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用红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聚苯胺为功能成分,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涂敷在马口铁片上,并通过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对其防腐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复合涂层使马口铁片的开路电位上升,自腐蚀电流下降7个数量级,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并以其为导电填料,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制备出一种电导率在0.04-0.05 S/cm范围内的新型导电防腐涂料。讨论了氧化剂的用量、盐酸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聚苯胺涂料导电性的影响以及在盐雾、酸性、碱性和油水条件下,其腐蚀情况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1∶1,反应温度小于5℃,反应时间4 h,盐酸浓度为2 mol/L,聚苯胺的质量分数为15%~20%;除碱性条件外,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在油水、盐雾和酸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磺化聚苯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 30 %发烟硫酸磺化聚苯胺 ,聚苯胺经发烟硫酸磺化后 ,在其苯环上带上磺酸基团 -SO3 -.由于苯环侧链上磺酸基团 -SO3 -的引入 ,使得聚苯胺的溶解性能、导电等性能得到改善 ,并讨论了磺化后聚苯胺性质的变化 .1 实验部分1 1 本征态聚苯胺 (PANI)的合成将含 1 1 .5g和过硫酸胺的 1mol盐酸溶液缓慢加入到预冷到 0 - 4℃的装有经 2次减压蒸馏的分析纯苯胺单体 9.4mL和 2 0 0mL 1mol盐酸的三口瓶中 ,在冰浴连续反应 5- 6h ,溶液为墨绿色 ,过滤 ,依次用 1mol/L盐酸、蒸馏水洗涤 .再用丙酮抽提 ,在 80℃真空烘箱…  相似文献   

4.
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PAn)与醇酸树脂清漆(Alkyd)、环氧树脂清漆(EP)的复合膜,研究了其导电和大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导电率随P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An/Alkyd复合膜的导电率比PAn/EP复合膜的导电率要高。PAn/EP的粘着力随PAn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An/Alkyd的粘着力、二种复合膜的柔韧性都与PAn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了聚苯胺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对刚果红染料废水的吸附处理和吸附特性,分别取0.25mo L/L、0.5mo L/L、1mo L/L的高氯酸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磷酸溶液并在常温下与苯胺单体进行合成聚苯胺。然后观察和分析在单一控制变量下不同种酸溶液、不同的酸浓度下所制备出来的聚苯胺对10m L浓度为100mg/L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测得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等数据表明:在常温下,以0.25mo L/L的高氯酸溶液所制备出来的聚苯胺对刚果红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分离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聚砜(PANI/PSF)复合膜,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正面(与溶液接触的一面)是绿色的,而反面是白色的.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和化学组分用FT-IR和SEM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温度、时间、反应剂浓度对复合膜电阻的影响,热重分析显示,PANI/PSF复合膜的热稳定性高于纯的聚砜膜.  相似文献   

7.
