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简并四波混频在自泵浦条件下的等效变换矩阵,导出了自泵浦相位共轭光腔的基模.它是无条件约束的,绝对热稳的和微扰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采用布洛赫方程.分析了在时间分辨简非四波混频条件下,In,Ga1-xN/GaN量子阱中轻空穴激子和重空穴激子的量子相干特征。理论计算表明,时间分辨四波混频中的探测信号受时间调制,具有典型的量子拍特征,拍频周期随In,Ga1-xN/GaN量子阱中I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0.125时,拍频周期为120fs,当x=0.25时,拍频周期为180fs,信号的强度和振荡的幅值与阱材料的光学极化退相率有关,随着退相率的减小而显著增强,结合量子阱材料中的量子约束效应.对退相率和信号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值分析交叉驰豫对掺Tm3+硅基光纤激光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高掺杂Tm^3+硅基光纤激光器中离子间的交叉驰豫提高光纤激光器效率的机理.随着Tm^3+掺杂浓度的提高,Tm^3+离子间的交叉驰豫作用增强,从而提高激光器的效率、降低反转阈值,在790nm激光泵浦时最大量子效率可达到2,分析结果表明高掺杂浓度可有效缩短掺杂光纤长度,减少硅基质对2μm附近激光的高吸收.  相似文献   

4.
依据光电导与驰豫时间成反经变化的理论,在蒸发温度为220℃的条件下用真空沉积法制行了多块厚度不同的a-Se薄膜,对其在X-ray照射下的光衰效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Se薄膜在厚度较小时其灵敏度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75-475μm之间时,a-Se薄膜存在极大值,实验结果对基于a-Se薄膜光电导特性的探测器的性能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电祸合隔离放大器的线性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祸合隔离放大器具有很高的线性度.当运算放大器电压增益足够高时,光隔离放大器的线性度依赖于二个光敏二极管的性能匹配、温度梯度,以及投射到它们上面的光强匹配.发光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及不稳定性并不影响光隔离放大器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模光纤的传输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从理论上验证了在不考虑群速度失配的情况下,在光纤两个模式上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色散光波之间,存在着由相交相位调制(CPM)所引起的调制不稳定(Ml).由理论输出谱线进行分析得出,MI效应产生的参量四波混频(FwM)效应的参量stokes边带和反stobes边带将对普通的受激喇曼散射(SRS)产生明显的抑制,并讨论了输入光功率对此抑制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瞬态瑞利波勘探的原理及频散曲线在勘探中的重要性,在分析采集数据时的注意事项和影响τ-p变换的几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用τ-p变换法求瞬态瑞利波频散曲线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图及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Au@SiO_2和TiO_2)质量比的Au@SiO_2的掺杂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性能的影响,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不同掺杂含量的纳米晶核壳结构Au@SiO_2的电池光阳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Au@SiO_2的引入使得吸附在光阳极上的染料的光吸收增强,并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和光电转换效率η.当m(Au@SiO_2)∶m(TiO_2)为0.3%时对应的电池具有最优的性能,其短路电流密度J_(sc)为15.5 mA·cm~(-2),开路电压V_(oc)为686mV,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49%,比纯的TiO_2光阳极电池的效率提高了17.5%.研究发现,电池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两方面:1)壳内Au纳米颗粒所具有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使光阳极上染料的光吸收增强;2)SiO_2外壳层对暗电流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9.
