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上观 《数学通报》2005,44(6):16-18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新课标理念下,各种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相继出版,这些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对教材“问题性”的设置,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新教材的特色,笔者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A版,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旧教材”)进行了比较,发现新教…  相似文献   

2.
编号文章名作者期(页)新课标、新教材论坛1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类比………………………………史亮朱华伟1(1)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演绎推理……田野5(9)3关于新课标教材《算法》一章的教学思考与设想………………………………李金蛟9(12)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材多样化的需要出发,组织编辑出版两套(即A版、B版)各具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从2004年秋季起进入全国高中实验区实验.这里介绍的是其中B版教材的特色.本套教材编写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力求编写一套具有科学性、基础性、选择性并具有一定算法特色的高中数学教科书.本套教材由丁尔教授、李建才教授、陈宏伯编审等组成编写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教科书编写的总指导为丁尔教授,主编为高存明编审.  相似文献   

4.
(一)统编教材《高中数学》第四册习题二有一题:“求下面数列的前n项和: x+1/y,x~2+1/y~2,x~3+1/y~3,…x~n+1/y~n….”此题的解答无论是在师生中广为流传的《全国统编教材高中数学习题解》(以下简称《题解》)或高中数学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  相似文献   

5.
幂函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一节比较经典的课例,旧教材是按照函数的概念→函数关系式的建立→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单调性→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首次直接根据全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  相似文献   

6.
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显著加强了高中学生的代数培养要求.例如,课标给出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代数的地位有所突出;课标在必修内容中,设置了“预备知识”主题,明确了“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作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1]的要求,这在本质上也是要求学生提高运用代数知识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邓更生 《数学通报》2006,45(11):33-36
当笔者翻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以下简称《A版》)阅读“主编寄语”后,茅塞顿开.笔者虽然教了二十余年的高中数学,但对“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数学是有用的,”理解甚浅,这三句话改变了笔者的教学观点;这三句话启示了笔者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1新课程必修1(人教A版)中函数学习的困惑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全国很多课改区最大的困惑是教学时间不够,认为新课程增加了学习的内容和负担.事实上责任不在课程改革,不在《课程标准》,不在实验教材,而在教师自身,是教师自己感到时间紧张.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以下简称必修1)中的函数教学为  相似文献   

9.
李健 《数学通报》2023,(5):12-16
<正>1研究背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简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的基本理念.但由于教材编写、教学课时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加之数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的“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局部认知之间的矛盾”[1],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依然存在间断、离散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探寻结构化组织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用计算器上了一堂“对数的运算性质”的课,这里把教学过程写出来,并就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导教学设计谈一些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指出:函数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周期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本文介绍周期函数的历史,指出现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1]对北师大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以下简称《数学2》)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深受启发.但文[1]中的1.3要不要介绍三垂线定理似有不妥,值得商榷,本文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需要介绍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吗?文[1]提出,“《数学2》没有介绍三垂线定理,是否出于淡化论证的考虑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已经做了回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简介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峰 《数学通报》2005,44(1):26-29
日本最新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要领”)自1999年3月开始重新修订,并于2003年正式生效.本文拟对此做一简介,并针对目前国内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做出比较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以下简称教材)在“3.4不等式的解法”中,给出了“不等式的同解变形”的概念.教师在讲解这一概念时.应当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不等式的同解原理: (1) 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  相似文献   

15.
王丽  陈科 《数学通讯》2010,(2):39-43
从2004年9月开始,部分省区率先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而湖北省也从2009年9月开始使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湖北省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第一批实验的老师,我想结合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必修)》(以下简称《必修1》)及《必修4》两册教材的教学情况,谈谈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前言明确指出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 ,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新课标》的产生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次大的飞跃 ,是数学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 .《新课标》从形式到内容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较 ,可谓是内容丰富 ,涵义深刻 ,新意迭出 ,自始至终反映出改…  相似文献   

17.
<正>1 “三新”背景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内容分析当前的“三新”背景一般意义上指的是普通高中面临新课程标准、新版本教材、全新高考模式的教育现状背景.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新课标”),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问题在于,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所重视的"双基"与《课标》所言及的"双基",在内涵上的一致性如何?更近一步地,倘若基于考试而审视,数学"双基"又应该如何阐释?无疑,这是高中数学的"双基"教学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1审视《课标》将高中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表述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相似文献   

19.
张丹 《数学通报》2005,44(1):12-15
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知识纳入到高中数学课程,在国际上早已达成了共识.我国现行高中数学大纲和教材中已经设置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课时有了较大的增加,并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数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提出“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10项明显区别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高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因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岗位现实,从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进行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为宗旨进行实践.笔者以高中数学第一堂习题课为例,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