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正华 《色谱》1993,11(6):358-360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溶胀性的凝胶结构,产生完全可逆的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可以用标准的热力学来描述,也可以用被认为是适合于树脂-溶液体系的一种特定的物理模型来描述,但这两种描述均远非完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自合成的蛇笼型螯合树脂三乙烯四胺交联甘油环氧树脂/羧甲基纤维素体系对Ag^ 、Cr^3 、Hg^2+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程等静态吸附性能,同时研究了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Ag^ 、Cr^3 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在Ag^ 、Cr^3 、Hg^2+3种离子共存时能选择吸附Ag^ ,其选择性系数分别为KAg/Hg^2 =10.31、KAg^ /Cr^3 =1.77,KCr^3 /Hg^2 =5.83。该树脂对上述3种离子的吸附量分别达2.99mmol/g、1.69mmol/g、0.29mmol/g,该类树树可用于含重金属离子污水的处理和金属离子的分离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多年进行离子交换法提取肝素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影响肝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容量;2.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3.饱和树脂的冼脱工艺;4.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量;5.氯化钠的质量;6.交换时间;等。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法吸附氯盐体系中的镉,用动态法对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体系下,用批式离子交换法研究了温度、溶液浓度和树脂粒径对交换过程的影响,并用动边界模型描述交换过程的动力学,确定了离子交换行为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并推算出了交换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动力学总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牛磺酸与甘氨酸在阴离子树脂D290上的离子交换平衡.采用静态法分别进行牛磺酸/氢氧根/D290树脂和甘氨酸/氢氧根/D290树脂体系的离子交换平衡实验并测定等温线;在不同的离子强度下进行了牛磺酸/甘氨酸/氢氧根/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的离子交换平衡实验,测定牛磺酸和甘氨酸在碱性条件下的竞争交换平衡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牛磺酸在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量大于甘氨酸的交换量,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牛磺酸和甘氨酸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STau-,OH-=2.55,SGly-,OH-=1.65.在牛磺酸/甘氨酸/氢氧根/D290树脂体系中,D290树脂对牛磺酸/甘氨酸/氢氧根3种离子的选择性从高到底顺序是:牛磺酸>甘氨酸>氢氧根.树脂对牛磺酸的选择性要大于对甘氨酸的选择性.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大,树脂对牛磺酸与甘氨酸之间的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201×7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从6NHCl溶液中交换吸附Fe~(3+)和Zn~(2+)的平衡交换容量和体积分配系数。当树脂床高1.0到1.4米、6NHCl溶液中Fe~(3+)~600毫克/升,Zn~(+2)~150毫克/升,流速为~3.3米/时时,强碱201×7对Fe~(3+)的工作容量约为21克/升。在用水再生强碱201×7时,Fe~(3+)的淋洗曲线峰比Zn~(2+)峰出现得早,且峰宽较窄。  相似文献   

7.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的优点是容易再生,但至今未见其再生动力学研究的报道。Hll通过光学方法观测到再生时树脂相内的动边界。从而肯定了用NaOH再生盐式弱碱性阴离子树脂是遵守层进机理的。以前的研究工作肯定了可以根据溶液中反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确定离子交换树脂的转换度,得到了适用于有限浴及离子交换剂颗粒半径保持恒定或不断随交换反应进行而变化条件下的速度表达式。适用于不同条件的由已反应层内的扩散控制的层进机理的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方程分别为: 1.无限浴及交换剂颗粒半径恒定条件下E(t)=1-3(1-X)~(2/3)+2(1-X)=6λD_eC_B~0t/(?) (1) 2.有限浴及交换剂颗粒半径恒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国外短讯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十六日,在英国东北威尔士学院举办了“离子交换层析和离子交换工艺”的国际讨论会和工业展览会。讨论会和展览会的内容包括:1.离子交换树脂在无机离子分析中的应用,包括离子交换工艺和操作方法;2.离子交换树脂在有机酸和有机碱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对生化制品的预处理和检定;  相似文献   

