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邻香兰素缩对甲苯胺Schiff碱HL(C15H15NO2)与锰(Ⅱ),锌(Ⅱ)的配合物[Mn(HL)3(CH3OH)](ClO4)2 (1)和[Zn(HL)2(H2O)2](ClO4)2 (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1H NMR核磁共振、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与Schiff碱配体中的酚羟基氧及甲氧基氧发生配位,锰(Ⅱ)的配位数为7,而锌(Ⅱ)的配位数为6。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4个新的诺氟沙星(NFA)-铜(Ⅱ)-多吡啶 配合物:[Cu(NFA)(phen)(H2O)](ClO4)2 (1),[Cu(NFA)(tatp)(H2O)](ClO4)2 (2), [Cu(NFA)(dppz)(H2O)](ClO4)2·H2O (3)和[Cu(NFA)(n-phen)(H2O)](ClO4)2 (4)[NFA=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n-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发现这些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采用打孔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对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yis)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含硫多吡啶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个含硫多吡啶配体5,5′-二(2-吡啶硫)甲基-2,2′-联吡啶(L)及其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gL](ClO4)} (1),[CuLCl2] (2)和[Mn(L)3](ClO4)2(H2O)0.5 (3)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2(Cbiq)4(H2O)2]Br4·2H2O(1)、[Zn(Cbiq)2(H2O)2]Br2·Cbiq·H2O(2)、[M3(Cbiq)8(μ-OH)2(H2O)2](ClO4)4·7H2O(M=Co(3)、Mn(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Ⅱ)的结构,2个Cu(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u(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max为2.80h-1,米氏常数KM为3.22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kJ·mol-1。  相似文献   

5.
以取代的二硫代草酰胺根作为桥联配体, 合成了3种新的三核镍配合物[Ni3(Ped)2](ClO4)2(H2O) (1)、[Ni3(Ped)2](NO3)2(H2O) (2)和[Ni3(Ped)2](Ac)2(H2O)2 (3),及2种新的异三核铜镍和铜锰配合物[CuNi2(Ped)2](NO3)2(H2O)2 (4)和[CuMn2(Ped)2](NO3)2(H2O)2 (5) (H2Ped =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电子顺磁共振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配合物进行了热分析。测定了配合物(5)的变温磁化率,研究了配合物(5)中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具有高自旋基态的非正规自旋态性质。  相似文献   

6.
以两性羧酸配体溴化N-(4-羧基苄基)异喹啉((HCbiq) Br)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2(Cbiq)4(H2O)2]Br4·2H2O (1)、[Zn (Cbiq)2(H2O)2]Br2·Cbiq·H2O (2)、[M3(Cbiq)8(μ-OH)2(H2O)2](ClO4)4·7H2O (M=Co (3)、Mn (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1~4的结构。配合物1含有一个由4个Cbiq的羧基桥联双核Cu (Ⅱ)的结构,2个Cu (Ⅱ)还分别与一分子水配位。配合物2中,1个Zn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氧原子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34结构相似,均为三核结构。每2个M (Ⅱ)除了通过2个Cbiq的羧基上的氧进行桥联,还通过一个羟基的氧进行桥联。此外,2个端基的M (Ⅱ)分别与2个Cbiq的羧基进行单齿配位,同时还与一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凝胶电泳研究表明,配合物1可能是通过氧化机制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DNA,其最大催化速率常数kmax为2.80 h-1,米氏常数KM为3.22 mmol·L-1。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表明配合物1具有较强的DNA结合亲和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计算得到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自由能为-49.87 kJ·mol-1。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个新的Robson大环配位聚合物{[Mn2L1(1,4-bix)2](ClO4)2·5H2O·DMF}n(1)和{[Cu2L2(1,4-bix)](ClO4)2}n(2)(H2L1和H2L2分别为1,3-丙二胺与2,6-二甲酰基-4-氟苯酚和2,6-二甲酰基-4-氯苯酚通过[2+2]缩合的产物)。2个配合物通过1,4-二(1,2,4-三唑-1-甲基)苯(1,4-bix)桥连大环单元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的HOMO-LUMO能带间隙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较低的能带间隙。  相似文献   

