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HT-7U等离子体位形与电流控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数值求解了等离子体磁流体方程组,模拟了HT-7U装置自由边界等离子体位形及控制系统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模拟的结果对HT-7U装置及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HT-7U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低压大电流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双PWM AC/DC变流器拓扑且易于多组并联的新颖控制方案;在分析了PWM AC/DC变流器d-q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三闭环控制系统,特别采用了基于前馈的解耦控制和微分反馈控制,从而使系统获得了优良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对有双层低温厚壁铜壳的铁芯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流和位移反馈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对铁芯饱和而引起的电磁参数非线性和时变性进行了处理,用等效正反串线圈模型代替厚壁铜壳,从而建立了HT-7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流和水平位移反馈控制状态方程模型.并采用了检测中间状态变量进行补偿而达到解耦的目的,设计出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位移和电流反馈控制系统,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该方法大大减少了反馈控制的计算工作量并提高了响应速度.使得铁芯、厚壁铜壳与线圈之间的强耦合给等离子体控制带来的困难迎刃而解.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反馈实现离子源长脉冲放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等离子体密度对离子源放电的影响,为了获得长脉冲放电,采用朗缪尔探针测量等离子体密度并反馈调节离子源放电。基于朗缪尔探针测量,设计了控制部分硬件与软件构架,建立了离子源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离子源等离子体放电实验,通过反馈调节实验进气,得到了长达4.5 s的长脉冲放电,为中性束注入稳态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HL-2A等离子体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几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系统在HL-2A装置上的实现。实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维持稳定可靠的密度波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HT-6M托卡马克成功地研制出1MW快响应等离子体平衡反馈控制系统。主电源采用GTO直流斩波器。主控采用带微分反馈环节的开关斩控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电流环水平位移和电流值同时作线性反馈控制时的演化方程,反馈控制稳定性的判据和在小扰动下作线性近似给出CT-6B装置的反馈稳定区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郑少白  沈仲卿 《物理学报》1986,35(7):874-881
本文给出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电流环水平位移和电流值同时作线性反馈控制时的演化方程,反馈控制稳定性的判据和在小扰动下作线性近似给出CT-6B装置的反馈稳定区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是托卡马克反应堆非感应电流驱动的主要选择方案之一,近期已在较高密度下获得好的驱动效率。LHCD也是我国的两个主要托卡马克实验装置HL-1M和HT-7长期研究项目,在建的两大装置HL-2A和HT-7U也将其列为主要研究内容。LHCD理论研究已开展多年,已有多个计算编码可用于确定波功率沉积和驱动电流剖面。但由于波动率是在多次穿越过程中逐渐沉积的,关于平行折射率的波功率谱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上移或下移,因此波传播过程的解析分析相当困难,影响我们对物理问题的深入理解。文献[1,2]在静电近似下进行了解析分析,同时所分析的问题中等离子体参数限于ω≈ωpi的情形。本文将对更一般条件下的波传播性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HT 7装置的内真空室安装一对同心圆逆磁线圈 ,并运用软件补偿的方法 ,对HT 7装置的逆磁通量进行了测量。在杂散场测量与软件补偿实验中 ,发现同心圆逆磁线圈感应的杂散信号主要来自垂直场、涡流电流、等离子体电流和纵场电流的变化。逆磁测量结果表明 ,在等离子体线平均密度 ne 很低时 ( ne <2 .2 ×10 1 3cm- 3) ,HT 7等离子体的总体能量约束时间τE 随 ne 线性变化 ;在 ne 很高时 ( ne >2 .2 × 10 1 3cm- 3) ,τE 则趋于饱和 ,其饱和值约为 2 1ms。并运用计算机统计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欧姆加热的τE 定标律为τE =1.5 7 ne0 .72±0 .0 4 ×Ip0 .35± 0 .0 2 B0 .31 ± 0 .0 3T 。  相似文献   

11.
通过HCN信号的测量与处理来获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采用硬件相位差计获取HT-7装置中原始HCN信号,根据对该信号特点的分析, 设计出信号去零漂、信号翻转、基于模糊逻辑的去噪处理算法。在HT-7装置实验中,使用该算法获得了较高精度的低噪音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12.
低杂波电流驱动的反馈控制系统已经建成,并在HT-6B托卡马克的纯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中得到应用。通过实时调节微波注入功率,由微波驱动并维持的等离子体电流变比率被成功地控制住。实验中,在等离子体密度、纵场及水平位移均存在波动的情况下,得到了20hA的电流平台,其维持时间为加波的20ms脉宽。  相似文献   

13.
快速扫描气动式静电探针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可以对等离子体进行快速扫描的新型气动式静电探针诊断系统,该系统由气动传送杆和一组四探针阵列组成。结合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能够在一次放电中得到边缘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Te、电子密度ne以及它们的涨落T^-e/Te、n^-e/ne等参量的径向分布。  相似文献   

14.
HT—6M闭环反馈平衡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HT-6M托卡马克装置闭环反馈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简化,得到了有效实用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并且,将等离子体环水平位移控制在2mm以内。  相似文献   

15.
在HT-7装置实验研究中,利用主动反馈调制低杂波(LHW)实时有效地抑制了MHD不稳定性。介绍了用DAQ2010高速采集卡为硬件的系统对HT-7装置实验中MHD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硬X射线诊断监测逃逸电子,研究了HT-7装置放电初始阶段不同等离子体初始密度对逃逸电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等离子体初始密度能有效地抑制逃逸电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硬X射线诊断监测逃逸电子,研究了HT-7装置放电初始阶段不同等离子体初始密度对逃逸电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等离子体初始密度能有效地抑制逃逸电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HT-7U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装配方案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科研目标是建造一个具有非圆截面的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用来开展稳态、安全、高效运行的先进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基础物理问题的实验研究。讨论了HT-7U装置主机关键部件的构成,装配过程中对各关键部件装配的精度要求,建立了总装测量系统确保关键部件的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HT-7装置上建立了一套高速CCD可见光成像诊断,测量了边界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辐射成像.在HT-7装置放电中,首次观察到在等离子体边界区域存在一条极向旋转的可见光辐射带,由CCD诊断系统得到其极向旋转的频率为858Hz.根据多道Hα阵列测量得到极向旋转频率为952Hz.多道磁探针信号测量发现,等离子体内部存在m/n=3/1的电磁模,该模的旋转频率为972Hz.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得到的电子温度剖面发现该模的磁岛宽度约为2.5cm.  相似文献   

20.
Slide-away discharges are achieved by decreasing the plasma density or ramping down the plasma current in runaway discharges in the HT-7 tokamak. In the case of plasma current ramp down, the ratio of the electron plasma frequency to the electron cyclotron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in the stationary pulses when the discharge goes into a slide-away regime. The instability regime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xations in the electron cyclotron emission due to relativistic anomalous Doppler effect which transfers energy from parallel to perpendicular motion. The triggering of relativistic anomalous Doppler effect at higher density by ramping down of plasma current may provide a alternative runaway energy control scenar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