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O2在细径管内蒸发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CO2在细径管内蒸发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管为内径4 mm长为0.5 m的光滑紫铜管。实验中参数变化范围为,蒸发温度1-15℃,质量流速100-300 kg/m2s,热流密度2-18 kW/m2,干度0.1-0.9。实验结果表明CO2 蒸发换热系数高于氟利昂类制冷剂,蒸发温度和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影响显著,而质量流速的影响相对较弱,传统制冷剂的换热系数关联式不适用于CO2;二氧化碳的压力损失随着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蒸发温度的上升而减小,CO2压力损失小于氟利昂类制冷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蒸发及冷凝性能的影响,对3根管外径为9.52 mm和2根外径为7 mm的微肋管进行了蒸发及冷凝实验,所用工质为R22.所选工况为,45℃冷凝温度,30-45℃的入口过热度, 2℃的出口过冷度,7℃蒸发温度,15%-20%的入口干度,5-6℃的出口过热度,实验中质量流速变化范围为90-500 kgm-2s-1。获得了换热性能随质量流速的变化,讨论了微肋结构尺寸对蒸发换热和冷凝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含水原油在内肋套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指出了在 Re=200~1200 时管子结构尺寸(肋片高度、肋片宽度和肋片长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水平管内流动蒸发数值模拟及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管内流动蒸发的性能,利用FLUENT对外径为7 mm光管内的流动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外径为7 mm的光管和微肋管内的蒸发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所用工质为R22,实验工况为:质量流速220 kg/(m2s),7℃蒸发温度,15%~20%的入口干度,5~6℃的出口过热度,数值模拟和实验中均观测了流动蒸发中的旋流和脉冲喷射,分析了旋流及脉冲对换热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水力直径为0.715 mm的方孔及0.86 mm的圆孔多孔扁管内液相流体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Re数范围为50~2300,入口温度为5~45℃,加热热流密度为3~9 kW/m~2。实验结果表明,对流换热在Re=2000附近发生过渡;入口段效应明显;在Re数较小时,Nu数明显小于充分发展流动的预测值;热流密度越大、入口温度越高,对流换热强度越低。两种管型扁管的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但圆孔Nu数高于方孔。基于尺度效应的影响及经典层流换热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6.
三维微肋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流型与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维微肋螺旋管进行了制冷剂R134a在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与流型可视化实验。随着流量和干度的变化,流型可划分为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波状流、间歇流以及环状流。在Taitel-Dukler流型图上给出了流型的分区及其转变曲线,讨论了螺旋管内两相流动流型转变的特性。传热实验揭示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及蒸汽干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三维微肋螺旋管的强化因子为1.5-2.1。  相似文献   

7.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7):1804-1810
文实验研究了制冷剂R410A在长1.3 m,内径4 mm的不锈钢光管和不锈钢烧结多孔涂层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与压降特性。实验饱和温度为10℃,进出口干度变化范围从0.1至0.9,质量流速变化范围为270~620 kg·m~(-2)·s~(-1)。实验结果表明:在进出口干度固定在0.1和0.9的工况下,烧结涂层管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光管的1.2至1.5倍;分别固定质量流速为350和450 kg·m~(-2)·s~(-1),进出口干度差值维持在0.2时,烧结涂层管和光管的换热系数均随着干度增加先增加后急剧下降。在此工况下,烧结涂层管的流动沸腾综合强化效果是光管的2.11至3.58倍,并在高干度区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R134a过热蒸汽在三维内微肋管内的凝结换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三维内微肋管内进口区段R134a过热蒸汽的凝结换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肋管内过热蒸汽过热度降低的速率明显高于光管,且主要受质量流率和管望过冷度的影响.本文得到的过热蒸汽凝结换热计算式与实验的偏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水蒸汽为工质对水平三维微肋管内凝结换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光管和二维管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实验中效果最好的T3管全长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13%~410%和20%~65%,同时,与二维管相比流动阻力增加较小,最大值不超过6.3%.比较另两种管型(T1,T2管)也证明三维管以较小的流阻增加为代价换取了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螺旋肋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六种内螺旋肋管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实验管内径为16.25-16.69 mm,内螺旋肋高为0.28-0.44 mm,螺旋肋牙数为40-45,螺旋角为43°-45°.研究表明,内螺旋肋管可以有效地强化传热,本文所研究的管型的传热强化倍率为1.67-2.99.比较了两种评价内螺旋肋管性能的方法.用Webb模型及Ravigururajan模型对内螺旋肋管进行了性能预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两个模型的预测值与本试验结果有较大偏差,相对而言,传热模型稍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设计出高效的 CO2 蒸发器,有必要对 CO2 两相流动和沸腾传热特点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发现,CO2 出现液滴夹带时的临界气相速度远小于传统制冷工质,CO2 的液体夹带率比传统制冷剂高,这说明了环状流是CO2 两相流动的主要型式.CO2 的核态沸腾抑制干度值比较大,大约为传统制冷剂的 1.5 倍左右,表明 CO2 的流动沸腾传热机理主要是核态沸腾占主导地位.CO2 出现干涸时的干度比较低,说明发生干涸现象比传统制冷剂较早.  相似文献   

