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四种2-亚甲基-1,3-二氧己烷类单体:4-甲基-2-亚甲基-1,3-二氧己烷(Ⅱ)、4,6-二甲基-2-亚甲基-1,3-二氧己烷(Ⅳ)、5,5-二甲基-2-亚甲基-1,3-二氧己烷(Ⅵ)和5,5-二乙基-2-亚甲基-1,3-二氧己烷(V Ⅲ)的合成以及自由基开环聚合。结果表明,上述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出现异构化开环现象。Ⅲ和Ⅳ的甲基位置在环上氧原子的α-碳原子上时,显示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比Ⅵ及Ⅷ的甲基和乙基在β-碳原子上时更显著。上述现象与异构化开环形成仲碳自由基中间体的倾向更大有关。 Ⅳ在苯溶液中及过氧化二叔丁基存在下,120℃反应,得到全部是聚-δ-戊内酯骨架结构的聚合物。提出了一种合成聚-δ-戊内酯类链结构的聚酯的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2-双羟亚环己基乙酸内酯(Ⅳ)的合成作为纯化学法合成维生素丁类型的3,4-顺-共轭三烯化合物的原料. 2-氧代环己基羟基丙二酸二乙酯(Ⅵ)经乙酰氯脱水未得V,而仅得α-乙氧羰基-2-羟基亚环己烯-[2]-基乙酸内酯(Ⅷ).Ⅷ的结构是根据其水解物α-羧基-2-羟基亚环己烯-[2]-基乙酸内酯(Ⅸ)的脱羧与臭氧化结果而证明. Ⅵ经皂化为2-氧化环己基羟基丙二酸(Ⅷ),再以溴化氢的冰醋酸鲍和溶液处理,反应复杂.产生2-氧代环己烯-[6]-基乙酸(XV)、邻羟基苯乙酸(ⅩⅦ)及其内酯(ⅩⅥ)、2-羟基亚环己烯-[2]-基乙酸内酯(Ⅻ)及其他二种产物. Ⅷ经焦化法脱水脱羧终于获得Ⅳ和其反式异构体2-氧代-反-亚环己基乙酸(XXI).Ⅳ与XXI的结构已由其衍生物制备及臭氧降解结果而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择2,4,6-三经基5-羰基-5,12-二氢并四苯(Ⅻ)作为合成脱二甲氨地霉红(Ⅰ)的模型。按照两条可能的合成路线,一条是Ⅱ与Ⅲ在硼酸作用下的缩合,另一条是Ⅴ与Ⅵ的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获得同一缩合产物Ⅳ。在Friedel-Crafts反应中除Ⅳ以外还同时得到了Ⅳ的乙酯(Ⅶ)及环化产物(Ⅷ)。将Ⅳ用浓硫酸环化再继之以氢碘酸的作用,得到Ⅻ。Ⅻ也可自Ⅳ进行环化,接著脱甲基化,还原及最后脱甲基化反应制得。曾讨论Ⅻ的结构,并从红外光谱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4.
1-邻氯苄基氮七环和1-邻氯苄基氮八环与碘乙烷、邻氯苄基溴或对甲苯磺酸甲酯分别反应,生成相应的季铵盐(Ⅲa,b,c,e);N,N-环六亚甲基-N',N'-环七亚甲基-1,2-乙二胺与邻氯苄基溴反应,得到双季铵盐(Ⅲd).1-β-氯乙基氮七环和1-β-氯乙基氮八环与过量的水合肼或氮八环作用,各自得β-取代氨基乙肼(Ⅳa,b)和1,2-乙二胺化合物(Ⅳf). 水合肼与1-氮七环基乙醛缩合,生成的连氮化合物用氢化铝锂还原得N,N'-双-(β-1-氮七环基乙基)肼(Ⅳc).由1,2-二溴乙烷与氮七环或氮八环反应,得对称乙二胺衍生物(Ⅳd,e).借1-β-氯乙基氮七环双分子环合季铵化和1,2-乙二胺衍生物与二溴代烷的反应,得螺环双季铵盐(Ⅳ).  相似文献   

5.
