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甲酯(MA)和异丁烯(IB)在AlEtCl_2,BPO存在下的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当[IB]≥[MA]时,共聚合是按三元络合单体(T)均聚的机理进行,形成(MA)-(IB)的交替共聚物;当[IB]<[MA]时,则形成富MA的含MA嵌段序列的共聚物,共聚是由三元络合单体(T)和二元络合单体(B),按无规共聚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过硫酸铵-尿素引发丙烯酸甲酯与明胶接枝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友强 《应用化学》2000,17(4):453-0
接枝共聚合反应;过硫酸铵-尿素引发丙烯酸甲酯与明胶接枝共聚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转移无规共聚的竞聚率⒇邹友思林东海张景辉潘容华(厦门大学化工系,厦门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厦门,361005)单体竞聚率作为一个定量数据,对于不同投料比下共聚物组成的预计和控制,共聚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均有重要作用。丙烯酸...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组成及其对二氧化碳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产物结构的影响,发现二乙基锌—助剂体系的催化活性按如次顺序递降:二乙基锌—连苯三酚>二乙基锌—间苯二酚>二乙基锌—对苯二胺>二乙基锌—亚乙基脲。若用三异丁基铝代替二乙基锌同连苯三酚构成催化剂,则失去对二氧化碳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反应的活性同时,著者发现二乙基锌—二元芳胺催化体系与二乙基锌—二元酚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规律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13)C-NMR方法研究了丁二烯(BD)-丙烯酸甲酯(MA)、异戊二烯(IP)-MA和氯丁二烯(CP)-MA交替共聚物(分别简称为PBM、PIM和PCM)的联接方式和微观结构。在PBM中,BD单元以反-1,4-结构存在,并有少量的顺-1,4-和1,2-结构,其比例为88:7:5;在PIM和PCM中,IP与CP单元也主要以反-1,4-结构存在,与MA以“头-头”方式相连接。在PCM中还有少量CP-CP相连接的结构,交替度较低,而PBM和PIM则完全是交替结构。  相似文献   

6.
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竞聚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三种单体以不同配比在硫氢酸钠水溶液中进行共聚合,探讨其反应规律,用电子计算机由三元共聚组成方程求出了反应体系中三个单体的六个竞聚率,建立了配料组成、共聚物的组成及计算的竞聚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三元共聚竞聚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MCM-41分子筛负载氯化铝为催化剂, 催化丙烯酸甲酯与1-辛烯共聚合反应, 利用称重法测定聚合物产率,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共聚物组成,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共聚物相对数均分子质量, 研究了聚合物产率和共聚物组成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察了溶剂、 催化剂组成和催化剂用量对共聚合结果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结果表明, 聚合物产率随时间呈S形增长, 而共聚物组成随时间保持恒定, 与氯化铝催化体系规律一致; 溶剂由二氯甲烷改变为乙醇或二甲苯主要影响聚合物组成, 对聚合物相对数均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的含量, 但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一定时, 随催化剂与单体摩尔比从0.125增加到0.5, 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含量增加, 继续增大催化剂用量不利于提高共聚物中1-辛烯单元含量. 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将烯烃单元引入共聚物中, 获得1-辛烯单元摩尔分数达30.1%的聚(丙烯酸甲酯-co-1-辛烯)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稀土催化异戊二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含氟基团的引入对聚醚醚酮(PEEK)的介电常数、溶解性、结晶性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含氟聚芳醚酮在保持PEEK良好机械性能的条件下,介电常数达到2.7,且频率依赖性小,成膜性能好,成本比相应的含氟PI低5-10倍,有望成为一种极有实用价值的电子封装材料,同时利用合成的含氢氟单体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F3取代基含量的聚芳醚酮共聚物,研究了聚芳醚酮共聚物的介电常数与聚合物结构单元中-CF3取代基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聚芳醚酮共聚物的介电常数的介电常数随聚合结构单元中-CF3取代基含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稀土催化异戊二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用 Nd( naph) 3 -Al Et3 催化体系合成异戊二烯 -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实验结果表明 ,共聚反应适宜条件为 :[M]总 =2 .6mol/L( [Ip]/[MAn]=1 ) ,n( Al) /n( Nd) =1 0 ,[Nd]=5× 1 0 -3 mol/L,甲苯 /二氧六环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 2 /5) ,于 5℃聚合 2 h.共聚物收率达到 70 % .用元素分析、 IR和 13 C NMR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所得共聚物为交替结构  相似文献   

10.
