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热分解方法制备了4种电极钛基金属氧化物:Ti/SnO2+Sb2O3、Ti/SnO2+Sb2O3/SnO2+IrO2、Ti/SnO2+Sb2O3/SnO2+RuO2和Ti/SnO2+Sb2O3/SnO2+CeO2.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i/SnO2+Sb2O3/SnO2+CeO2电极的CeO2晶体结构完好,连续工作较长时间电极表面没有明显析氧. 使用该电极电解氧化氨氮模拟废水(降解2 h),氨氮模拟废水从高浓度(500 mg·L-1)降解为较低浓度(180 mg·L-1),降解效率可达64%,电解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三维多孔Pt/SnO2薄膜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颖华  岑树琼  李则林  牛振江 《化学学报》2007,65(23):2669-2674
在高电流密度下以阴极析出的氢气泡为“模板”电沉积三维多孔Sn薄膜, 经在200 ℃ 2 h和400 ℃ 2 h热处理氧化后电沉积金属Pt, 制得三维多孔的Pt/SnO2 (3D-Pt/SnO2)薄膜.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薄膜的形貌和结构. 结果显示Pt主要沉积在SnO2枝晶上, 形成Ptshell/SnO2core结构的枝晶. 在0.5 mol•dm-3 H2SO4+1.0 mol•dm-3 CH3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3D-Pt/SnO2薄膜电极在酸性溶液中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性能优于电沉积的纯铂电极, 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间苯二胺的电化学及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间苯二胺(MPD)在金电极和SnO2;F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及在SnO2;F膜电极上的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性质.获得了间苯二胺在SnO2;F膜电极上电氧化的薄层恒电势电解-吸收光谱图,采用双对数法对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了间苯二胺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求得了间苯二胺的动力学修饰式量电位E0和αn等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SnO2-SnS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nO2-SnS2复合纳米粒子.用XRD、TEM和X-EDAS测定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和尺寸,结果表明,样品为SnS2部分包覆SnO2的球形复合纳米粒子,其平均粒径为5nm.研究了该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电化学性质,观察到SnO2-SnS2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吸收比SnO2的明显向长波区扩展;制成工作电极后的光电流值和光电转换效率(IPCE)都比相应的纯组分纳米粒子电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电极材料和不同酸介质对3-甲基吡啶电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池内,通过3-甲基吡啶在PbO2/Ti、SnO2/Ti、石墨和MnO2/Ti电极上的电氧化研究发现,在硫酸溶液中,PbO2电极是催化活性最高的工作电极.通过3-甲基吡啶在硫酸、高氯酸、磷酸和乙酸介质中的电氧化研究发现,对于PbO2电极,硫酸是最适合的介质.利用循环伏安实验和恒电位电解实验,研究了电氧化条件和电催化活性,比较了各种条件下的电流效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在Ti基体上,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镨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掺杂的Ti/SnO2-Sb2O3/Pr2O3-PVP-PbO2 电极. SEM显示Ti/SnO2-Sb2O3/Pr2O3-PVP-PbO2 电极表面颗粒细化,镀层结构更加致密和均匀,XRD 测试表明掺杂使可以使电极的表面颗粒变小.循环伏安 (CV)分析表明共掺杂改性后的电极电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强化寿命测试显示Ti/SnO2-Sb2O3/Pr2O3-PVP-PbO2 电极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将所制备的电极应用于亚甲基蓝(MB)模拟染料废水的降解测试,与常规的Ti/PbO2 电极相比,Ti/SnO2-Sb2O3/Pr2O3-PVP-PbO2 电极对亚甲基蓝具有更好的脱色率和 COD 除去率. 降解120min 后,对30 mg·L -1 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对COD去除率为87.9%.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基于SnO2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电荷传输特性和迟滞现象,我们采用低温溶液处理工艺制备了4种不同类型的SnO2电子传输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由SnCl4·5H2O溶胶-凝胶层(Cl4-SnO2)、SnCl2·2H2O溶胶-凝胶层(Cl2-SnO2)和SnO2纳米颗粒层(NP-SnO2)与SnO2胶体层(Col-SnO2)两两相互作用形成的同质结SnO2双层电子传输层和Col-SnO2单层电子传输层;并系统研究了不同SnO2双层电子传输层对器件光电性能和迟滞现象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稳态光致发光(PL)、电化学阻抗(EIS)和稳定性测试等表征证实,在Col-SnO...  相似文献   

8.