9.
全氟磺酸树脂/SiO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磺酸树脂/SiO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固体酸;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全氟磺酸树脂/SiO2复合物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 ZnCl2 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考察了 ZnCl2 浓度、离子交换时间和溶剂等对催化剂催化乙酸和乙醇微波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去离子水为溶剂, 以 0.15%ZnCl2 溶液进行离子交换 30 h, 所得催化剂的性能较好. 采用酸碱滴定法、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 N2 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催化剂 H+交换量约为原来的 1.5 倍, 表面酸强度增加; 树脂骨架结构变化不大; 紫外吸收峰发生蓝移, 吸收强度减小; 比表面积略有减小; 催化剂在含水体系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且重复使用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Cu2+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AECTS)对Cu2+的吸附热力学行为,用FTIR对吸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溶液中介质种类的不同对Cu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ECTS主要以配位形式吸附Cu2+;AECTS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熵增加过程;同时不同介质对树脂吸附Cu2+的影响大小顺序为HCl>CdCl2>MgCl2>NaCl,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法纳米Cu2O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H),以CuSO4·5H2O为原料,制备出R2-Cu型阳离子交换树脂,R2-Cu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酒石酸钾钠进行离子交换得到Cu(OH)2,再用葡萄糖还原制得Cu2O纳米粒子,用IR、XRD、BET、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催化罗丹明B为模拟染料,日光(4月晴天,T=15~25℃)为光源,在自制的无色透明的玻璃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考察了Cu2O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微囊化海藻酸离子移变凝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电脉冲技术制备了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CA是一种以聚电解质配合物为囊膜,以海藻酸钠离子吸附剂为囊心物的微胶囊型离子吸附体系.扫描电镜测试表明,ACA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是微胶囊囊内海藻酸凝胶化的过程,其解吸附过程是海藻酸凝胶转变成海藻酸溶液的过程.与传统离子交换树脂相比,ACA对Pb2+的吸附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很强的富集能力和较低的极限吸附浓度,并且能够被多次重复使用.ACA的离子交换速率比传统离子交换树脂快得多,离子交换过程中,交换离子和吸附剂海藻酸分子的相互扩散大大提高了离子交换速率.  相似文献   

14.
陈励权  郑重 《色谱》1993,11(5):264-266
〕研究了离子交换纤维做固定相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VS-2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和VS-型阳离子交换纤维分别填充分离柱和抑制柱,与树脂柱具有相同的效果,而纤维柱的阻力仅为树脂柱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认为用离子交换纤维做固定相对离子色谱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铀和铀同位素的离子交换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锁  邱陵  杨坤山 《化学学报》1987,45(8):794-797
在浓缩铀同位索的阳离子交换法中,UC_2~(2+)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传质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迄今未见有详细的报道.本文对阳离子交换树脂—HCl溶液体系中的UO_2~(2+)—H~+正、逆交换,特别对~(235)UO_2~(2+)—~(238)UO_2~(2+)交换动力学及机制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复合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C2+烃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CO2+H2合成C2^ 烃的几种复合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比较和评价了复合催化剂体系的活性和选择性及对C2^ 烃类生成的影响。着重于复合催化剂体系对C4^ 烃的生成及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简述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压釜模拟高温高压的水汽环境,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在温度为230℃和300℃下的分解特性,全面检测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各种分解产物和树脂分解前后的结构变化,结合树脂的化学结构,分析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分解机理,并通过高压釜挂片试验,探究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分解产物对TA16合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的分解包括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活性基团的脱离和树脂骨架的分解,H型阳树脂分解产生了H2SO4,Na型阳树脂分解生成了NaHSO4,OH型阴树脂分解生成了三甲胺,Cl型阴树脂分解产生氯化三甲铵,4种树脂分解都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生成,且分解产物对TA16合金没有明显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优化降低小桐子油生物柴油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利用GCMS测量了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经离子交换树脂捕集前后成分变化,并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在不同油酸含量、不同氧化程度的小桐子油生物柴油对K~+、Ca~(2+)、Na~+和Mg~(2+)等金属离子的捕集效率。结果证明,离子交换树脂可有效降低小桐子油生物柴油中金属离子含量且不会产生对环境及人体有害的物质;小桐子油生物柴油油酸含量和氧化程度的增加,可促进离子交换树脂对生物柴油中Na~+和K~+的捕集,同时抑制离子交换树脂对生物柴油中Ca~(2+)和Mg~(2+)的捕集。  相似文献   

19.
巯基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合成的巯基树脂对重金属离子Ag 、Hg2 、Cr3 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程等静态吸附性能,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该树脂对上述3种离子吸附能力强,吸附量分别达6.56mmol/g、3.25mmol/g、2.10mmol/g.树脂对各重金属离子等温吸附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或Freundlich方程.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巯基与金属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和配位反应,化学吸附起支配作用;另外树脂对Ag 、Hg2 吸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氧化还原现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已有关于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锂、钠的报告.本试验是用国产阳一号强酸离子交换树脂,以盐酸和甲醇的混合液作淋洗剂,并找出锂、钠定量分离的适当条件. 实验部分 (一)分离的操作方法 1.交换柱:为一长50厘米,内径1.6厘米均匀玻璃管,上接一盛液漏斗,下接一活栓.在接近活栓的一端铺一层玻璃纤维,用蒸馏水注满玻璃管,然后将事先用水浸过三、四小时的阳一号离子交换树脂(钠型,粒度为80-120筛孔,上海信谊化学制药厂出品)倾入管中,不时以手指弹动管壁,使树脂间空隙均匀,直至盛满管颈为止(约40克干树脂),再盖一层玻璃纤维和一块滤片. 2.交换能力的测定:将交换树脂以5-6%盐酸变为氢型,继用蒸馏水洗涤至呈中性.以0.5N氯化钠(或氯化锂)溶液进行交换,流速为1.8毫升/分,将交换滤液每次10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