8.
Phen-铜(II)-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SOD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3个新的SOD模拟配合物:[Cu(Phen)(L-Gln)(H2O)]Cl·2H2O (1)、[Cu(Phen)(L-Ala)(H2O)]Cl·4H2O (2)、[Cu(Phen)(L-Thr)(H2O)]Cl·2H2O (3) [Phen(1,10-邻菲咯啉)、L-Gln(谷氨酰胺)、L-Ala(丙氨酸)、L-Thr(苏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Cu(Phen)(L-Gln)(H2O)]Cl·2H2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还原法对这3个配合物催化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 催化速率常数KQ分别为1.58 × 107 mol-1·L·s-1、5.65 × 107 mol-1·L·s-1、0.83 × 107 mol-1·L·s-1。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铜(Ⅱ)与N-(2-羟苄基)-DL-α-苯丙氨酸(H2sphe)和2,2′-联吡啶(2,2′-bipy)及1,10-邻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 [Cu(Hsphe)(phen)](ClO4)·3H2O (1)、[Cu(Hsphe)(2,2′-bipy)](ClO4) (2)、[Cu(Hsphe)(2,2′-bipy)](NO3) (3)。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3种配合物中Cu(Ⅱ)离子配位数均为5,处于变形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合物1还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配合物3对伤寒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醇(HL)分别与Zn(NO3)2·6H2O和ZnCl2在甲醇和乙腈混合溶液中反应,生成了3个Zn(Ⅱ)配合物[Zn(HL)2Cl2](1)、[Zn(HL)2(H2O)2](NO3)2 (2)和[Zn4(L)4Cl4](3)。利用元素分析、IR、热重和单晶X 射线衍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2是单核配合物,3属于四核配合物。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超过180 ℃时结构才开始分解。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2发生了红移现象,当配体失去质子H后,配合物3发生了明显的蓝移现象。配合物123的量子产率分别为1.00%、0.78%和2.04%,荧光寿命分别为2.306 0、2.283 6和3.039 9 ns。因此,可以通过使配体失去质子H形成多核配合物来增强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具有{NO4}给电子组成的多齿水杨醛希夫碱配体,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Mn(ClO4)2或MnCl2·4H2O分别与该配体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四核锰簇合物[MnIII4(HL)2(H2L)2(MeCN)4](ClO4)2·2MeCN(1)和一个十核锰簇合物[MnIII6MnII4(bz)10(L)4(H2O)2]·10MeCN(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三斜P1,而化合物2为正交Aba2。2~300 K温度区间的磁性测量数据表明化合物2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具有{NO4}给电子组成的多齿水杨醛希夫碱配体,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Mn(ClO4)2或MnCl2·4H2O分别与该配体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四核锰簇合物[Mn4(HL)2(H2L)2(MeCN)4](ClO4)2·2MeCN(1)和一个十核锰簇合物[Mn6Mn4(bz)10(L)4(H2O)2]·10MeCN(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三斜P1,而化合物2为正交Aba2。2~300K温度区间的磁性测量数据表明化合物2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瑞凤  师唯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8):1272-1277
合成了{[M(L)2(H2O)2](ClO4)2·4H2O}n(M=Cu 1,Co 2;L=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4-二乙酸),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变温磁化率等表征。单晶结构表明这2个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u(Ⅱ)和  相似文献   