12.
1引言行化行业大量的立、卧式重沸器等中都涉及沸腾相变传热。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具有10’W/m’量级甚至更高的散热能力山,航天热环境控制也同样要求在小温差下具有极高的散热强度问。对于这些高热流、低温差传热问题,往往也采用沸腾相变的方法解决。沸腾强化技术研究有很长历史,已发展出许多有效的方法,Thome问对过去数十年的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具有烧结多孔表面薄展的HIGHFLUX管则,机加工扩展表面的THERMOEXEC-E管问,西德研制的GEWA-T管问,虽然在强化池沸腾时具有优异性能,很少用于强化流动沸腾。在…  相似文献   

13.
1前言近年来,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空调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制造的直燃机组其高压发生器的传热管大多水平布置。换热方式属于管外溶液池沸腾,传热效率不高、文献[1]提出传热管垂直布置,高温烟气在管外横向冲刷传热管,管外易于焊制环形肋及其他强化措施,气流掠过竖管时扰动大,对流边界层较薄;溴化锂溶液在管内换热属于垂直管内两相流动沸腾,其流动的动力来自气泡上升引射,这样。对流换热和沸腾换热都得到强化,整体传热性能增强。但目前国内对溴化锂溶液流动沸腾换热的研究报道还很少。…  相似文献   

14.
对添加有TiO2纳米颗粒的制冷剂R11在外径为22.4mm紫铜管外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池沸腾饱和温度为35℃和40℃,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浓度为0.01g/l和0.05g/l.对铜管圆周上、下、前、后四个部位的局部换热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可视化观察以及相应的粗糙度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纳米颗粒的添加基本使管上部粗糙度降低,传热弱化,而使下部粗糙度增加,传热强化.就整体换热而言,40℃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30℃,0.01g/l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0.05g/l.  相似文献   

15.
垂直套管环隙内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表C。固体颗粒在液q热通量kw/mZu。固体颗粒与液体中的含量voL%,液体汽化游热kJ/kg体的滑移速度m/s小固体颗粒直径mm或mTi流体温度”CP;液体的密度kg/m’D实验段当量直径mm或mTw加热壁面温度“CP。固体颗粒的密度kg/m’h传热膜系数kw/m’K。1循环液速m/sH液相粘度mPa。k液体导热系数W/inK1前言自MatchL.P.等人首次将固体颗粒引入换热器应用于地热利用山后,对这种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开始增多【‘-‘]。研究结果均表明,固体颗粒的引入,可显著强化传热,并有较好的防垢抗垢性能。本文的研究是在液体在垂直套管环…  相似文献   

16.
水平管内乙烷饱和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乙烷在内径为8 mm的水平管内进行了饱和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测量。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35~0.57 MPa,热流范围为13.2~65.9 kW·m~(-2),流量范围为55.3~92.2 kg·m~(-2)·s~(-1),并系统分析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含气率对饱和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最后将实验结果同九种关联式进行了比较,渐进模型的两种关联式和增强模型的两种关联式计算结果较好,平均偏差都小于1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已有的池和外掠平板核态沸腾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水平管内饱和流 动核态沸腾理论,建立了水平管内环状流下流动核态沸腾换热的组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化 和数值求解。最后,将计算结果与HFC-134a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微槽结构和工质对槽内流动沸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实验测试甲醇等低沸点工质在微槽内流动沸腾特性的结果,并对所呈现的起始沸腾区有明显壁温回落等现象作出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微型槽道和工质本身特性对流动沸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结构表面上FC-72的强化沸腾换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子器件的高效冷却问题,对表面加工有微结构的硅片上FC-72的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四种表面微结构,采用化学蒸汽沉积法在芯片表面生成-SiO2薄层所形成的亚微米粗糙面(Chip CVD),采用溅射方法在芯片表面生成-SiO2薄层,然后再对SiO2层进行湿式腐蚀技术处理形成的亚微米粗糙面(Chip E),采用一系列微电子加工技术生成的微米级双重入口洞穴(Chip CAVITY)以及采用干式腐蚀方法生成的方柱微结构(Chip PF)。实验所得的沸腾曲线表明,所有微结构表面与光滑面(Chip S)相比都显示出较大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临界热流密度按芯片 S、E、CVD、CAVITY和PF的顺序增大。对于芯片PF来说,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热流量呈剧烈的增加趋势且临界热流密度时芯片的表面温度低于芯片回路正常工作的临界上限温度85℃,最大临界热流密度可达80 W/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