了对和钢样中硅的选择性测定。该法检出限为2.0×10^-8g/mL,线性范围1.0×10^-7-1.0×10^-5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8%。  相似文献   

3.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的含量,通过研究浸取剂、振荡频率以及称样量等条件对有效硅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样品溶解方式。探讨了酸度、显色时间、波长等因素对硅钼蓝吸光度的影响。同时,对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多次重复测定的极差小于0.60%,标准偏差小于0.20%,加标回收率在98.5%~101.3%之间。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卡托普利的方法,详细探讨了硅钼蓝光度法测定卡托普利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分子中的巯基(-SH)可以定量地将硅钼黄还原为硅钼蓝,通过测定硅钼蓝的吸光度从而间接地测定卡托普利的含量。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690 nm,卡托普利质量浓度在4.240~55.12μg·mL-1范围内与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44+10.259ρ(mg·m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8。方法用于测定实际药品中卡托普利的含量,结果与药典法相符。  相似文献   

5.
硅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罐头中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锡的方法很多,有示波极谱法,苯芴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容量法等。目前在食品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是苯芴酮法,但该法酸度不易控制,选择性不好,结果重现性较差。而在试验中发现,硅钼杂多酸经还原剂还原后可以生成硅钼杂多蓝络合物,因此,可以利用Sn~(2+)还原性将硅钼杂多酸还原生成硅钼蓝络合物,通过光电比色测定罐头中锡。本文详细研究了酸度、介质、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该显色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从而建立了测定食品罐头中锡的新方法硅钼蓝吸光光度法,该法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好、准确、快速,不需使用特殊仪器设备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适当的溶样方法将钼铁试样溶解,使其中的硅转化为正硅酸,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加入钼酸铵与其反应生成硅钼黄,再用草酸-硫酸亚铁铵还原法将硅钼黄还原成硅钼蓝,进行比色分析.该方法可以测定钼铁中5%以下的硅含量,测定结果和重量法测定结果相符合,相对标准偏差为0.43%(n=4).  相似文献   

7.
刘肖芳  汪宇卫 《分析化学》1998,26(4):474-476
采用过氧化钠在石墨坩埚中熔融分解样品,硝酸酸化后直接用ICP测定。磷,硅,锰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05%-0.075%,0.30%-6.00%,0.03%-2.00%,相对标准偏差RSD≤6.0%。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酸根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将12-MSA电极应用于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天然水中可溶性硅酸盐,结果满意,硅浓度在8.0×10^-7-1.7×10^-3mol/L,相对标准偏差(n=7)为1.85%,加标回收率为98.2%-103.6%,SiMo12电极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报导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阴离子薄膜化学修,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并应用于导数伏安法测定。在4.0×10^-3mol/L9NH4)6Mo7O24-66.8×10^-2mol/LNa3Cit-0.48mol/L NHO3体系中,硅浓度在8.3×10^-7~1.7×10^-3mol/L。对可溶性硅(以SiO2计)为245.05mg/L的黑液,稀释10倍后,取2.00mL平行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用HNO3、HF溶样,草酸遮蔽干扰离子,钼酸铵与硅酸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加入硫酸亚铁铵后形成硅钼蓝,在660nm波长处比色。硅铁标准样品中硅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0.28%,该方法测定结果与高氯酸脱水重量法的测定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水中微量硅的硅钼蓝光度法测定——还原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配制了一种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作为水中微量硅(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的还原剂,其还原能能力、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适用于多种水源中微量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阴离子薄膜化学修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并应用于导数伏安法测定。在4.0×10 ̄(-3)m0l/L(NH_4)_6MO_7O_(24)-6.8×10 ̄(-2)mol/LNa_3Cit-0.48mol/LNHO_3体系中,硅浓度在8.3×10 ̄(-7)~1.7×10 ̄(-3)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 ̄(-7)mol/L。对可溶性硅(以SiO_2计)为245.05mg/L的黑液,稀释10倍后,取2.00mL平行测定9次,RSD为0.58%,加标回收率在97.3%~104.4%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纯水中痕量级可溶性硅的含量,有效检测高纯水的质量。在室温下,以L-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水中可溶性硅(Ⅳ)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进而在柠檬酸环境中被还原为硅钼蓝,10 min显色,815nm测量,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5×104L/mol.cm。  相似文献   