β-(3,4-二甲氧基苯基)乙胺(Ⅲ)与3,5-二甲氧基-α-重氮苯乙酮(Ⅳ)在氧化银存在下作用,生成N-(3',5'-二甲氧基苯乙酰基)-β-(3,4-二甲氧基苯基)乙胺(Ⅴ).以磷酰氯行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得1-(3',5'-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Ⅵ),再用锌粉与盐酸还原,生成1-(3',5'-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匹氢异喹啉(Ⅶ),用甲醛行Pictet-Spengler反应得2,3,9,11-四甲氧基-5,6,13,13 a-匹氢-8 H-二苯并[a,g]喹诺里嗪(Ⅷ).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烯酮(Ⅲ)的合成,与(Ⅲ)相当的烯醇体即1,2-二羟二环辛四烯(Ⅱ)。合成的关键中間物,二酮(Ⅳ),由一新合成步驟制备,总产率19—36%:低温加氯化氫于环戊二烯得3-氯环戊烯(85—92%),再用鎂使之双合而成二烯(Ⅴ)(80—92%)。(Ⅴ)的臭氧化合物經过氧乙酸分解而形成四元酸(Ⅵ),酯化后得其四甲酯(Ⅶ)(由(Ⅴ)至(Ⅶ)总产率66—75%);后者可环化为二甲氧羰基二酮(Ⅷ)(52—67%),(Ⅷ)經水解脫羧即生成二酮(Ⅳ)(79—84%)。二酮(Ⅳ)可还元为二醇(Ⅸ)(65%)。由二酮(Ⅳ)再經四步反应后即得烯酮(Ⅲ):氯化二酮(Ⅳ)得二氯二酮(Ⅹ)(64—74%);將(Ⅹ)与乙二醇一同脫水縮合得縮二酮(Ⅺ)(52—66%);自(Ⅺ)脫氯化氫后得二烯縮二酮(Ⅻ)(69%),后者与丙酮經交換反应即变为烯酮(Ⅲ)(76%)。上述各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均經証明。烯酮(Ⅲ)不含其相当的烯醇体(Ⅱ);在鹼性溶液中亦不能形成稳定的二环幸四烯二醇-陰离子。因此可以相信,二环辛四烯体系具有芳族性的可能性極微。  相似文献   

7.
EDTA脱水成二酐后,与多缩乙二醇或α,ω-二胺反应,分别得到了大环醚双内酯(Ⅰ—Ⅳ)和大环胺双内酰胺(Ⅴ—Ⅷ)。各产物的结构均经红外、核磁、分子量和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8.
以5-碘-3-氧杂-八氟戊碘酰氯(Ⅰ)为原料经八步合成得到三嗪单体——2-三氟甲基-4,6-二(4′-碘-2′-氧杂六氟丁基)-1,3,5-三嗪(Ⅸ).Ⅰ用亚硫酸钾还原生成亚磺酸盐Ⅱ,后者经氢碘酸处理生成5-碘-3-氧杂-六氟戊酸(Ⅲ)。化合物Ⅲ经相应的酯Ⅳ和酰胺Ⅴ转化为5-碘-3-氧杂-六氟戊腈Ⅵ。产物Ⅸ由亚胺脒Ⅷ经酰化脱水环化制备,后者则由腈Ⅵ和脒Ⅶ缩合而得。本文还研究了全氟羧酸的多种酯化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全氟亚磺酸盐在氢碘酸作用下转化为全氟羧酸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环磷酸肟酯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反式-2-氯-2-氧-4-苯基-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Ⅱ)和α-氰基-芳基甲醛肟(Ⅰa-Ⅰf)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制得新型的1,3,2-二氧磷杂环磷酸肟酯(Ⅲa_Ⅲf),产物中的非对映异构体经1HNMR、31P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证.但化合物Ⅱ与芳基甲醛肟反应,得到芳基甲腈和环磷酸,这可能是生成不稳定的环磷酸醛肟酯(Ⅳ)经Beckmann裂解所致.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cis-Ⅲd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一氰乙基化β-二酮的合成及其异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β-二酮与丙烯腈反应合成了三个二酮的一氰乙基化合物:4-乙酰基-5-氧代己腈(Ⅰ),4-乙酰基-5-氧代庚腈(Ⅱ)及4-苯甲酰基-5-氧代已腈(Ⅲ).(Ⅰ)—(Ⅲ)环合得到了三个未饱和内酰胺:5-乙酰基-6-甲基3,4-二氢化-2(1H)吡啶酮(Ⅳ),5-丙酰基-6-甲基3,4-二氢化-2(1H)吡啶酮(Ⅴ),5-苯甲酰基-6-甲基3,4-二氢化-2(1H)吡啶酮(Ⅵ)。(Ⅰ)—(Ⅲ)和(Ⅳ)—(Ⅵ)水解得到了相应的酮酸:4-乙酰基-5-氧代已酸(Ⅶ),4-乙酰基-5-氧代庚酸(Ⅷ),和4-苯甲酰基-5-氧代已酸(Ⅸ)。(Ⅳ)—(Ⅵ)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得到了相应的酮腙(Ⅹ)—(Ⅻ)。以上化合物中(Ⅱ)、(Ⅲ)、(Ⅴ)、(Ⅵ)、(Ⅷ)、(Ⅸ)、(Ⅹ)、(Ⅺ)、(Ⅻ)是未知物。  相似文献   

11.
