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蒸馏压力下的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对热敏性生物油在不同蒸馏压力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过分子蒸馏分离后,生物油被分离为蒸出馏分油与残留馏分油,蒸出馏分油的得率随着压力的下降而显著增大,在700 Pa时达到了56.50%(质量分数)。在馏分油的物理性质方面,蒸出馏分油富集了生物油内的大部分水分,残留馏分油内水分得到了较好的脱除,其中,700 Pa下残留馏分油的水分含量降至4.20%(质量分数)。结合生物油及馏分油的GC-MS分析结果,对乙酸、苯酚、糠醛以及左旋葡聚糖等生物油内典型化合物在不同蒸馏压力下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应化合物在分子蒸馏过程中的富集规律。结合分离因子评估模型对生物油内14种代表化合物的富集特性进行了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智能聚合物的双水相体系在生物分子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锋  吕锋华  张慧娟 《化学进展》2010,22(1):125-132
简单地改变智能聚合物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外界条件,如温度、酸度、离子强度、光照强度、电场、磁场强度等,就可使成相聚合物与生物分子分离。基于智能聚合物的双水相体系分离过程简单,聚合物材料易于回收。近年来,以智能聚合物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分离纯化生物分子的研究中发展迅速。本文简要介绍了双水相萃取的原理,综述了十多年来温度敏感型、酸度敏感型、光敏型和具有亲和功能的双水相体系和双水相萃取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在生物分子分离纯化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分离分析生物体系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综述了联用技术在生物体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展望了联用技术在生物体系化合物分析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合成人工受体的新方法。由其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模板分子具有优良的亲和性与专一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制备容易、稳定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在众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研究的目标是制备具有与天然生物受体(如抗体)的亲和性与选择性可媲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在实际应用中最终取代生物受体。而如何制备适于水溶液体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是目前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水相识别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基于溶液法分离策略,利用表面活性剂、生物分子、共轭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分散或选择性分散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结合各种分离技术获得单一手性SWCNTs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体系中SWCNTs手性分离的原理,综合比较了不同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单一手性SWCNTs分离技术的不断进展有助于推动单壁碳纳米管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聚集诱导发光体系:化合物种类、发光机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集诱导发光(AIE)体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该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AIE化合物的分子设计理念和相应的对AIE机制的理解。AIE体系的研究为固态强发光材料特别是备受聚集发光猝灭难题困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提供了全新的分子设计思路。本文纵观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AIE化合物种类、发光机制及其相关应用做出了较为详尽的综述报道。具有AIE性质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多芳基取代的杂环化合物、多芳基乙烯类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含有氢键的化合物、聚合物等。这些化合物的AIE发光机制也各有不同,包括分子内旋转受限、非辐射失活衰减受限、分子构象扭曲以避免形成激基缔合物以及利用特殊的分子堆积方式如J-聚集、交叉分子堆积、由分子间的C—H…π作用或特殊的氢键作用形成相应的发光聚集体等。基于其特殊的AIE性能,AIE化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传感、生物标记、电致发光以及逻辑门器件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具有灵敏度高、免标记、可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的重要分析工具。在生物检测领域,QCM与多种信号放大方法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新型耗散型QCM(QCM-D)通过对薄膜厚度、粘弹性等的研究,主要用于考察生物分子的吸附分离、构型变化等微观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QCM及QCM-D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DNA、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单分子检测是指在单分子水平上通过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动力学、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单个分子进行操纵等方式进行检测.作为一种新型超灵敏检测手段,单分子检测在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被广泛用于研究多种生物体系.本文对定量单分子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主要聚焦于定量单分子检测在生物标志物(包括DNA、酶和miRNA等)的超灵敏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动态、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分子修饰和活细胞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也对定量单分子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逆流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流色谱(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CCC)是以分析物在液-液两相溶剂中的分配差异为核心的快速分离技术.近年来,逆流色谱对复杂样品的分离,尤其是对天然产物的分离已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逆流色谱在仪器改进、溶剂体系筛选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CCC在分离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玮  李来明 《分析化学》1994,22(12):1273-1281
浓度,温度,压力,体系组分及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双亲性化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体系中的聚集状态及相变过程均有影响。本文综述了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应用十余年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