14.
固体石蜡碳糊硅钼酸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建平  刘碧波 《分析化学》1998,26(3):279-282
将固体石蜡作粘合剂的碳糊电极在10^-4mol/L硅钼杂多酸溶液中活化后,其表面形成了杂多酸薄膜。电极对浓度为2.0×10^-5 ̄1.0×10^-2mol/L范围的硅钼杂多酸有所斯特响应;斜率为29.0mV,从而可间接测定硅。该电极选择性、稳定性较好,响应快,已用于矿泉水样中偏硅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化钠-盐酸-氢氟酸溶解碳化硅样品,加钼酸铵使硅酸离子形成硅钼杂多酸,然后用1-氨基-2-萘酚-4-磺酸还原剂将其还原成硅钼蓝,在70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测得碳化硅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考察了称样量、水浴温度、水浴加热时间、样品储存容器、显色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测试条件。二氧化硅的质量浓度在0.25-12.5mg/(100m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86。加标回收率为99.2%~100.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6%(n=6)。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中高硅 (Si≥ 0 .4 % )的测定 ,国标采用重量法[1] ,但因流程较长且较繁琐 ,故日常快速分析仍常用比色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有 β型硅钼黄吸光光度法[2 ,3] ,其中文献 [2 ]方法稳定性较差 ,而文献 [3]需用恒温装置 ,不利于一般实验室操作。本法基于α型硅钼黄比 β型硅钼黄更稳定 ,且灵敏度更低 ,利于高含量硅的比色测定。同时 ,铝合金中其它干扰杂质如磷、砷等含量低 ,也便于应用α型硅钼黄比色测定高硅。结果证明本法较 β型硅钼黄吸光光度法稳定性和准确性都有较大提高 ,可用于铝合金中高硅的日常快速分析。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  相似文献   

17.
钢铁中都含有磷,它是由冶炼原料及燃料带入,而磷的存在使钢冷脆并降低钢的冲击性及韧性。碳素锰及硅锰铁是钢铁的冶炼原料之一,因此准确测定其中磷的含量对钢铁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碳素锰及硅锰铁中磷的测定,国家标准方法采用硝酸和氢氟酸分解试样,加入高氯酸冒烟使磷氧化为正磷酸,使之生成磷钼酸铵沉淀,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磷量,或者将磷氧化为正磷酸后,以亚硫酸氢钠将铁还原,加入钼酸铵及硫酸肼使之反应,然后用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有用抗坏血酸还原磷铋钼蓝比色法,也有用磷钒钼黄光度法。这些方法虽然准确度高,但分析周期长,成本高,较难适应生产的需要。为适应生产发展,提高分析速度,在文献[1~4]的基础上,将试样溶解完全后,不经分离,直接用氟化钠-氯化亚锡钼蓝吸光度法快速测定碳素锰及硅锰铁中的磷量。方法简便,稳定性较好,可满足于生产检验。本法测量范围0.10%~0.4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18.
在0.03mol/L HCl-8%甲醇介质中,Si(Ⅳ)、Sb(Ⅲ)、Mo(Ⅵ)形成三元杂多酸,再将HCl浓度调至0.43mol/L,用紫外光照射后生成SiSbMo三元杂多蓝(λmax=760nm)。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0.06~1.0μmLSi的光化学分光光度分析新方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氧化硫酸耐尔蓝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铭  姜玉颖  叶丹 《分析化学》2004,32(7):982-982
测定痕量硅的方法有硅钼蓝光度法、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硅钼蓝杂多酸极谱法、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硅钼蓝.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分光光度法、阻抑.褪色光度法、硅锑钼杂多酸.罗丹明B四元络合体系光度法、乙基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PVA光度法、乙基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阿拉伯树胶体系分光光度法及停流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未见  相似文献   

20.
硅钼黄光度法测定沸石分子筛中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硅钼黄光度法测定沸石分子筛中硅的方法。在丙醇-乙醇-H2O-HCl体系中(pH1.5),波长400nm处测定,硅量在0~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00nm=1.83×103L·mol-1·cm-1。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沸石分子筛中硅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