黄鸣龙  金善炜 《化学学报》1965,31(2):141-148
在试行从Ⅰ经Ⅲ做成Ⅳ时,找出Ⅲ易起消除反应生成Ⅴ和Ⅵ.又找出Ⅴ和Ⅵ及Ⅷ和Ⅸ的C6-溴原子构型在酸性溶液中能相互变化,所得C6-α-溴和C6-β-溴之量几相等,不似C6氯化物的两立体异构体Ⅹ及Ⅺ符合通常横键较稳定的规则.Ⅹ用酸处理能得产率较佳的Ⅺ,而Ⅺ经同样处理,则其构型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2,2-双羟亚环己基乙酸内酯(Ⅱ)和2-羟基亚环己基乙酸内酯(Ⅲ)中内酯环打开的工作,尤其2-氧代-顺-亚环己基乙酰肼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环化和重排的研究结果。Ⅱ与肼作用得5,6,7,8-四氢邻二氮杂萘酮-(3)(Ⅳa),与苯肼作用则得2-氧代-顺-亚环己基乙酰苯肼(Ⅵ)。Ⅵ经热、酸或碱处理易脱水环化,并发生重排而成2-苯基-5,6,7,8-四氢邻二氮杂蓁酮-(3)(ⅩⅥa)。ⅩⅥa的结构式是根据其紫外及杠外吸收光谱和活泼氢的测定而确定。本文中提出重排的可能机理。Ⅱ与1,1-苯甲基苯肼或1,1-二甲基肼作用则分别得2-氧代-顺-亚环己基乙酰苯甲基苯肼(Ⅶ)和2-氧代-顺-亚环己基乙酰二甲基肼(Ⅷ),Ⅷ与氨基脲先形成2-氧代-顺-亚环己基乙酰氨基脲(Ⅸ),进而变成Ⅳa。而2-氧代-反-亚环己基乙酸(Ⅹ)与苯肼反应则生2-氧代-反-亚环己基乙酸苯腙(Ⅺ)。Ⅱ于甲醇中与重氮甲烷生成ⅩⅢ,再与苯肼作用获得2′-氧代-环己烷-(1′-螺-4)-4,5-双氢呲唑-3-甲酰苯肼(ⅩⅣ)。Ⅲ与S-苯甲基硫脲盐酸盐、苯甲胺和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分别作用都未获得预期的顺烯构型产物,而得到异构化的2-氧代-环己基乙酸的S-苯甲基硫脲盐(ⅩⅩ),2-苯甲亚胺环己基乙酰苯甲胺(ⅩⅪ)和2-氧代-环己基乙酸甲酯(ⅩⅫ)。Ⅲ的开环化合物极易重排为2-氧代-环己基乙酸衍生物,而Ⅱ的开环化合物的酮基极不活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脱二甲胺地霉红(Ⅰ)合成工作中两种有用中间体4-甲基-8-甲氧基萘酚-[1](Ⅵ)和1,8-二甲氧基-4-甲基萘甲酸-[2](Ⅶ)的合成以及其结构的证明。 4-甲基-8-甲氧基萘酚-[1](Ⅳ)可从两条途径合成:其一由8-甲氧基萘酚-[1](Ⅱ)经Gattermann醛合成及黄鸣龙改良Kishner-Wolff还原法而得。另一途径由2-氯-5-甲氧基苯甲酰氯(Ⅷ)经八步反应,首先获得4-甲基-5-氯-8-甲氧基四氢萘酮-[1](ⅩⅥ),其中每步反应都分离得到纯粹的产物。将ⅩⅥ经溴化,脱溴化氢及氢解反应便生成化合物(Ⅳ)。从这两途径所得的最后产物(Ⅳ)性质完全相同。 1,8-二甲氧基-4-甲基萘甲酸-[2](Ⅶ)乃由化合物Ⅳ引入溴原子,甲基化后,经金属-卤素的交换及羧基化而得。Ⅶ的结构证明如下;化合物(ⅩⅥ)经二溴化及脱溴化氢、甲基化后,生成1,8-二甲氧基-2-溴-4-甲基-5-氯萘(ⅩⅩ),另一方面,将Ⅵ氯化以期获得ⅩⅩ,却得到2,4-二氯-5-甲基-7-溴-8-甲氧基萘酚-[1](ⅩⅪ)。由于将ⅩⅩ氯化亦得到ⅩⅪ,化合物Ⅵ中溴的位置得到证明,因此Ⅶ的结构也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张晓梅  徐德祥 《化学学报》1990,48(3):283-286
以二甲硫醚和1,1,3-三氯-1-丙烯反应合成了锍盐2, 经碱处理形成 叶立德1;1不经分离能顺利地对羰基加成, 制得带偏二氯乙烯基的环氧衍生物3-9, 与α,β-不饱和酮反应生成相应的环丙烷衍生物10、11。  相似文献   

15.
