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车用汽油的消耗量与日俱增,衍生化出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分析汽油燃烧后的产物,从源头控制汽油中可造成大气污染物的物质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汽油中卤素含量超标容易造成发动机堵塞,使发动机表面磨损,使车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1]。因此,汽油燃  相似文献   

2.
FCC汽油降烯烃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车用汽油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烯烃过高,汽油中烯烃过高将在发动机中产生沉积物,增加发动机有害物排放。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高以及催化裂化汽油在汽油调和组分中占有过高的比例,是中国目前成品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过高的主要原因。国内汽油总量中FCC汽油占80%以上,而FCC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为40%~55%。因此降低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城市交通路口大气气溶胶污染状况及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在福州市主要交通路口之一的五四路和二环路的交叉路口采集大气中PM2.5、PM5、PM10、PM2.5~5.0、PM5~10、PM10~100及TSP.将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编程荧光法用于各切割粒径气溶胶样品中的12种多环芳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路口颗粒物中的飘尘(PM10)占总悬浮颗粒物(TSP)的70%;PM5占飘尘(PM10)的70%;而细粒子PM2.5占PM5的73%.交通源所产生的PAHs主要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通过特征标志的多环芳烃的比值识别,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4.
 用稀土氧化物浸渍改性纳米HZSM-5沸石制备了降低汽油中烯烃催化剂。临氢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降低烯烃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表现出很强的降烯烃能力。改性的纳米ZSM-5沸石催化剂对汽油的降烯烃作用得益于其优异的异构化、芳构化和烷基化性能。在温度370 ℃、压力3 MPa、质量空速3 h-1和氢油比 (v/v)600的反应条件下, FCC汽油(<70℃馏分)中烯烃含量从65.9%(φ) 降至32.5%(φ),异构烷烃含量从23.3%(φ)增加到44.3%(φ),芳烃和环烷烃部分增加,直链烷烃基本不变,在大量降低烯烃的同时,汽油的辛烷值(RON)不降低。催化剂连续反应1000 h以上,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燃油大气铅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不同时期车用汽油铅含量国家标准及汽油消费量数据,估算了我国1980—2006年的全国燃油大气铅排放量及2001—2005年分地区燃油大气铅排放量。结果表明,27年间我国因汽油燃烧共计向大气排放了约20万t铅。汽油无铅化后,燃油大气铅年排放量比从前降低了98%。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环境,人们对车用燃料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柴油中芳烃含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燃烧性能,而且对大气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柴油中芳烃特别是重芳烃的存在对环境尤其有害.许多国家都对柴油中的芳烃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日本和欧洲发动机制造商协会(EMA)于1998年6月提出的<世界燃料规范>中要求柴油中芳烃<15 m%、多环芳烃≤2.0m%.我国的柴油质量指标与世界先进指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和竞争,柴油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芳烃含量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柴油的深度脱芳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生产清洁燃料已成为当前国内炼油工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了两种原料油在同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上进行柴油加氢脱芳实验,并对反应前后油中的芳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陈兰菊  郭绍辉  赵地顺 《化学通报》2006,69(12):945-947
以负载氧化铜的氧化铝层析柱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全馏分进行分离,使其中的烷烃、烯烃与芳烃、含硫化合物分离成极性不同的两组,含硫化合物在芳烃组分中得以分离富集。分离后对芳烃组分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氧化,脱硫率达72%。氧化后的芳烃组分与分离出来的烷烃、烯烃组分混兑,可使FCC汽油的总脱硫率达71·3%。  相似文献   

8.
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反应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是FCC汽油,汽油中90%以上的硫和几乎全部的烯烃均来自FCC汽油组分,所以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是满足未来汽油质量指标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化学分析计量》2014,(4):37-37
<正>国家环保部《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规定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四标准的要求。"所谓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主要是指柴油发动机和柴油车。据经济之声报道,大货车尾气排放污染,是严重影响PM2.5指标参数的重要因素。据环保部的数据,2011年我国的柴油车仅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6.3%,而氮氧化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延迟焦化汽油的辛烷值低,烯烃含量很高(约50%),稳定性极差。采用加氢异构化方法,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而且还能大大增强汽油的稳定性和改善其它性质。本文初步考察了在219型催化剂存在下,焦化汽油加氢异构化过程的操作变数以及加硫和脱氮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还用正庚烷及其掺合物考察了焦化汽油中存在的芳烃和大量烯烃在加氢异构化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操作条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催化剂的加氢与异构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氮中毒问题。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降低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向FCC汽油中分别加入两种与FCC汽油不互溶的Lewis超强酸性离子液体\[Bmim\]Cl-AlCl3 和 \[R4N\]Cl-AlCl3形成液-液两相催化降烯烃体系。结果表明:在汽油辛烷值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FCC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分别下降14.7%和13.1%, 均达到我国新配方汽油规定的烯烃体积分数v<35%的新标准。对离子液体降低FCC汽油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具备Lewis超强酸性的离子液体催化的烯烃与烷烃的烷基化、烯烃与芳烃的烷基化以及烯烃的二聚反应使得FCC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化学需氧量CODCr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受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之一,CODCr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近年来,国内外已研制各种类型的TOC分析仪。  相似文献   

