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正己烷—甲醇体系的液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汽油、柴油等发动机燃料的供求关系会日趋紧张 ,寻求代用燃料是今后燃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以甲醇、乙醇等作为部分代用燃料成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1] 。由于传统的甲醇合成工艺受到传热、传质和化学平衡的限制 ,原料及能源的利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钟炳等人根据超临界相反应特点 ,向体系中加入适宜溶剂如正己烷 ,在超临界条件下合成甲醇 ,同时克服了现有过程存在的热力学限制和传热限制 ,并将CO单程转化率提高到 90 %以上[2 ] 。但是 ,正己烷的加入给合成甲醇过程带来了产物分离和溶剂回收问题。反应器流出…  相似文献   

2.
肌醇—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道道  唐宗薰 《应用化学》1996,13(3):102-104
  相似文献   

3.
水,低碳醇与环已烷间的液—液平衡的测定与推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5.
定标粒子理论预测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70℃下3个1-1型电解质在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并给出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盐效应参数的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的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力在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基础上计入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电荷-诱导偶极的贡献,其中离子-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项仅限于规则排列的第一配位圈之内、将混合溶剂的局部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超临界合成进展迅速。钟炳等人在超临界状态下利用正己烷、环已烷等液体介质,将一氧化碳合成甲醇[1],效率已达90%以上。作为基础工作,刘建国等人研究了水-正己烷-甲醇体系的液液平衡[2];冯耀声等人研究了水-丙烷-乙醇体系的相平衡[3];Letcher等人研究了水-正庚烷-醇体系  相似文献   

7.
苯—正庚烷—乙醇三元体系加压汽液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双循环武加压汽液平衡装置测定了苯-正庚烷-乙醇三元体系在101.3、302.5、506.8、709.3、810.6 kPa下的汽液平衡数据。根据有关二元体系在对应压力下的汽液平衡数据所求得的能量配偶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平衡进行了预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一品  唐晖 《大学化学》2003,18(6):46-46
沸点仪是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常用实验装置 ,目前教科书中该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1~ 4 ] 。这种沸点仪的缺陷是加热电阻丝允许的电压不能超过 40V[4 ] ,否则电阻丝易被烧断。在实验过程中 ,常有学生由于调压过大烧断电阻丝的情况。另外 ,该实验有许多样品易燃 ,在烧瓶内通电后的电热丝与易燃样品直接接触 ,存在安全隐患。图 1 沸点仪装置图1.冷凝器 ;2 .温度计 ;3 .加热导线 ;4.气相冷凝液取样口 ;5.气相冷凝液贮存槽 ;6.蒸馏瓶 ;7.液相取样口 ;8.电加热丝图 2 改进后的沸点仪装置图1.冷凝器 ;2 .温度计 ;3 .气相冷凝液取样口 ;4.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加入恒定浓度分别为0.8和1.0 mol/(kg溶剂)的氯化钙的甲酸-乙酸-水体系的汽液平衡盐效应以及盐浓度对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的影响。用汽液相等浓线及所划分的区域和等挥发度线分析判别了盐浓度对盐效应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各区域挥发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化钙对甲酸、乙酸的盐析效应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含盐二元系的等压气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改进的Rose釜分别测定了在750mmHg压力下的丙酮-甲醇-NaI体系和700mmHg压力下的异丙醇-水-LiCl、CaCl2、NH4Cl、(CH3)4NCl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当双液系组成固定时,盐的浓度与沸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与热力学导出的线性关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短链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C2mim]Br、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C4mim]Br)部分或全部取代SDS/DTAB/PEG/NaBr/H2O多水相体系中的无机盐NaBr,用长链离子液体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C12mim]Br部分取代体系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系统研究了离子液体在分相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对分相体系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SDS/DTAB/PEG/NaBr/H2O混合体系形成的四水相体系可以看作"聚合物双水相"与"表面活性剂双水相"共存的结果.短链离子液体([C2mim]Br、[C4mim]Br)较强的亲水性能赋予其较强的盐析能力,在混合体系中表现出明显的盐效应,保证了四水相体系中"聚合物双水相"的存在.短链离子液体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均不可忽略.对混合体系的相行为,共存多相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而长链离子液体[C12mim]Br主要通过自身的疏水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的性质,充当表面活性剂的角色.然而,[C12mim]Br与DTAB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的两相重新分配,影响了对应两相的体积及萃取能力.可见,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烷基链长、混合体系中的含量等可获得具有特定性质的多水相体系.  相似文献   

12.
测制了xCH~3CN+(1-x)H~2O的液液、固液平衡相图, 此系液液分层的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类相图。低共熔点温度为227.44K, 组成x=0.955。最高临界溶解温度为271.0K, 临界组成x=0.35, 临界指数n=2.64。两液相与冰的平衡温度为263.07K。计算出体系在263.07K的过量Gibbs自由能G~m^E, 液液分层时G~m^E的最大值为1174J·mol^-^1。  相似文献   

13.
用浊点法与折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水-异丁醇-环己烷三元系(体系Ⅰ)30℃下的液-液平衡相图。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水-若干低碳醇(体系Ⅱ)及水-低碳醇-环己烷(体系Ⅲ)的液-液平衡关系。用UNIQUAC模型预测,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偏差对体系Ⅰ为0.49%(mol,下同),对体系Ⅱ为O.71%。体系Ⅲ为1.07%。  相似文献   

14.
15.
氨基酸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气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Rose釜测定了在333K和338K下,氨基乙酸、DL-氨基丙酸及L-氨基异戊酸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气液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醇-水混合溶剂的相对组成固定时,体系的平衡压力与加入的氨基酸的浓度间存在线性关系,使已建立的含盐混合溶剂的“广义线性定理”进一步扩展到含有非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溶剂中。用热力学原理导出了线性方程的数学解析式;讨论了引入氨基酸对混合溶剂结构及性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环己烷-乙醇双液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现在使用的沸点测定仪存在着体系不易达到相平衡、取样困难以及不能得到分布均匀的相图等不足之处。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相应的实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提高实验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水混合体系的相平衡和汽-液-液三相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东  刘建岷  杨传 《化学学报》2009,67(23):2662-2668
在微扰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二氧化碳-水体系相行为研究的状态方程, 以汽-液平衡和液-液平衡实验数据关联体系的交叉作用参数, 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预测了二氧化碳-水体系存在汽-液-液三相平衡的温度和压力区间, 确定了三相点的汽-液-液三相密度及其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Pr~(3+)、Nd~(3+)、Sm~(3+)、Eu~(3+)、Dy~(3+)、Ho~(3+)、Er~(3+) 及Tm~(3+)八种离子在乙醇介质中与乙酰丙酮(AA)、苯甲酰丙酮(BA)、二苯甲酰甲烷(DBM)及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等β-二酮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及由它们与二苯胍(DPG)、1,10-邻菲咯啉(pben)所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高阶导数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以导数吸收光谱研究f-f跃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确定了两类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Ln~(3+):β-二酮:DPG=1:4:1,Ln~(3+):β-二酮:phen=1:3:1,根据吸收峰的位移,计算了配合物的共价参数。指出混配配合物具有明显的共价性。比较了配合物的稳定性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观察到了明显的双峰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装置、实验体系、溶液配制、数据测量等方面针对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二元液系气液平衡相图)进行了综合性探索。减少了实验试剂消耗,缩短了实验时间,改善了实验的操作性和重现性,同时消除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经过多年工科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进措施提升了学生的低碳环保理念,改善了实验的过程体验,强化了经典实验的创新效果。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气液相平衡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思维,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