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英兰  刘行仁 《发光学报》1991,12(3):212-216
本文研究了具有长余辉发光特性的红色Mg3BO3F3:Mn2+,R3+(R=Eu,Sm,Dy)的阴极射线发光性能,以及R3+离子的掺杂对Mg3BO3F3:Mn2+的发射光谱、色坐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掺稀土元素Dy和Mn,P,Cu的MgSO4的热释发光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纯祥  唐强  罗达玲 《物理学报》2000,49(10):2072-2077
实验测定了MgSO4:Dy,Mn和MgSO4:Dy,P以及MgSO4:Dy,P ,Cu等的热释光磷光体的三维发光谱.结果表明,掺入Dy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发 光谱线的波长与Dy3+离子的能级跃迁相关,Dy3+为热释光主要发光 中心.MgSO4中只掺入Mn时,温度在140℃和190℃附近呈现波长为660nm宽范围的 连续发光带,这是Mn形成的发光中心的 关键词: 热释发光光谱 稀土元素镝 硫酸镁  相似文献   

3.
1.穿透屏的结构 人们熟知的穿透屏的原理是,经电压控制分别激发光度和色度特性不同的磷光体。 大致说,这类穿透屏含有:第一层磷光体n°1,由不发光材料组成的阻挡层,第二层磷光体n°2。低压电子束激发磷光体n°2,高压电 子束穿透阻挡层激发磷光体n°1。 2.磷光体特性 表征这种磷光体的两个主要特性是: 颜色(等值波长,xy座标) 时间响应(激发时的上升时间和激发后的衰减时间)。 -中等余辉:典型磷光体 -长余辉:雷达型磷光体 -具体时间响应特性-抗闪烁型 3.研制工作 在该研究室建立的工艺过程有可能从事由两种(有时三种)磷光体结合起来所构成的荧光屏的研制工作,这些磷光体所受的电子束激发互不相干,它们具有如下特性: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长余辉发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还原气氛下, 制备了稀土Eu2O3 , Dy2O3掺杂的铝硅酸盐长余辉发光玻璃。分析了不同温度对SrAl2O4 : Eu, Dy发光玻璃的余辉发光的影响,比较了SrAl2O4 : Eu和SrAl2O4 : Eu, Dy发光玻璃的余辉发光的时间积分强度。结果表明:SrAl2O4 : Eu, Dy长余辉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存在455,515 nm两个发射峰值,并且其余辉衰减正比于t-0.8。SrAl2O4 : Eu, Dy长余辉发光玻璃余辉发光时间积分强度在150 K附近开始增加,并在275 K达到最大;Dy3+离子是造成空穴陷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掺稀土元素Dy和Mn,P,Cu的MgSO4的热释发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测定了MgSO4:Dy,Mn和MgSO4:Dy,P以及MgSO4:Dy,P,Cu等的热释光磷光体的三维发光谱.结果表明,掺入Dy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发光谱线的波长与Dy3+离子的能级跃迁相关,Dy3+为热释光主要发光中心.MgSO4中只掺入Mn时,温度在140℃和190℃附近呈现波长为660nm宽范围的连续发光带,这是Mn形成的发光中心的光谱.当MgSO4中同时掺入Dy和Mn时,660nm的Mn发光带和低于300℃的Dy3+离子的发光谱强度均受到抑制,出现了波长为480nm和580nm峰温在380℃的主发光峰.这表明原MgSO4:Dy的360℃发光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了约20℃,Dy3+仍为热释光主要的发光中心,Mn则主要起能量转移的作用.MgSO4:Dy,P热释光三维发光谱可看出,P掺入使MgSO4:Dy的260℃发光峰移至283℃,并且强度大大增加,原360℃发光峰的峰温基本不变.当MgSO4:Dy,P中同时掺入Cu时,主要发光峰的峰温仍在283℃,但360℃发光峰的强度被抑制,480nm和580nm的发光峰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因此,Dy3+仍是热释光主要的发光中心,P和Cu参与形成新的俘获中心.  相似文献   

6.
Zn2 SiO4:Mn,Cd磷光体的长余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固相法合成Zn2SiO4:1.2%Mn,5%Cd长余辉磷光体,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光谱分析以及余辉衰减特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050℃下烧结3h的硅酸锌产物为单相。Zn2SiO4:1.2%Mn,5%CdK余辉磷光体在243nm或260nm激发下,发射光谱最大峰值位于521nm处,其色坐标x=0.2301,Y=0.69150在254nm紫外光激发5min后样品的余辉发光在暗室里可持续观察的时间约为1h,与Zn2SiO4:1.2%Mn磷光体比较,显示了更好的余辉特性。  相似文献   

