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含苦味酸的1.2-二氯乙烷/蔗糖水溶液为研究体系,对影响该体系电位振荡 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各有味物质均能影响该体系的电位振荡。初步建立了测定有味物质的演性定量方法对辣椒素进了定量测定。对该味觉电化学传感器产生振荡及辣椒素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木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含苦味酸的1.2-二氯乙烷/蔗糖水溶液为研究体系,对影响该体系电位振荡的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各有味物质均能影响该体系的电位振荡。初步建立了测定有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对辣椒素进了定量测定。对该味觉电化学传感器产生振荡及辣椒素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含苦味酸的二氯甲烷/蔗糖水溶液为研究体系,观察到酸、甜、苦、鲜物质均能影响该体系的电位振荡波形。对鲜味物质味精进行了定量测定,并解释了该味觉电化学传感器产生电位振荡的机理和味精对振荡波形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味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黄连素对模拟生物膜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乙醇/含苦味酸的硝基苯溶液/蔗糖水溶液新体系,观察到体系油水界面液膜的自发电势振荡和甜、酸、苦、咸物质对振荡的影响,建立了这一体系测定有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对黄连是这一苦味物质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利用C60修饰电极测定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浓度变化,解释了产生自发振荡的原因及振荡膜对黄连素的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金利通  宋丰斌 《分析化学》1993,21(11):1330-1333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含苦味酸的硝基苯/蔗糖溶液为研究体系,发现甜,酸,苦,咸物质均能使体系的振动波形和频率发生变化,初步建立了测定有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对该味觉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乙醇/含苦味酸的二氯甲烷/蔗糖水溶液为研究体系,观察到 酸、甜、苦,鲜物质均能影响该体系的电位振荡波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苦味物质盐酸奎宁对胆固醇脂质膜膜电位的影响,发现盐酸奎宁浓度在75~1250μmol/L范围内与膜电位变化值呈线性关系。提出了本体系下苦味物质的定量测定方法,并对该脂质膜对盐酸奎宁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溴离子是振荡反应的抑制剂,其浓度减小的速率决定了振荡周期中自催化诱导期持续的时间,而振荡周期的总时长则取决于自催化诱导期,因此,溴离子能够影响体系振荡周期。而体系初始存在溴离子时,体系振荡频率与光强的动力学关系尚未研究。因此,在这项工作中,建立了Ru(bpy)32+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均相封闭体系,研究溴离子存在时,体系振荡频率与光强的动力学关系,探究BZ反应物浓度对体系振荡频率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存在溴离子时,体系振荡频率与光强之间仍然存在非单调关系。反应溶液中初始溴化钠浓度对于各反应物调制“振荡频率-光强”的效应起到不同作用:随着NaBrO3浓度和MA浓度增高,体系振荡频率整体上向高频区域移动;随着HNO3浓度的增加,体系振荡频率先向低频区域移动再向高频区域移动;随着NaBr浓度的增加,体系振荡频率向低频区域移动。这一研究为非线性系统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含苦味酸的硝基苯/蔗糖溶液为研究体系,发现甜、酸、苦、咸物质均能使体系的振动波形和频率发生变化,初步建立了测定有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对该味觉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2+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底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化学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研究了Ag+、Hg2+、还原性物质、自由基抑制剂、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莉  汤皎宁  吕维忠  罗仲宽  刘波  韦佳 《应用化学》2010,27(9):1083-1087
