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建伟  张宝文  曹怡 《化学学报》1995,53(5):495-500
本工作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不同链长相连的芘-对二氰基乙烯基苯(Py-DCVB)化合物,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Py-DCVB的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与基态构象的关系, 并且利用激光闪光光解开展了盐效应的研究, 瞬态吸收光谱的结果证实了Py-DCVB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经历激基复合物的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合成了二个典型的共轭的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D-A)化合物:2-二氰基乙烯基蒽(2-DCVA)与9-二氰基乙烯基蒽(9-DCVA).考察了极性因素、温度因素对化合物发光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该二化合物均发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的荧光,但2-DCVA的荧光量子产率(Φf)远大于9-DCVA的荧光量子产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DCVA分子的平面性好于9-DCVA分子而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不同所致.文中还用Bilot-Kawski公式估算了该二化合物在激发态与基态时仍极矩的差值。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9-乙烯基蒽和对-N,N-二甲氨基苯乙烯体系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发现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激基络合物的荧光发生红移,荧光量子产率降低。同时9-乙烯基蒽和对-N,N-二甲氨基苯乙烯之间的光二聚产物的相对产率也降低。并讨论了经过激基络合物中间体的光二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在RHF/STO - 3G水平上 ,对 2_三氰基乙烯基蒽 (2_TCVA)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 ,优化得到了它的平衡几何构型 ,并计算了它的谐振动频率 .结果表明 :2_TCVA存在两种旋转异构体 :2_TCVA(1)和 2_TCVA(2 ) ,2_TCVA(2 )的总能量比 2_TCVA(1)的略高 .在PM3/CIS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电子光谱 ,得到了由基态到各激发态的垂直跃迁能和相应的振子强度 .研究表明 :2_TCVA(1)和 2_TCVA(2 )的强度最大的吸收波长分别为 2 4 9.72nm和 2 89.4 1nm ,2_TCVA(2 )的强度最大的吸收波长比 2_TCVA(1)的要长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因具有高效发光、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与单分子相比,激基复合物容易实现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在开发延迟荧光材料方面备受关注.然而,相应受体材料的种类仍较为稀少,且激基复合物延迟荧光性质与受体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探讨.本工作设计合成出两个新型的基于螺芴氧杂蒽的电子受体材料(CNSFDBX和DCNSFDBX).结果表明,它们与给体材料TCTA掺杂后均呈现激基复合物发射,其中TCTA:DCNSFDBX掺杂体系显示更高的发光效率,其原因归结为双氰基取代使得DCNSFDBX具有更强的接收电子的能力.该工作为开发新型电子受体材料用于激基复合物延迟荧光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稀溶液中,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不同生色团之间相互作用后先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然后与受体分子相互作用后再生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机理。测定了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寿命的r_2=18.83ns;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速度常数k_7=4.18×10~9(mol/L)~(-1)S~(-1),受扩散速度反应控制。首次提出了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可能是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中间体,并提出了由激基缔合物再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光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位和邻位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基咔唑都能形成激基复合物,但对位苯二甲酸二甲酯对乙基咔唑荧光的淬灭常数大于邻位苯二甲酸二甲酯对乙基咔唑的淬灭常数,所形成的激基复合物的荧光谱带的峰位置也不一样,前者的峰位置的波长较短,它们形成激基复合物的速度常数K_3和分解为原初状态的速度常数K_4也都不一样,对位的两个速度常数分别大于邻位的两个速度常数,这些实验结果无法用已有的理论进行统一的解释,因此我们假定了一个新的模型,这一模型可以满意地解释现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因给、受体材料掺杂比例易调且易实现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等优势, 在发展工艺简单、性能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针对目前激基复合物受体材料的种类仍较为匮乏, 器件性能仍需改善等问题, 本工作设计合成出新型基于9-苯基芴的电子受体材料(TCNDPFCz)用于构筑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 实验表明, 受体分子TCNDPFCz与给体分子1,1-bis[(di-4-tolylamino)phenyl]cyclohexane (TAPC)掺杂后(TAPC: TCNDPFCz)呈现明显的激基复合物发光, 其光致发光效率为54%, 电流效率为27.2 cd•A‒1, 功率效率为32.9 lm•W‒1, 外量子效率为12.5%. 经分析, 我们推测激基复合物TAPC:TCNDPFCz形成的过程得益于TCNDPFCz具有很强的吸电子能力. 本工作表明9-苯基芴可以作为骨架单元来构筑受体分子, 为开发新型电子受体材料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9、10-二氰基蒽(DCA)为敏化剂,测定了用胺类,单烯类及取代苯类化合物为电子给体时光敏还原甲基紫精(MV2+)的量子产率。用三乙醇胺(TEOA)为电子给体,探索了胶体铂存在下DCA光敏分解水制氩的反应条件并研究了用甲苯、对二甲苯为电子给体时DCA光解水制氢的反应。