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电站锅炉热管空气预热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将预热器最低管子壁温的控制条件引入函数矢量;对最优化技术在热管空气预热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特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热管空气预热器改造设计,制造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含尘烟气流环境下工作特性的分析,指出发展锅炉热管空气预热器研究的意义。在热管研制中探索了解决工质-管材相容性问题的综合措施及动态蒸汽钝化方法;探讨了热管传热性能的分析计算。换热器的整体设计以传热负荷和允许阻力为目标函数进行各种方案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热管空气预热器在动力锅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热管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特性和抗低温腐蚀能力以及防积灰能力,提出了控制低温腐蚀和减少积灰的有效措施,为热管空气预热器在中、小型工业锅炉和动力锅炉以及各种工业窑炉上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就RGH-Q热管空气预热器应用前后的环境数据,说明该换热器不仅是高效的节能设备,而且是理想的环保设备。  相似文献   

5.
6.
7.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19(3):283-283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是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配套自控设备。该系统的间隙检测与转换部分采用耐高温传感器 ,控制部分采用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分布式专用计算机系统 ,能够在 40 0℃下对空气预热器的密封间隙进行非接触检测和闭环控制 ,减少漏风 ,提高锅炉出力 ,保证机组实现满负荷发电 ;传感器体积小 (外形尺寸为2 0 0 mm× 2 0 0 m m× 2 0 0 mm) ,便于安装 ,特别适用于老机组的技术改造 ;计算机系统采用工业一体化工作站 ,可同时对多个回路进行实时控制 ,具有打印、存贮、通讯等功能 ;使用温度≤ 40 0℃ ,测量范围≤ 1 0 mm,线…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是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配套自控设备。该系统的间隙检测与转换部分采用耐高温传感器 ,控制部分采用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分布式专用计算机系统 ,能够在 40 0℃下对空气预热器的密封间隙进行非接触检测和闭环控制 ,减少漏风 ,提高锅炉出力 ,保证机组实现满负荷发电 ;传感器体积小 (外形尺寸为2 0 0 mm× 2 0 0 m m× 2 0 0 mm) ,便于安装 ,特别适用于老机组的技术改造 ;计算机系统采用工业一体化工作站 ,可同时对多个回路进行实时控制 ,具有打印、存贮、通讯等功能 ;使用温度≤ 40 0℃ ,测量范围≤ 1 0 mm,线…  相似文献   

9.
于兰凤 《科技资讯》2013,(24):63-63,65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的余热来加热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设备,由于空气预热器布置在锅炉系统的烟气温度最低区,受热面壁温最低,因而最易产生低温腐蚀.文章分析了锅炉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的机理,讨论了含硫量和酸露点对低温腐蚀的影响,提出了防止低温腐蚀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就碳钢-水热管空气预热器在4T工业锅炉中的应用、热力计算、结构设计、工作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烟气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准确计算对于电站锅炉的设计及尾部受热面的布置都非常重要;现有文献对两者的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偏差较大,造成排烟温度偏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能源利用率,要求对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确定更加精确。结合四分仓空预器在机组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腐蚀、漏风问题,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山西某电厂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烟气酸露点和空预器漏风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也得到了应用,并且可来指导空预器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控制的运行参数,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烟气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准确计算对于电站锅炉的设计及尾部受热面的布置都非常重要,现有文献对两者的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偏差较大,造成排烟温度偏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能源利用率,要求对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确定更加精确。结合四分仓空预器在机组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腐蚀、漏风问题,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山西某电厂CFB锅炉的烟气酸露点和空预器漏风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也得到了应用,并且可来指导空预器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控制的运行参数,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3.
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换热器,它是回收工业余热的理想设备。本文介绍热管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可用于设计气—气型和气—液型热管换热器。  相似文献   

14.
对于热负荷占优的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使得土壤温度逐年降低,非采暖季利用空气源热泵为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可有效地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以实际工程为支撑,对空气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进行蓄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平均制热量可达到空气源热泵额定制热量的2.17倍,系统平均能效比为7.2,地埋管循环介质平均温差为4.5 ℃,系统运行稳定。基于TRNSYS软件对蓄热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实验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结果表明:经蓄热后土壤温度从初始的15.8 ℃上升至16.4 ℃。蓄热期间,采用多目标优化法得到空气源热泵蓄热系统全天运行时最优工况:循环水泵总流量为100 m3/h、空气源热泵总额定制热量为723.7 kW,在此工况下土壤目标温升为3.0 ℃时,系统能耗为474 820.0 kWh,增加的蓄热运行费用为3.96元/m2。与传统热源燃煤、燃气、热电联产蓄热方式相比,空气源热泵蓄热系统的能源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for corrugated pipe,a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de-sign on the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was put forwar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actual movement parameters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ed in this heat exchanger were measur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quantity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can satisfy the building's load with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4.55.At the same time.the quantity ot heat transfer of th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nonmetallic sewage heat exchangers(i.e.,the plastic-Al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and PP-R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experimentally.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effect of heat transfer for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is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plastic-Al pipe and the PP-R pipe.The quantity of heat transfer per mile of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is 5.2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the plastic-Al pipe,and it is 8.1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PP-R pipe.  相似文献   

16.
热管是一种具有特别高的传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简述热管的工作原理,以回收余热的热管换热器为例,通过分析热管换热器在传热过程中的熵变量,提出一种评价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未夯实土壤初始温度数值计算模型,利用CFD软件求解,得到未夯实土壤初始温度数值计算结果,并将未夯实土壤初始温度数值计算结果与夯实情况下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在该实验工况下,未夯实回填导致埋深2.2m处的土壤初始温度比夯实回填状况增大1℃左右.以未夯实土壤和夯实土壤的初始温度作为边界条件,建立埋深为2.2m的水平埋管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利用CFD软件求解,得到土壤在未夯实和夯实情况下水平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及平均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值,并与实验运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在该实验条件下,土壤未夯实会使水平埋管进出口温度升高,系统效率降低,平均传热系数从2.71 W/(m·℃)下降到2.22 W/(m·℃).  相似文献   

18.
机组启动、油枪投运、煤油混燃、空预器低温腐蚀等诸多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空预器差压增大,时间久之,会造成空预器堵灰及磨损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了空预器差压大且堵灰的原因,探讨了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