13.
组合改性对纳米HZSM-5催化剂降低汽油烯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培青  王祥生  郭洪臣 《催化学报》2005,26(10):911-916
 纳米HZSM-5(20~50 nm)沸石晶粒经碱性介质水热处理、负载稀土和锌氧化物组合改性后,制备成降低FCC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并用TEM,XRF,NH3-TPD及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温度为370 ℃, 压力3 MPa, 质量空速(WHSV)3 h-1和氢油比(V(H2)/V(oil))为600的反应条件下,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降烯烃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组合改性后的纳米HZSM-5催化剂表现出很强的降烯烃能力. 全馏分FCC汽油中烯烃含量(φ,下同)从49.6%降至15.4%, 芳烃(主要是C7~C9)含量从11.4%增加到33.5%, 异构烷烃(主要是C4~C6)含量从17.4%增加到31.1%, 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比从3.3增加到8.1, 在烯烃大量降低的同时,汽油的辛烷值(RON)有所增加. 同时汽油中苯的含量从2.84%降低到0.66%, 而硫的含量从0.02%(w)降低到0.01%. 催化剂具有降烯、除苯和脱硫的综合性能,且连续反应320 h仍保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徐亚贤  刘江峰  高雪梅 《色谱》1993,11(2):95-96
本文在使用填充柱色谱法与库仑法联合测定含烯汽油烃族组成的基础上,又使用涂以极性固定液的FFAP WCOT毛细柱分析了含烯汽油的饱和烃/烯烃及芳烃、芳烃单体烃的含量。通过芳烃单体烃的测定确定油品的碳数及准确扣除高沸点非芳烃组分在芳烃部分中的含量,使定量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馏分中的单体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珂  杨海鹰 《色谱》2003,21(1):85-87
采用三柱一阀气相色谱系统单次进样、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初馏至200 ℃的汽油(包括含有醇类、醚类的成品汽油)中的芳烃含量。具体操作:样品进入系统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分析柱1(Col.2)后直接到检测器;另一路进入预切柱(Col.1),烷烃和烯烃先于芳烃流出,待烷烃和烯烃放空后将阀切换到反吹状态,Col.1中的芳烃被反吹出来,进入分析柱2(Col.3),经过分离后到检测器,经计算得到样品分析结果。该法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测试范围宽,避免了汽油中其他组分对芳烃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土壤样品经微波萃取处理,采用GC-MS法对某地含油废水排放水泡周围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量进行测定,并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是2~4环的低分子量的PAHs,未检出高分子量的PAHs。各采样点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总体评价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与该地区中部土壤数据对比处于中低等程度。其来源可能是石油污染中低分子量PAHs随大气输送而产生,但也不能排除燃料燃烧污染的可能。本区域多环芳烃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蔡军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Z1):214-215
催化裂解(DCC)轻汽油中的叔碳烯烃质量分数在30%以上,这些烯烃可作为醚化原料,用于生产高辛烷值优质车用汽油调和组分.但醚化前需对其中共轭二烯烃进行选择性加氢,以保护下游加工过程的催化剂.因此,准确、简单、快速测定样品中共轭二烯烃的含量对炼油工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1986,7(2):57-57
四乙基铅是汽油中常用的抗爆剂,因而使汽国排出尾气中的铅量在美国约占空气全部铅微粒的80%。人体血液中的铅含量与用掺铅汽油直接有关。铅中毒能引起智力衰退、贫血症、神经受损和行为失常等。  相似文献   

19.
在纵火、爆炸、凶杀等刑事案件中,经常会遇到痕量汽油残留组分的检验与认定。汽油主要由C12以前的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组成。由于涉火案件现场中燃烧介质及其中所含汽油的燃烧时间和燃烧程度都不尽相同,那么残留在介质中的汽油组分多少及轻重组分相对含量会产生较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成品汽油中的芳烃和烯烃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测定90#汽油及93#汽油中芳烃和烯烃含量。选择1100~1300nm的近红外光谱域,在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适合测定90#汽油及93#汽油中芳烃和烯烃含量的分析模型,通过大量试验对所建分析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近红外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与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相比,近红外光谱法可以提高分析效率,降低分析成本,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