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深巩固旧知识,同时给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和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随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复习的种类:有为了立即巩固在讲完新课以后的复习和课外练习:有为了给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思维方法上往往有片面、孤立、呆板的一面,对知识的前后呼应,纵横联系较差。高三复习期间,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失时机的安排一些专题复习课很有必要,它可以将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单元练习中的解题方法凝聚在一起,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应用,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思维,开拓思路,培养能力,提高总复习的效益。将课本知识重新组合,使课型富  相似文献   

3.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以“等差数列的单元复习”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数学单元复习课要发挥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回顾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深化理解核心知识的本质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5.
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复习效果孙一民(江苏省靖江市教师进修学校214500)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更全面、更系统、更灵活.但是复习课如果单纯是对已学知识的重复和对已学方法的搬套.很容易搞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6.
数学属于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存在一定的结构性,而且知识和知识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调查数学课程章末复习可发现,初中生针对数学内容的总结较少,许多学生的章末复习仅仅是做练习题,缺乏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的形成及优化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在章末复习中融入思维导图,综合应用多种符号、文字、图象和颜色等信息,突出图文并茂的表现及传递形式,最后有效融合思维导图与抽象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1 案例背景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同于练习课和新授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难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但如果只是机械的知识点归纳或安排一些题目给学生做,学生往往在复习课上提不起精神,感到没有兴趣,如何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我们作了一些探索,现将本案例与各位同仁交流,旨在引玉.  相似文献   

8.
魏欣 《数学通讯》2014,(1):42-44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开设了一堂圆锥曲线的复习课,试图借助如下一道典型例题展现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的交汇与融合,以期加深同学们对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高三的数学复习不能简单看作是知识点的重复,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方面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并进行梳理与归纳,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数学结构以及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贯通与联结,使得学生在进一步熟练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提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刚过去的2011年高三的数学复习中进行了实践,不断引导学生构建认知单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取得了满意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新军 《数学通讯》2023,(14):41-45
二轮复习中对数学概念进行进阶式整合是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函数的奇偶性”二轮复习专题设计为例,通过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对称性叠加和转换、运用对称性处理非对称问题三阶设计,逐级提升,加深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数学能力一例王秀文(内蒙呼和浩特二中010020)在高三综合复习阶段,教师有意识地筛选一些典型例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它的多种解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加深对各学科知识的纵向复习、横向沟通、开阔思路,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初中总复习课是十分重要又很难组织的课,尤其是对中差生和生源较差的学校。这是因为中差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漏洞多,复习课不仅要弥补知识缺陷,还要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提高。而要达到系统提高的目的就不能对以前讲过的内容作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适当地加深,推广。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3.
第二阶段 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的目的是: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把握住各知识点之间的系统及各分支内部的纵向、横向联系,把基础知识统一在整个数学学科之中,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升华,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章节复习离不开解题,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进行创新"过关"设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享受解题的乐趣,从而提高章节复习效果. 1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过关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哪种方式下学习,必须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与学习风格等来确定.为此,教师需要加强读、说、听、写过关训练,提升基本的数学能力,加强课堂学生参与度,特别是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过了对知识、技能、方法逐点复习和梳理的第一轮复习后,师生进入以综合提升为目标的第二轮复习,期间经常会遇到一些困境.如:学生有题就做,不对知识与方法进行梳理,不对解题方法进行优化,不对错误进行矫正,不对已解决问题进行消化;学生经过频繁和反复的训练,反而造成解题思维僵化,很多问题的方法联想不起来或方法选择不合理.而教师的教学停留在一轮复习的重复再现,而不是一轮复习的深化与提升,感觉一轮复习后学生定型,  相似文献   

16.
高三复习教学的目标关键在于 :第一 ,帮助学生改变分散、零碎的知识状况 ;第二 ,让学生在中学数学知识框架内进行综合、发散的思维训练 ,培养和优化其思维品质 .由于学生以前接受的都是在各章节内部、针对各知识点进行的封闭教学 ,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都有待提高 .传统的复习课以教师罗列知识点和例题讲解为主要模式 ,思维情境单一 ,阻碍学生的思维个性发展和综合、迁移能力形成 ,更不利于从整体结构的高度构建知识的立体网络结构 .我们经过多年高三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初步形成了“问题展开式”教学模式 ,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叶茹  薛莺 《中学数学》2023,(14):3-4+14
本文中以“一次函数”章节复习课为例,阐述了基于后建构课堂的章节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后建构章节复习课要“立足学生认知,以“本”为本设定知识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多层次激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三复习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思想方法专题复习阶段、综合复习阶段、冲刺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层层加深,因此,在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与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深化学生数学思想素质,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分析”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二轮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复习课中,往往容易出现罗列知识,大量做题的倾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负担很重,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为了克服上述倾向,我们采用一题多解的形式进行复习总结,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思维,不仅能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益,而且使学生思路日见开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育专家裴光亚说过,“数学复习的方法,就是要把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才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数学专题复习是复习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感悟共性、提炼规律、掌握通法、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设计数学专题复习课时,教师不能停留在问题的简单叠加上,而应在问题的选取与整合上下功夫,把一些重要的、局部的、共性的问题按照某种观点或方法予以整合,从而达到疏通知识间联系,寻求解决问题通法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使学生走出“题海”,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等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