导电聚苯胺自撑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聚苯胺薄膜进行质子酸掺并,并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较好的聚苯胺自撑膜。研究了温度、掺杂时间、要剂浓度。成膜溶剂及质子酸种类因素对聚苯胺掺杂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极慢的速率滴加氧化剂水溶液方式,构建了受限的油水反应界面,在无模板条件下制备了多孔聚苯胺,并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银耳状多孔结构,富含小于10 nm的中介孔.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充放电时间近似对称,比电容高达441 F/g,经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一种新型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以盐酸作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将从废报纸中提取的纳米纤维素与苯胺单体复合,合成了纳米纤维素增强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分别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四探针测试仪、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纳米纤维素增强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导电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聚苯胺的质量分数达到20%时,掺杂纳米纤维素的聚苯胺复合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提高了韧性。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对甲基苯磺酸(TSA)和磺基水杨酸(SSA)对聚苯胺(PAn)进行了掺杂,研究了在掺杂过程中浓度、温度及时间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掺杂态PAn在空气中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A和SSA掺杂的PAn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下管道常用的氧化铁红防腐涂料存在溶剂挥发、固化干燥速度慢等问题,以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为基体,氧化铁红为填料,制备聚脲基氧化铁红防腐涂料.采用红外测试的方法对聚脲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试验研究聚脲基氧化铁红防腐涂料的耐盐雾时间、电化学工作站工作情况等,对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转变原理以及湿相浇铸法制备聚氨酯致密和多孔涂层.观察结果表明多孔样品的表面形貌如孔径等主要受质量分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为测试聚氨酯涂层的性能,将样品在Hank's模拟体液中进行浸泡实验,并且对不同样品的亲水/疏水性以及血液相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相转变过程中聚氨酯多孔涂层的孔径变化规则有序,并且孔径变化范围为1~30 μm.在Hank's模拟体液中浸泡3个月之后,聚氨酯多孔涂层表面基本没有变化并且涂层没有从基体表面脱落.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多孔涂层表面呈强疏水性.此外聚氨酯多孔涂层的血小板粘附量最少,并且延长了抗凝血时间,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聚合方法制成不同浓度双核磺化酞菁钴(bi-CoPc)掺杂的聚苯胺(PAn-bi-CoPc)膜,并用电化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酞菁浓度对膜的电化学行为有影响,PAn膜和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都有较宽的吸收带,当bi-CoPc为1 mmol/L时,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膜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强度随酞菁浓度增加而下降;红外光谱发现掺杂后酞菁的共轭体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对几种国产黑色蝴蝶蝶翅的光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在黑色蝶翅中微结构带来的吸收增强现象普遍存在,分析了蝶翅微结构吸收增强的一般性机理。基于这一机理,采用碳包覆二氧化硅微球吸收剂制备了仿蝶翅结构超黑涂层;经过优化涂层配方,其太阳吸收比达到0.9773,明显高于使用类似化学成分配方的传统黑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强碱对涤纶纱线具有显著的减量作用,用NaOH溶液对涤纶纱线进行处理,以减少纺织加工过程的静电问题.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碱处理的NaOH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涤纶纱线的碱减量和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50g/L,反应温度80℃,碱处理时间2h.以苯胺为原料,对碱减处理过的涤纶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纱线.对比研究了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的摩尔比和硫酸浓度对纱线导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苯胺单体摩尔比1∶1,硫酸浓度1mol/L,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5~25℃.最佳工艺条件下,涤纶纱线的电阻约为300Ω/cm.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12-硼钨酸钾(K5 BW12 O40·nH2O)与盐酸共掺杂的聚苯胺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硼钨酸钾与苯胺单体的质量比(X)对掺杂聚苯胺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掺杂过程中[BW12 O40]5-作为对阴离子进入到聚苯胺链上,其含量随着犡的增大而增多。进入分子链上的[BW12 O40]5-阴离子会影响材料分子链排列的有序程度,进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合成的新材料可作为新型的电化学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氨水为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 经过提拉过程制备了多孔氧化硅光学减反膜, 通过后嫁接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FAS-17)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提高薄膜的环境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仪等测试技术及抗污染实验分析了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薄膜光学透射率高达99.82%, 表面粗糙度为3.9 nm, 薄膜与水接触角达125°, 在10-3 Pa 真空环境下污染2 个月后透射率仅降低0.03%, 说明薄膜具有很高的环境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电致变色材料—聚苯胺膜的制备及显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恒电位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制备聚苯胺膜,探讨了酸度和电位对聚苯胺膜显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氧化锌-硅橡胶固相微萃取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涂层的表面性貌。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水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检出限分别为0.22 mg·L-1和0.30 mg·L-1,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和0.994 4,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1%和3.92%。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氧化铝-二氧化硅-硅橡胶固相微萃取涂层。通过SEN和EDS联用仪测试了涂层结构、形貌及组成.采用HS-SPME—GC联用技术萃取分析了水中甲苯、四氯乙烯,以色谱峰高对浓度做外标曲线.甲苯、四氯乙烯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52和0.9608.检出限分别为0.18mg/L和0.25mg/L,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78%和4.25%,平均收率分别95.78%和97.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