电沉积CdTe多晶薄膜光电化学电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沉积工艺,在黄铜衬底上阴极电沉积多晶CdTe薄膜,并用它作为光电极,Cu2S作为对电极,多硫氧化还原体系Na2S+NaOH+S溶液为电解液制作光电化学电池,测量电池的Jsc、Voc和I~V特性曲线并计算了效率和填充因子FF,对影响电池效率的几种因素作了关联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将具有确定形态的聚苯胺(PANI)纳米线作为复合单元, 直接分散在S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 通 过紫外光照射获得PANI纳米线/SnO2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形态和成分进行了分析, 发现二者 相互交织在一起且部分颗粒直接生长在纳米线上. 以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低 功率紫外灯下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PANI纳米线可以明显增强SnO2的光催化活性, 且增强效果与光照 复合时间呈规律性变化, 在最优复合时间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是纯SnO2的近3倍. 通过对能级结构与光催化反应过程的测试分析, 认为Z型异质结的形成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进而增强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配等问题限制着其发展。而在界面处加入钝化层,尤其是表面卤化的方法或可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合研究了SnO2表面卤化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选用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三种钝化材料对SnO2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并对钝化材料溶液进行了浓度梯度研究。通过材料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以及电池器件性能测试分析等方法,证明了SnO2表面卤化可提高钙钛矿层的质量和PSCs光伏性能,并从器件内部电荷传输动力学等角度解释了器件性能改善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其性能改善的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材料表面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能量、结构、电荷密度、态密度、功函数等角度解释了表面卤化提高SnO2/钙钛矿界面处电子传输特性的原因。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TBAC对于SnO2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并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钝化作用越明显。SnO2表面卤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提高电池器件性能具有实际意义,还能够帮助理解太阳能电池界面现象,为界面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用二苯基羟乙酸晶体作沉淀剂,以代替文献中所用的钠盐或氨性溶液。将溶液酸度自pH 1调至2.0—2.5便可获得颗粒状钪沉淀。从钪沉淀的热分解曲线找出其组成为Sc[(C6H5)2C(OH)COO]3及一水合物。除可干燥称衡外,亦可在650℃灼烧为氧化物。沉淀的最佳溶液酸度、试剂用量、电镜显微照片和共存离子的影响均曾涉及。最后殿以应用实例与本法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溴甲酚紫是一应用广泛的有机式剂[1-4]。关于羟基三苯甲烷类染料的极谱研究报导不多[5]。Ghoneim[6]曾报导溴甲酚紫在pH<7时产生一个2电子还原波,当pH大于10时,可产生两个1电子还原波。Goel[7]只研究了第一波的还原机理。本文用普通极谱、脉冲极谱、循环伏安等方法较详细地研究了溴甲酚紫的电还原。提出一电还原机理,解释了半波电位随pH变化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膦酸(H[DEHP])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钪(Ⅲ)、钇(Ⅲ)、镧系离子(Ⅲ)和铁(Ⅲ)的平衡规律。结果表明,H[DEHP]对上述离子的萃取次序是Sc3+>Fe3+>Lu3+>Yb3+>Er3+>Y3+>Ho3+。讨论了Sc(Ⅲ)与Fe(Ⅲ)、Y(Ⅲ)、Ln(Ⅲ)(镧系离子)以及Fe(Ⅲ)与重镧系离子(Ⅲ)分离的可能性,并与HEH[EHP]萃取上述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借助IR、NMR和斜率法,饱和法研究了低酸度下H[DEHP]萃取Sc(Ⅲ)、Y(Ⅲ)和Ln(Ⅲ)的平衡反应,计算了浓度平衡常数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氢氧化铈(Ⅳ)在二氧六环中,通入干燥的HCl气体,得到了热稳定性较好的四或五氯化二氧环合铈(Ⅳ)配合物-Ce(C4H8O2)4Cl4或HCe(C4H8O2)4Cl5。并将五氯化二氧六环合铈(Ⅳ)配合物与不同的含氮化合物配合,合成了一些新的五氯化二氧六环合铈铵盐配合物(HL)Ce(C4H8O2)xCl5(L=8-羟基喹啉、咪唑、邻啡啰啉、吡啶、氮杂菲、吩嗪;x=1,2,3,4)。上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和电子能谱进行了鉴定。研究了不同的含氮化合物对四价铈氯化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取代的吲哚啉螺苯并吡喃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在光信息显示和记录等现代技术领域已取得初步应用。以往的工作表明,这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与分子中的取代基有密切关系。氮上有长链烷基的吲哚啉螺苯并吡喃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强杀菌性能及抑制酶水解作用,可以用作石油添加剂和高聚物防老剂,又是一类优良的萃取剂,用于钴镍、钴锰等的萃取分离[1-2]。二硫代磷酸酯的金属盐与含氮、含氧的有机碱形成的加合物在液-液萃取中起着重要作用[3],因此这类配物合的加合作用受到了广泛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报导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配体稀土阳离子同闭式氢硼酸B10H102-、B12H122-相结合的化合物.B20H18-氢硼酸根的dipy稀土(Ⅲ)配合物迄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由于5s壳层的屏蔽,Tb3+离子的4f电子跃迁产生的发光,其波长受基质的影响很小,而发光强度却与基质材料、Tb3+离子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Tb3+离子激活的硅酸盐发光材料在专利中曾有报导,但Tb3+离子在ⅡA、ⅡB族硅酸盐中的发光行为尚未见报导。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Tb3+离子激活的ZnO-SrO-SiO2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萃淋树脂Cl-P507吸附分离钨钼的机理,测定了吸附过程的热焓值,表明树脂对钼的吸附为放热过程;确定了树脂吸附钼属阳离子交换过程,对钨的共吸附属氢键缔合机理,并确定了钼吸萃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