7.
(Ce,Gd,Mn)MgB5O10磷光体的合成及其发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洪广言  贾庆新 《发光学报》1989,10(4):304-310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e,Gd,Mn)MgB5O10磷光体。观察到合成温度、灼烧时间、原料配比对磷光体的形成和发光亮度有重要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磷光体结构与LaMgB5O10相同,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用EPR确定了磷光体中锰离子为二价。测定了(Ce0.2La0.2)MgB5O10,(Gd0.7La0.3)MgB5O10,(Mn0.05La0.95)MgB5O10,(Ce0.2Mn0.05La0.75)MgB5O10,(Gd0.95Mn0.05)MgB5O10、(Ce0.2Gd0.8)MgB5O10和(Ce0.2Gd0.75Mn0.05)MgB5O15等磷光体的光谱。根据光谱数据讨论了(Ce0.2Gd0.75Mn0.05)MgB5O10磷光体中能量传递过程为:Ce3+→Mn2+,Gd3+→Mn2+以及Ce3+→Gd3+→Mn2+,其中Ce3+离子可将能量高效地传递给Gd3+,Gd3+离子起着中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榴石型Cd3Al2Ge3O12:Tb化合物的发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具有石榴石型的镉铝锗酸盐Cd3Al2Ge3O12(CAGG)磷光体的合成、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及磷光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254nm紫外光停止激发后,CAGG:Tb呈现强而长的Tb3+离子的特征的黄绿光辐射.基质和磷光体的磷光衰减都符合B=At-α关系式.对这种磷光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无机材料在室温下通过溶胶法制成了纳米ZnS∶Mn荧光粉 ,立方晶形 ,平均粒径为 3nm ,它的橙色发光 (峰值 6 0 8nm ,半宽 75nm)亮度与同晶型 (立方 )的体ZnS∶Mn荧光粉的亮度相同 ,而余辉缩短。在Nd∶YAG四倍频 2 6 6nm脉冲激光激发下 ,仔细对立方纳米、纯立方微米、纯六角微米ZnS∶Mn荧光粉进行了余辉的对比测量。它们的余辉主要遵循指数衰减规律 ,其 1/e余辉时间的结果如下 :(1)纯立方纳米ZnS∶Mn :两个指数衰减 ,余辉时间分别为 186 μs和10 78μs,其幅度比为 4∶1,前者是主要的 ,决定了 1/e余辉时间 ,(2 )纯立方微米体ZnS∶Mn :944 μs,(3)纯六角微米体ZnS∶Mn :1 2ms(还有幅度很小的极长余辉成分 )。结果表明纳米ZnS∶Mn荧光粉的光致发光余辉的确比对应的体材料 (不管是六角还是立方 )都短 ,但余辉仅缩短了几倍 ,而不是五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Yb3+,Er3+掺杂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洪辰  陈斌  朱江  陆明 《发光学报》2011,32(4):319-324
根据Dorenbos能级模型的推论,利用掺杂Yb3+和Er3+对典型的长余辉材料SrAl2O4:Eu2+,Dy3+(简称SAO:ED)的发光特性(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进行调制.在发光特性分析中,发展并使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解析模型,而不是常用的多项e指数衰减函数的经验模型.研究发现,正如Dorenbos所预言的,Yb+3...  相似文献   

11.
SrAl2O4:Eu2+的长余辉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6  
本文研究了SrAl2O4:Eu2+材料的发光及长余辉特性.首次得到了这一材料的发光衰减由初始的快衰减和后期的慢衰减过程所组成,以及热释发光光谱出现两个热释发光峰值的实验结果.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这一材料的发光衰减是由两个足够深的电子陷阱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张英兰  金昌根 《发光学报》1989,10(3):219-224
本文首次报导了采用碱式碳酸盐和氟化铵一步合成MeF2:Mn2+长余辉材料新方法。研究了各种条件和Mn2+浓度对荧光粉的影响,所得到的MgF2:Mn2+发射为橙红色,主峰在590nm,色度值为x=0.559,y=0.438,余辉大约200ms。荧光粉呈现均匀圆球状的颗粒,属于四方晶系。  相似文献   