使隣-苯二酚二鈉鹽分別与i-(Ⅰ)和dl-α,β-二溴代丁二酸二乙酯(Ⅵ)作用合成相应的i-(Ⅱ)和dl-苯并-1,4-二氧六环-2,3-二甲酸二乙酯(Ⅶ)。分别用濃氨水、甲胺-酒精溶液,乙胺-酒精溶液处理所得产品酯得到相应的双酰胺(Ⅲ,R=H;Ⅷ,R==H)和N,N′-取代双酰胺(Ⅲ,R=CH_3,C_2H_5;Ⅷ,R=CH_3,C_2H_5)。用氫氧化鈉水解产品酯,然后酸化反应混合物得到相应的i-(Ⅳ)和dl-苯并-1,4-二氧六环-2,3-二甲酸(Ⅺ)。在195—200°加热使i—苯并-1,4-二氧六环-2,3-二甲酸脫水得到相应的酸酐(Ⅴ)。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取代邻位羟基苯乙酮(Ⅰa-Ⅰe)与2-苯基-1,2,3-连三唑-4-甲酸缩合制得酚酯(Ⅱa-Ⅱe),Ⅱa-Ⅱe经重排得1,3-二酮化合物(Ⅲa-Ⅲe),Ⅲa-Ⅲe在本酸性催化条件下环化为2-位连杂环色酮(Ⅳa-Ⅳe),Ⅲa-Ⅲe分别与脲和硫脲缩合得到嘧啶酮Ⅴa-Ⅴe和Ⅵa-Ⅵe.  相似文献   

17.
含2-三氟甲基苯并咪唑的1,3,4-噻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三氟甲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在无水乙醇中与芳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相应的酰氨基硫脲(Ⅲa~Ⅲd)。再于室温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4h,制得2-(2-三氟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5-芳氨基-1,3,4-噻二唑(Ⅳa~Ⅳd)。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8.
由三价轻稀土、钇(Ⅲ)和铈(Ⅳ)的硝酸盐分别与2,3,11,12-四苯基-1,4,7,10,13,16-六氧-2,11-十八环二烯反应,合成了相应的六种固体络合物,並进行了元素分析,IR、NMR、TG、DTA、电导及溶解度等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二氯代磷酰基异氰酸酯与4,6-二甲氧基-2-氨基嘧啶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中间体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二氯代磷酰基脲(Ⅰ).Ⅰ与2倍的醇或胺反应得到对称双取代磷酰基脲类化合物Ⅱa_Ⅱi;Ⅰ与1倍的胺反应得到氯代磷酰基脲类化合物Ⅲa_Ⅲe,再与1倍的醇反应则得到不对称双取代磷酰基脲类化合物Ⅳa_Ⅳg.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Ⅱ、Ⅲ和Ⅳ均显示一定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己二胺作为手性源,与3,5-二叔丁基水杨醛经缩合反应制得Salen配体(R,R)-N,N'-二(3,5-二叔丁基水杨醛)-1,2-环己二胺(6);甘氨酸乙酯盐酸盐经重氮化和6与三氟甲烷磺酸亚铜催化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制得(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乙酯(9);9经水解、酰氯化和氨解反应合成了(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ee值82%,总收率55.4%,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