14.
金琼花  徐立军 《化学学报》2010,68(2):149-156
在水和乙醇溶剂中, 通过Cu(II), Fe(III)和Fe(II)与2,2-联咪唑协同作用, 构筑了四种新的超分子配合物[Cu(H2biim)(gly)(H2O)]Cl•H2O (1), [Cu(H2biim)(C3H2O4)(H2O)]•1.5H2O (2), [Fe2(μ-O)(H2biim)4(H2O)2](NO3)4•C2H5OH (3)和[Fe(H2biim)3]SO4 (4) (H2biim=2,2-联咪唑; gly=甘氨酸根; C3H2O=丙二酸根).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和谱学性质进行研究. H2biim配体, 丙二酸根和甘氨酸根三种配体都采用了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 配合物14中, 通过H2biim配体的N—H键与阴离子、水分子和溶剂分子形成多种氢键, 如R(7), R(9)和R(4)等, 以及H2biim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 阳离子不对称单元构筑了多维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用模板法合成了1个大环金属铜(II)配合物[CuLCl2]·3H2O (1)和3个大环金属镍(II)配合物[NiLCl2] (2),[NiL](ClO4)2 (3)和[NiLH2](ClO4)4 (4)(L=3,10-二乙基-1,3,5,8,10,12-六氮杂十四烷),通过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2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及大环平面轴向的2个氯离子以八面体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34的金属离子与大环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平面正方形配位方式配位,配合物4的侧链氮原子的质子化导致侧链结构翻转,使得其侧链与大环平面共面。  相似文献   

16.
合成和表征了5个螺旋配位聚合物{[Cu(Hbpma)(H2O)4]2(SO4)3·3.5H2O}n (1)、{[Ni(Hbpma)(H2O)4]4(SO4)6·10.75H2O}n (2)、{[Mn(Hbpma)(H2O)4](SO4)1.5·3H2O}n (3)、{[Zn(Hbpma)(H2O)4]4(SO4)6·4H2O·4CH3OH}n (4)和{[Cu(Hbpma)2(H2O)2](SO4)2·9H2O}n (5), 其中bpma代表N,N'-双(3-吡啶甲基)胺。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4为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5为二维层状结构, 其中金属离子由质子化的bpma配体桥连。值得注意的是, 采取反-反式构象的柔性bpma配体使得配合物12为假螺旋链结构, 配合物34为螺旋链结构, 配合物5为螺旋层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高鹏  邴颖颖  张玲玲  胡明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2236-2242
以5-羟基-2-吡啶羧酸为配体,通过水热法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5个配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M(HL)2(H2O)2](M=Zn,1;Mn,2;Co,3;Ni,4),[Cu(HL)2](5)。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1~5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5为单核结构的配合物,它们均通过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测试了配合物1的光致发光及1~5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配合物1发光归因于配体内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以2-甲基-8-羟基喹啉(HL)为配体合成了2个含有镝离子的配位化合物[Dy2L4(HL)4(H2O)2](ClO4)2·2H2O(1)和[Dy2L6(C2H5OH)]·H2O(2)。虽然在这两个配位化合物中配体都是2-甲基-8-羟基喹啉,但其参与配位的方式不同。这导致2个化合物中镝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进而对化合物的磁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溶剂热法设计、合成了4个金属-有机配合物[Mn(L1)4(OH)2](1),{[MnL1(H2O)4]SO4}n(2),[CdL2(NO3)2]n(3)和{[Co(L2)2](PF6)2}n(4),(L1=3,6-二(N-咪唑基)哒嗪,L2=3,6-二(N-苯并咪唑基)哒嗪),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2为一维链结构,配合物34均为二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4的固态荧光性能及光催化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Cu (ClO4)2·6H2O、Sc (ClO4)3·6H2O和Fe (ClO4)3·9H2O为金属盐,2-硫代巴比妥酸(H3tba)为配体,通过扩散反应得到了3种不同结构的配合物{[Cu6(H2tba)6]·2DMF·xSolvent}(1)、{[Sc (H2tba)3(DMF)]·2DMF}n(2)和[Fe (H2tba)2(H2O)2]n(3),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三方反棱柱构型的六核铜原子簇合物,配合物2是一个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化合物,配合物3是一个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在390 nm光照激发下在735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