结果表明以DCA为敏化剂时许多化合物(Eox<2V)均可作为电子给体,在制氢的同时还有可能合成有用化合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测试了ω-对联苯基多亚甲基羧酸4-[5′-对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基-2′-]苄酯及其模型化合物2-对甲苯基-5-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它们既能形成分子间的激基缔合物又能形成分子内的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极性的增加,有利于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用冠醚连接的二苯酮基(给体)和萘基(受体)的二元化合物,用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该化合物分子内远程三重态能量传递,证实当冠醚络合钠离子以后,可以发生有效的分子内远程三重态能量传递,对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2,6-萘二甲酸二甲酯与一些二甲基萘可以形成激基复合物。本文通过稳态和动态荧光光谱研究了这类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这些二甲基萘的电离能基本相同,但因取代基位置不同使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同,从而影响了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超分子体系中的功能单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快速响应的光开关体系[1]、生物荧光探针体系[2]、激光染料天线分子[3]等.  相似文献   

14.
Triple exciplex formed between polyacenaphthalene and terephthalic dimethylester (TDE)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for a flexible polymer chain in a dilute solution has been proposed. The fluorescence decays of the monomer, the exciplex and the triple exciplex obey a double exponential rule in the pbotophysical processes of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The association rate constant of the exciplex formation is k_3=6.0×10~9s~(-1)(mol/L)~(-1); the association rate constant of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is k_6=5.2×10~7s~(-1). A mechanism for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from the exciplex to the triple exciplex has been proved through the noncrystal film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olution systems and the fluorescence lifetimes of the intramolecular excimer.  相似文献   

15.
An intramolecular excimer of poly(2- vinyl) naphthalene was formed by non-adjacentchromophores interaction, then a triple exciplex was formed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acceptormolecule further in dilute solution. The lifetime of the intramolecular excimer of poly(2-vinyl) naphthalene, τ_2 = 18.83 ns and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k_7 = 4. 18× 10~9 (mol/L)~(-1)s~(-1), under diffusion-control were measured. An excimer or anexciplex could be an intermediate of 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ofthe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用聚三乙二醇及聚四乙二醇柔性链将α-萘甲酸与9-氨基吖啶连接起来,合成了新型二元发色团分子体系,发现在两个体系中,选择性激发α-萘甲酸酯,都可以发生从α-萘甲酸酯到9-氨基吖啶的高效率的单重态-单重态能量转移,并讨论了溶剂极性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ree element triple exciplex formation has been observed first inthe system of terephthalic dimethylester,1,4-dicyanzene and naphthalene bycomparing its fluorescence spectra with those of the system of terephthalicdimethylester and naphthalene,and the system of 1,4-dicyanobsnzene andnaphthalene at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8.
引言激基复合物在光化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分解、荧光发射等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本文作者曾用稳态荧光光谱仪研究过二苯基乙烯的顺反异构体与2,6-苯二甲酸二甲酯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差别。已经证明异构体对形成激基复合物是有影响的。因此本文用毫微秒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它的荧光衰减过程,实验结果说明稳态荧光与动态荧光衰减过程结合,能增加对光物理过程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时间分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了二茂铁衍生物:(C10H6N2)C=N-N=CR-Fc(R=H,CH3,Fc为二茂铁基)与联吡啶钌:(bpy)3Ru2+及一系列钌—铁双核配合物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得到分子间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约为109dm3mol-1s-1,而分子内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约为107dm3mol-1s-1,证实了分子内传递过程比分子间传递过程进行得更彻底。并用Marcus理论计算了分子间传递过程的速率常数,探讨了转移机理,讨论了瞬态法和稳态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