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学的两种定义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学的两种定义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朱如曾(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的中国力学学会的文章[1],对力学的重要性及今后的任务作了很好的评述.笔者只是想对该文所提到的力学范围问题上的分歧和力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诺特(Noether) 定理建立了对称性与守恒定律之间的联系,是现代物理学与力学的基石之一。文中介绍了诺特定理提出的起因、定理的内涵及相关逸闻,说明了固体力学中J 积分、艾西比(Eshelby) 张量与诺特定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诺特(Noether)定理建立了对称性与守恒定律之间的联系,是现代物理学与力学的基石之一。文中介绍了诺特定理提出的起因、定理的内涵及相关逸闻,说明了固体力学中J积分、艾西比(Eshelby)张量与诺特定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正在形成的高级实验力学体系(分析和实验方法的理论与技术)的总体轮廓,并用实际例子说明了现代枝术与现代社会的需要、物理学的新进展、材料本构方程研究的趋势、分析力学的新进展及高级实验力学的概念与方法等众多方面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渗流力学、多重介质渗流力学、计算渗流力学(包括优化控制理论)以及渗流物理学,是现代渗流力学领域的四个重点发展方向。我国近年来多重介质渗流力学发展较快,在某些方面接近国际水平或略为领先。计算渗流力学也做了不少工作。可是,近10年来与生产实际需要关系密切的大部分内容都和非线性渗流有关。这方面国外发展很快。这应引起我国流体力学界重视,结合我国生产实际需要,将一部分科研力量转移到这个新的生长点上。   相似文献   

6.
我这里谈谈现代力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它的一些新方向和最迫切的问题。一、现代力学的特点在我们时代,力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它跟物理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日益增长的深刻联系。可以说,物理学和力学在原则基础方面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它们的许多差异只是在术语上。这牵涉到两门科学的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1600年至1900年间力学、19世纪物理学和同时期的工程教育的发展史,描述了应用力学的发展及其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随之讨论现代物理学、现代工程学和作为科学与工程的一门学科的应用力学的形成,后者被《AppliedMechanicsReviews》杂志分为94个学科方向共10个门类.总结了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力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搬运反应塔     
搬运反应塔余学进(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力学教研室南昌330034)我国著名的力学家,科学院院士钱令希教授曾指出:“Zo世纪发展力学的担子从物理学转到工程技术界的肩上,巾].一言道明了力学的发展方向就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工程实践本身不仅作为力学发展的源泉和...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前(1977),谈镐生先生参加中国科学院力学规划会议期间,针对当时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1978-1985)将力学排除在基础科学之外的状况,向有关领导递交了一份重要意见(《关于制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规划会议的几点意见》).尽管当时在科学家中对力学学科的性质,力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关领导们均同意谈先生在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补充上力学学科规划的建议.此意见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同意.于是,次年由周培源任领导小组组长、钱学森等人任副组长,召开了全国力学规划会议,历时半个月.全国力学界对力学学科的认识从而达到了统一:力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力学是几大基础学科之一.此后,这个观点得到了科技界同仁和领导们的广泛认同,基于此而形成的力学学科发展规划实际指导和影响了我国力学三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刊从尘封已久的档案中,整理出3份有关件刊出,以此纪念谈先生上书和全国力学规划会议三十周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并以期这些件的重新刊出能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发挥应有的作用.[编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研究欧美理科经典力学教材内容更新系列论文的第1篇,通过10部教材的分析研究传统教学内容的形成。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之后,经典物理学的力学部分的教材在50年代后称为经典力学。经典力学课程为现代物理学准备力学和数学的基础,在50年代和60年代形成了大致稳定的传统教学内容。力学理论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尔顿力学,力学问题包括中心力场中质点运动、非惯性系中质点运动、刚体空间运动、离散和连续系统振动等。  相似文献   

11.
触觉的生物力学基础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的变形性能,讨论触觉中心理物理学定律的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Ⅱ)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和破坏问题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Ⅱ)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夏蒙棼  韩闻生 《力学进展》1995,25(2):145-173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和破坏问题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吴昊  马凯  解敏 《力学与实践》2018,40(3):319-321
力学最本质的问题是物体的受力与其运动的关系问题,本文对经典力学中的参考系进行了梳理和讨论,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探讨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在物理学和力学上的基础意义,利用该定律既可以对惯性参考系进行定义,同时也能够对时间进行度量;(2)指出了\绝对静止坐标系" 未必存在,但近似的\绝对静止坐标系" 却很容易找到;(3)分析了质心平动参考系的特殊性,总结了其对惯性参考系动力学理论在形式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和破坏问题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建林 《力学与实践》2010,32(2):150-153
麦克斯韦不但在经典物理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对应用力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应用力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弹性力学、光弹性、结构力学、黏弹性力学、天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稳定性等方面.在研究应用力学的过程中,他将娴熟的数学技巧和对物理本质的准确把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研究方法与后人所提倡的技术科学和应用数学的学术思想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洗杏娟 《力学进展》1992,22(4):464-478
研究材料的界面和表面的力学行为与破坏机理,是当代材料科学、力学、物理学的前沿课题之一,而复合材料界面问题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重点讨论了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力学的共性问题,阐述了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质、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模型和理论、界面力学表征的实验研究、界面损伤破坏机理、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理论力学的主动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Texas A{\&}M大学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调查、对比和分析,引入了`` 死知识'和``主动教学'等概念,分析了``死知识'产生的机制并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 策------采用主动教学模式. 最后,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7项主动教学的具体措施. 分析和结果也适用于其他相关课程如物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1958年庆祝我们荷兰皇家科学院150周年的时候,我有幸作过《精密科学的确定性》的报告。我举了一些例子,试图主要从力学来阐明物理学理论的性质。这样做的理由很多。力学不仅是描述物理现象的头一个定量的数学理论例子,它的成果十分丰富,并且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关于自然界的思维方法;自从牛顿发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力学便是自然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正如我在1958年的报告中所说的,我们信赖物理学理论的根据是,产生定量结果的实验具有重复性(这点对所有观察者来说都一样);从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述的理论可以作出各种予估。重复性、予估和数学表述,这些是检验物理学各分支的标准;力学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头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于与环境污染问题密切相关的气溶胶性态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各种各样的学科将它们的活动领域扩展到气溶胶研究中来。这些学科包括物理、物理化学、大气物理、气象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医学等等。做为物理学一个分支的流体力学对气溶胶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我们试图从气溶胶科学与流体力学关系的角度来介绍一下气溶胶力学的发展,阐明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