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因其良好的耐杂原子能力在催化烯烃和极性单体共聚合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特性,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e、Co、Ni、Pd、Cu等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位共聚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Fe、Co、Ni、Pd为中心金属的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对乙烯、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位共聚的催化活性和所得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强调了设计新型配体是开发新型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的有机锡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许多领域内的应用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然而,侧链上带有有机锡基团的二烷(芳)基锡聚合物的研究报道较少。众所周知,二烷基锡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聚氯乙烯热稳定剂。制备对聚氯乙烯具有改性作用的有机锡共聚合型热稳定剂,以实现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的高分子化和多功能化,是未来热稳定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我们已研究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分别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及其共聚物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报道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分别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2.
Benzoyl peroxide (BPO) was used for initiator in copolymerization of dibutyltin maleate (DBTM, M2) with methyl acrylate (MA, M1) in benzene and the reactivity ratios of copolymerization r1 and r2 were found to be 12.67 and 0.03, respectively. But in copolymerization of DBTM (M2) with butyl acrylate (BA, M1) r1 and r2 were 11.1 and 0> respectively. The cc-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amount of initiator, ratios of monomers and addition method of initiator were examined.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NMR,IR,elemental and TG analyses. MA-DBTM copolymer is a white and brittle solid, while BA-DBTM copolymer is a transparent elastomer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2-hydroxyethyl acrylate (HEA, M_1) and methylmethacrylate (MMA, M_2) in cyclohexanone was studied. The multiple experiments ofsolution copolymerization with low conversion were carried out at two sensitive compositionfeed points at 60, 80, 100, 120 and 140℃, respectivel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polymerswas analyzed by ~1H-NMR. The reactivity ratios which were estimated by the Error-in-Variable Method (EVM) of Mayo-Lewis equation were found to be r_1 = 0.328, r_2 = 1.781for 60℃; 0.375, 1.709 for 80℃; 0.406, 1.654 for 100℃; 0.439, 1.540 for 120℃ and 0.455,1.400 for 140℃, and the 95% joint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the reactivity ratios were alsodetermined. According to r_1 and r_2, Arrhenius relations and the activity energy differencebetween the homo- and cross-propagation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4.
壳多糖与丙烯酸丁酯的乳液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壳多糖与丙烯酸丁醋的乳液共聚合,结果表明当[K2S2O8]=[NaHSO3]=2.57×10-3mol·1-1,[BA]=0.68mol.1-1,[Chitosan]=19.2g·l-1,在70℃下反应5小时,共聚反应的接技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技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共聚物胶乳成膜的机械性能,表明用丙烯酸丁酯对壳多糖进行接枝改性,可提高壳多糖的韧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温度对丙烯腈-丙烯酸甲酯水相沉淀共聚合竞聚率的影响,测得30℃时r_1=0.96,r_2=1.18;40℃时r_1=0.83,r_2=1.17;50℃时r_1=0.70,r_2=1.17;60℃时r_1=0.68,r_2=1.10,竞聚串与反应温度的关系为:1nr_1=-4.043+1207/T,1nr_2=-0.01360+51.68/T。发现共聚物沉淀粒子的表面吸附作用对该共聚体系竞聚率的温度依赖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β-羟丙酯与苯乙烯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丙烯酸β-羟丙酯(HPA) 是一种具有多种反应功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由它制得的大分子同时带有羰基、酯基和羟基,因而可用它制备特定功能的大分子如耐火树脂、涂料、油田助剂及水处理剂等,国内外对HPA的共聚合活性报道很少,CHOW曾研究过HPA与苯乙烯(St)的共聚合,并用Mayo-Lewis方程法计算出它们的竞聚率。本文研究了HPA与St在甲苯溶液中的自由基共聚合,用Mayo-Lewis方程法、FR法、YBR法及K-T法四种方法分别计算出St-HPA共聚合出竞聚率r_1、r_2及HPA的Q、e值,作出了共聚物组成曲线,并由此计算出St-HPA共聚物的平均序列长度及序列长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己内酰胺与环硅氧烷阴离子开环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己内酰胺CL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两种环单体于阴离子催化体系中直接共聚制备了有机硅共聚尼龙6.~1H-NMR、IR谱表征了共聚产物。在D_4:CL为15wt%时,有76.3—83.5%的环硅氧烷进入共聚链。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明两种聚合物组分呈微观相分离状态。性能测试表明,共聚产物抗张强度略有下降,而抗冲击强度则有增高趋势;在适量有机硅配比时,吸水率减低,摩擦系数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Z基团为—CH2C6H5的RAFT试剂为链转移剂,AIBN为引发剂,60℃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的本体RAFT共聚合,并用GPC法测算不同单体组成下低聚物RAFT的链转移常数(Ctr).实验表明,对BA的均聚合,Ctr高达116,但对MMA的均聚合,Ctr约为0.1.在共聚体系中,Ctr与fMMA之间为非线性关系,随着fMMA的增加呈下降趋势.Ctr随单体组成的变化规律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单体组成下RAFT共聚合中分子量及其分布随转化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