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徐保莲  代坤  陈景文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2):2733-2739
设计合成了4种含不同芳香取代基团的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2-乙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1-H)、2-甲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2-H)、2-甲酰基噻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3-H)、2-甲酰基水杨醛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4-H))的镓配合物,对它们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配体分子中不同芳香取代基对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H与Ga3+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配合物[Ga(L1)2]NO3(1)、[Ga(L2)2]NO3(2)、[Ga(L3)2]NO3(3)、[Ga(L4)2]NO3(4),各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比Ga(NO3)3·9H2O强的抑制活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高于大肠杆菌,其中,1和2的活性比相应配体高,其余2个配合物与其配体之间无明显活性差异。L1-H和L2-H分子中吡啶基的较强吸电子效应可能是1和2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主要原因。4种配合物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活性同样高于Ga(NO3)3·9H2O,其中3最强,并显著高于L3-H,其余配合物与相应配体间无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缩胺硫脲是一类结构新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Ⅰ1-12)。首先用硫酸二甲酯代替文献中的碘甲烷,与肼、二硫化碳在氢氧化钾作用下生成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Ⅱ),产率60%。Ⅱ与2-乙酰取代基或苯甲醛缩合反应生成3-(1-取代乙撑)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Ⅲ),产率54.0-91.6%。Ⅲ与1-取代哌嗪反应生成Ⅰ1-12,产率41.7-83.8%。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希夫碱配体,N-(二茂铁基-1-甲基-甲叉)肼基硫代甲酸甲酯(简称为HL)的双二茂铁三核镍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镍原子的配位构型为奇异的顺式平面正方形,两个二茂铁基团在镍原子的同一边。电化学测定表明正方形的镍配合物能有效地传递两个二铁基团间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4.
胡寒梅  邓崇海 《合成化学》2007,15(2):208-211
通过分子设计,将带有-OH端基的钌(Ⅱ)联吡啶配合物[Ru(bpy)2L]PF6{L=希夫碱4-[(N甲-基-N羟-乙基)氨基]苯甲醛缩肼基硫代甲酸甲酯}与甲苯-2,4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发生共聚合反应,合成了新的侧链型聚氨酯高分子钌聚合物(4)。4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5.
缩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Ⅱ)与相应的酮或醛反应,生成3-二取代甲撑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Ⅲ).化合物与N-单取代哌嗪反应,制得不同取代基的标题化合物缩胺硫脲(Ⅰ),产率27~85.产物的结构用IR,NMR和元素分析证实,用磺酰罗丹明β蛋白染色法(SRB法)和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检验了它们对鼠白血病(P-388)和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肼基硫代酸苄酯希夫碱钌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肼基硫代酸苄酯希夫碱配体--4-[(N,N-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L)及其钉(Ru)联吡啶(bpy)配合物[Ru(bpy)2L]PF6(2),其结构经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2的电子吸收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7.
以2,4-二氯苯甲醛缩肼基二硫代甲酸对氯苄酯为配体与锌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L)2,L=2,4-二氯苯甲醛缩肼基二硫代甲酸对氯苄酯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42 6(10)nm,b=1.024 4(11)nm,c=2.840 2(2)nm,β=101.740 0(10)°,Mr=842.81,V=3.539 7(5)nm3,Z=4,μ=1.412 mm-1,Dc=1.582 g.cm-3,F(000)=1 696,R1=0.039 0,wR2=0.086 2(观察衍射点)和R1=0.164 0,wR2=0.099 6(全部衍射点),Final GooF=1.015。在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中心锌离子与2个二齿席夫碱配体中的2个硫原子和2个氮原子形成四配位四面体构型。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了MTT比色法,初步研究表明配合物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_3L_2~2X_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_3L_2~2(SCN)_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两种新型配体(10-乙基-3-甲酰吩噻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1)及10-乙基-3-甲酰吩噻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苄酯(HL2))及其锌、镉配合物的双光子(激发)荧光性质. 入射激光强度与荧光强度关系的实验测定证明了发射光为双光子激发荧光. 比较了它们在800和400 nm激发波长下的双光子激发光谱和单光子激发光谱特性. 在800 nm的脉冲激光的激发下, 它们均显示出较强的峰值位于550 ~ 595 nm的双光子激发荧光. 用开孔Z-扫描装置测得它们在1064 nm处均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10.
以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Ⅱ)与相应的酮或或醛反应,生成3-二取代甲撑基二硫代甲酸甲酯(Ⅲ)。化合物Ⅲ与N-单取代哌嗪反应,制得不同取代基的标题化合物缩胺硫脲(Ⅰ),产率27%-85%。产物的结构用IR,NMR和元素分析证实,用磺酰罗丹明β蛋白染色法(SRB法)和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检验了它们对鼠白血病(P-388)和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陈新斌  杨艳 《有机化学》2000,20(4):547-550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单金属配合物MH~2[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金刚烷胺邻香兰素Sch iff碱配体(C18H23NO2,以L表示)与过渡金属的6种新的配合物[MC l2L](M=Mn(Ⅱ),Co(Ⅱ),N i(Ⅱ),Cu(Ⅱ),Zn(Ⅱ),Cd(Ⅱ)),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讨论了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键合情况并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每一中心金属离子与Sch iff碱配体中的酚羟基氧、甲氧基氧及2个氯离子发生配位,其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13.