基于表面活性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间自发迁移引起油水界面电位的周期性变化的液膜振荡可用于模拟生物膜振荡,并根据生物膜对某些分子具有的独特电位振荡作为识别分子的信号,可用于化学分析。 建立了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丙醇 水溶液)/油(苦味酸硝基甲烷溶液)/水(葡萄糖水溶液)液膜振荡体系。 通过向体系中添加正己烷、正辛烷、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环己烷和异辛烷等物质,考察了不同碳数的烷烃同系物、烷烃同分异构体以及混合烷烃对振荡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类型的烷烃,振荡曲线的诱导期和振荡区的振幅和频率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以此可进一步进行液膜振荡在烷烃同系物识别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镍(Ⅱ)配合物[Ni(ㄔIM)]^2+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废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化学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研究了Ag^+、Hg^2+、还原性物质、自由基抑制剂、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烷基硫酸钠油水体系液膜振荡及其与无机酸的影响吴英(贵州农学院基础部贵阳550025)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液膜,电势振荡,无机酸本文研究了蔗糖(aq)/1.10邻菲啉十硝基乙烷/十二烷基硫酸钠(aq)十乙醇液膜振荡体系,获得有规律的界面电势振荡曲...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糖类物质对膦脂膜味觉电化学传感器的影响,发现蔗糖、葡萄糖对膜电位影响甚微,而能使膜电阻增加,在5 ̄100mmol/L浓度范围内,蔗糖、葡萄分别与膜电阻变化呈线性关系,但蔗糖的响应斜率比葡萄糖的响应斜率大,人工甜味剂糖精钠不但能降低膜电阻值,而且能提高膜电位绝对值。据此,首次提出了对糖类物质进行性定理测定的方法,对葡萄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并探讨了该味觉化学传感器对糖  相似文献   

15.
膜/液界面浓度极化现象的介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强、弱荷电膜和溶液构成的膜/液非均匀体系,在10-107Hz频率范围进行了介电测量,在直流偏压下,该体系显示了二个显著的介电弛豫.利用具有电导率分布相,即浓度极化相的介电理论对强行电的离子交换膜的结果进行了介电解析,从实验上测得的介电参数求出了反映膜/液界面浓度极化层构造的参数,讨论了该体系产生介电弛像的原因、说明了介电理论的合理性,并提出了膜/液界面体系产生介电弛豫现象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以 5,7,1 2 ,1 4 -四乙基 - 7,1 4 -二甲基 - 1 ,4,8,1 1 -四氮杂环十四 - 4 ,1 1 -二烯铜 ( )配合物为催化剂 ,Na Br O3 为氧化剂 ,丙酮酸为有机底物 ,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 ,并研究了 Ag 、Hg2 ,还原性物质 ,自由基抑制剂 ,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甜味与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味与化学结构冀政勤,毛翰梅(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张家口075131)关键词甜味,结构,因素甜味作为物质的一种性质,当与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有关,它是物质结构的表现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所决定。同时甜味作为一种感觉,它受生理、心理及介质、共存物等环境因...  相似文献   

18.
化学振荡与生化、生理现象关系密切,有维生素C参与的化学振荡反应也很引人注目.赵学庄等对维生素C存在的B-Z反应的振荡行为与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实验表明,当加入维生素C时,B-Z反应的诱导期增长,振荡周期增大,振荡寿命缩短,与向反应体系加入等量的Br-所产生的影响是一致的,并由此推断,维生素C对B-Z反应的影响可能是由维生素C与BrO反应生成Br-抑制了此反应的化学振荡,据此,凡是能与BrO反应生成Br-的物质,其对B-Z反应的影响必将类似于维生素C,硫酸羟胺与水合肼就属于此类物质.本文初步研究了它们对B-Z反应的影…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以5,7,12,14-四乙基-7,14-二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铜(Ⅱ)配合物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底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并研究了Ag+、Hg2+,还原性物质,自由基抑制剂,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见吸收信号的乳酸脱氢酶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测定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基于可见吸收信号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在该传感体系中,通过辅酶I的氧化还原对(NAD^+/NADH)将乳酸脱氢酶和心肌黄酶催化的两个脱氢过阳以耦合,第一个脱氢过程对分析对象进行了化学识别,第二个脱氢过程引起可见吸收信号的变化,该传感器对0~400U/L的乳酸脱氢酶有线性响应关系,检测下限为48UL,该传感器已用于人体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