13.
硼酸掺量对SrAl2O4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燃烧法制备了Eu2 ,Dy3 共掺杂SrAl2O4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不同硼酸掺量对Eu2 ,Dy3 共掺杂SrAl2O4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为了分析B2O3在材料制备中的作用,用XRD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其发射光谱,并在暗室里拍摄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照片。结果表明:硼酸掺量为0.8的样品的发光光谱,其发射峰峰值位于518 nm,是典型的Eu2 的4f5d→4f的特征发射,为一宽谱带发光光谱。硼酸掺量为2的样品的发光光谱,其在518 nm位置的峰十分弱,而在487 nm处同时出现了一个弱峰,整个谱线呈一斜坡状。随着硼酸加入量的不同,Eu2 ,Dy3 共掺杂铝酸锶的发光效果、形貌特征均不同。在某一范围内,随着硼酸添加量的增加,合成了发光主晶相,烧结温度有所降低,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发光亮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Li Y  Zhao YL  Liu YG  Wei XY  Ren 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6):1467-1471
在600℃下用自蔓延高温法制备了SrAl2O4∶Eu2+0.012 5,RE3+0.012 5(RE3+=Ce3+,Pr3+,Nd3+,Tb3+,Dy3+),SrAl2O4∶Eu2+0.012 5,M0.012 5(M=Li+,Be2+,Cd2+,Mn2+,Cu2+,Ag+,Zn2+,pb2+),SrAl2O4∶Eu2...  相似文献   

15.
目前,商用PDP三基色荧光粉主要为红色(Y,Gd)BO3:Eu3+,绿色Zn2SiO4:Mn2+、BaAl12O19:Mn2+或(Gd, Y)BO3:Tb3+,蓝色BaMgAl10O17:Eu2+。然而,以上3种荧光粉均存在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另外,(Y, Gd)BO3:Eu3+的色纯度较差,Zn2SiO4:Mn2+和BaAl12O19:Mn2+的衰减时间较长,(Gd,Y)BO3:Tb3+亮度不足,BaMgAl10O17:Eu2+的稳定性较差,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光和显示性能。本文总结了目前红、绿、蓝三种发光材料的真空紫外发光机理以及发光性能改进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开发新型PDP用发光材料的研究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Sr1-xBaxAl2O4:Eu2+ , Dy3+磷光体的 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350 ℃弱还原气氛下制备了Sr1-xBaxAl2O4 : Eu2+ ,Dy3+ (x=0,0.2,0.4,0.6,0.8,1.0)长余辉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钡的掺杂摩尔分数x<0.4时,样品晶体结构为SrAl2O4单斜晶系结构;当x≥0.4时,样品晶体结构为BaAl2O4六角晶系结构;而且随着钡对锶的取代,两种晶体结构的晶格常数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膨胀。光致发光测试结果表明,当x从0增大到1.0时,样品发射波长峰值也相应由515 nm逐渐蓝移到494 nm。通过热释光谱测试表明, SrAl2O4结构的样品的热释光峰所对应的温度比BaAl2O4 结构的要高,且对应SrAl2O4结构的样品的余辉时间更长,初始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本文中制作了五种不同SrAl2O4∶Eu2+和Dy3+的样品。样品分别是SrAl2O4基质的α相和β相的粉末和片状样品,以及单晶样品。我们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形貌的SEM研究。我们还对α相和β相粉末样品及片状样品以及α相单晶样品的荧光发射谱进行了测量。它们的荧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20nm,对应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的4f65d1的2eg激发态到4f7的8S7/2的跃迁发射。我们发现一般β相的初始发射要比α相样品的初始发射要强。我们认为这一差别,主要是由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占据的六重态分支的跃迁相对于八重态分支具有较长的跃迁寿命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m3+单掺杂及Tm3+,Dy3+共掺杂的YP1-xVxO4荧光粉材料。给出了样品的XRD谱,获得了样品的SEM照片,对其发射和激发光谱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随着钒酸根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激发带发生红移,这样的激发带能够满足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激发要求。在Tm3+,Dy3+共掺杂的样品中观测到了全色的发射,并且红、绿、蓝三个发射组分的比例也可以调整。我们计算了不同样品的色坐标,发现均在白光范围内,可见该体系样品有希望成为一种全色发射的白光LED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19.
耿平  张新夷 《发光学报》1987,8(3):163-173
本文通过对交流(ZnS:Mn,Cu)和直流(ZnS:Mo,Cu(Cu))两种不同结构的粉末发光材料的发光光谱,时间分辨发光光谱,电流波形,发光亮度波形,发光衰减以及发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对Mn和Cu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光中心的高场电致发光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一个统一的模型对两种不同类塑的发光中心建立了发光动力学方程,由此解得Mn中心和Cu中心的发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达式,它们分别包括了Mn中心和Cu中心发光亮度波形的所有情形。我们从动力学分析出发,找到了影响Cu中心和Mn中心发光强度的主要因素,并从理论上预言了提高发光强度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