陈新斌  杨艳 《有机化学》2001,21(4):289-293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f碱双核配合物-双[N,N"-亚烃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双锰及双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邻香兰素缩对甲苯胺Schiff碱HL(C15H15NO2)与锰(Ⅱ),锌(Ⅱ)的配合物[Mn(HL)3(CH3OH)](ClO4)2 (1)和[Zn(HL)2(H2O)2](ClO4)2 (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1H NMR核磁共振、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与Schiff碱配体中的酚羟基氧及甲氧基氧发生配位,锰(Ⅱ)的配位数为7,而锌(Ⅱ)的配位数为6。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G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1):2218-2224
Two new sporopollenin-immobilized Schiff bases, S-[N-(2-aminoetil) salicylaldiimino] and S-[N-(2-aminoetil) benzaldiimino], and their cobalt (Ⅲ) and nickel (Ⅱ) complexes, S-[N-(2-aminoetil) benzaldiimino] aquatriacetato cobalt (Ⅲ), S-[N-(2-aminoetil) salicylaldiimino] aquadiacetato cobalt (Ⅲ), S-[N-(2-aminoetil) benzaldiimino] diacetato nickel (Ⅱ), and S-[N-(2-aminoetil) salicylaldiimino] diacetato nickel (Ⅱ), were synthesized onto a chemically modified sporopollenin with ethylenediamine. The immobilized liga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such as infrared, ultraviolet-visible,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mmobilized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 S-[N-(2-aminoetil) benzaldiimino] aquatriacetato cobalt (Ⅲ) and S-[N-(2-aminoetil) salicylaldiimino] aquadiacetato cobalt (Ⅲ), were used as ligand exchanger media to investigate ligand adsorption behavior of methylene blue (MB) with column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elation of methylene blue with S-[N-(2-aminoetil) salicylaldiimino] aquadiacetato cobalt (Ⅲ) complex increases ligand adsorp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S,S-chxn)](2a和2b)、[Cu(dha-R,R/S,S-dpen)](3a和3b),对其进行的固体和溶液电子圆二色(ECD)及溶液振动圆二色(VCD)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状态下的金属中心的主要配位模式和绝对构型基本一致。此外,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对于络合物2a/2b以及3a/3b,中心金属Cu(Ⅱ)除了与手性dha-en四齿配位外,还与相邻分子内酯环上的羰基发生弱的轴向配位形成一维超分子螺旋链,即实现了配位键构筑的席夫碱络合物的手性超分子自组装。本文对两对手性络合物2a/2b以及3a/3b的手性结构基元及其与超分子螺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将本文所获实验VCD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相互印证,并呈现一定的绝对构型关联规律且具有手性配位立体化学结构的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RuHCl(CO)(PPh3)2(B)] (B=PPh3, 吡啶 (py), 哌啶 (pip), 吗啉 (morph))与适当的席夫碱按1∶1的物质的量的比反应,合成了二齿和四齿席夫碱钌(Ⅱ)配合物。所用席夫碱配体通过S-苄基二硫代肼基甲酸酯与2,3-丁二酮(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和1∶2)的缩合反应制得。通过元素分析和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对钌(Ⅱ)配合物和其席夫碱配体进行了表征。钌(Ⅱ)配合物为六配位的反磁性物质。用三种细菌对席夫碱配体及其钌(Ⅱ)配合物的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金刚烷胺水杨醛Schiff碱配体(C17H21NO,以L表示)与锌(Ⅱ)的四种新的配合物[ZnL3](ClO4)2、[ZnL(Ac)2]、[ZnL2(H2O)2](NO3)2、[ZnL2Cl2],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的初步测定,研究表明此类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合成法用异烟酰肼、水杨醛合成了异烟酰肼缩水杨醛Schiff碱,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Zn(Ⅱ)、Co(Ⅲ)、Ni(Ⅱ)的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摩尔电导的测试等表征,推测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Zn(H2O)L],[Co(H2O)2(HL)2]NO3-H2O,[Ni(H2O)2HL]NO3,其中L=C13 H9O2N3.  相似文献   

20.
Schiff碱单核及双核配合物拟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新型Schiff碱单核及双核配合物在拟酶催化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MnML{M=Mn(Ⅱ),Fe(Ⅲ)Cl,Cr(Ⅲ)Cl,Cu(Ⅱ),Co(Ⅱ),Ni(Ⅱ),Zn(Ⅱ);L=双[N,N'亚乙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的催化活性比对应的单核配合物MnH2L与MH2L之混合物的催化活性高.因此,我们认为在双核配合物中两金属离子间存在协同作用,并发现这种协同作用一般随双核配合物中成单d电子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