在薛定谔方程解的基础上研究了圆极化光对原于寿命的影响.当圆极化光与二能级原于共振调谐时,圆极化光不改变原于的寿命.对A—型三能级原子,通过对圆极化光进行调频,讨论了圆极化光对原子寿命的影响,并验证了本文所作的近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金属介电函数的Drude模型以及电磁场耦合理论,计算分析了Purcell因子对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增强自发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由Ag或Au金属层和电介质层构成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系统,当Purcell因子为负值时,SPP将对自发辐射发光效率产生很大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子Boltzmann模型来模拟浅水流动. 新模型通过在演化方程中添加修正项, 一个可调参数被引入到黏性系数与无量纲松弛时间的关系中, 从而使得无量纲松弛时间的值在黏性系数固定时是可调的. 为了验证模型的精确性与稳定性, 对圆柱绕流、流量驱动无外力浅水流进行了模拟. 数值结果表明, 相较于以往模型, 新提出模型在提高精度的同时, 计算效率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宽带的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弯曲波导的偏振分束转换器, 使用有限元法计算硅波导、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模场分布和有效折射率, 为器件建模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优化器件结构, 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参数. 由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双折射增强, 设计获得的偏振分束转换器具有超小尺寸和宽带的工作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 在1550nm的中心波长处消光比大于23dB, 插入损耗小于0.8dB; 在80nm的带宽上, 横磁偏振光转换为横电偏振光的偏振转换效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晶硅太阳电池的太阳吸收特性进行了太阳光谱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撒哈拉银蚁仿生结构的热管理方法, 该仿生结构由氧化物-金属-氧化物Oxide-metal-oxide(OMO)和表面具有微纳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薄膜共同组成, 可通过热辐射进行表面散热, 同时也能显著地反射近红外波段的太阳光, 进一步降低表面温度.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将该冷却器应用于光伏组件可使电池温度降低约7.2K. 研究结果为光伏组件的热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重点考察了填充率(PR)、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对MBBR脱氮除磷及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30%,控制HRT=6 h,DO=3.0±0.25 mg·L-1的条件下,经驯化的MBBR系统处理此类低C/N生活污水,COD、氨氮、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JP2〗分别为92.4%、85.8%、70.4%和40.1%,脱氮削碳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提高除磷需考虑联合其他工艺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转换效率低、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和蓄电池优化充放电控制策略应用到太阳能充电系统中.同时,应用以TL494为核心的推挽升压电路,降低系统对太阳光的依赖性,在没有太阳光时,系统由储存的蓄电池能量通过升压电路给负载供电.据此设计了一种以Atmega 88单片机为核心,由DC-DC充电变换器和蓄电池升压电路组成的直流电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PPT充电方式可以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的优化管理,其平均充电效率达到了91.24%,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且推挽升压电路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供暖和制冷的利用效率, 本文提出了采用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指标来评价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该评价指标对某三星绿色办公建筑和某一星绿色图书馆建筑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冷热源一次能源 效率越高, 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就越高; 可再生能源系统能级平衡系数越小, 能量系统的匹配程度就越高, 能量利用就更加合理. 对于绿色办公建筑, 供暖和制冷时,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多联机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均优于常规能源系统的多联机. 对于绿色图书馆建筑, 制冷时, 常规能源水冷冷水机组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均优于地源热泵, 但供暖时地源热泵的能级平衡系数和一次能源 效率远高于制冷时. 因此, 对可再生能源同时供暖和制冷系统进行利用效率分析时, 应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hm2土地种植生产的玉米秸秆为基准, 研究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汽油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和污染物排放. 综合分析了玉米农作物在种植生长、收储运和转化阶段的能量投入和环境贡献值, 比较了直接法和间接法制生物质汽油这两种技术的能源与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直接法制汽油技术的能量投入低, 间接法单位排污量相对少但能量投入高. 相比直接法, 间接法制汽油所投入的能量多22.45%, 单位能量产生的全球变暖潜值和酸化效应分别减少23.24%和5.92%.  相似文献   

18.
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碳化钼催化剂用于玉米油的加氢脱氧反应以制备柴油类烃,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对玉米油加氢脱氧反应具有极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合XRD、Raman、TEM、IR、TG等催化剂表征技术,考察了载体多壁碳纳米管的预处理条件、管径、表面缺陷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和玉米油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在氢压2.5 MPa、反应温度260℃、搅拌速率500r·min-1的实验条件下反应3h后,玉米油在Mo2C/MWCNT上加氢脱氧制备柴油类烃的反应转化率接近90%,烃类选择性达到了9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和室外养殖试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T1)和21‰(T2)的复合芽孢杆菌饲料组幼蟹的蜕壳率、成活率和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T0);摄食率随着芽孢杆菌浓度上升而呈现下降趋势;T1和T2组分别降低幼蟹饲料系数为15.38%和18.80%.芽孢杆菌添加显著影响胃、胰蛋白酶以及肝胰腺脂肪酶活性,但淀粉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室外池塘养殖结果表明:商品饲料中添加2‰复合芽孢杆菌的饲料组(D2)平均产量最高,比只投喂商品饲料组(D1)增产14.4%;D2组起捕时蟹平均壳宽比D1组大3.4%.饲料系数方面,D1组和D2组差异不大.认为三疣梭子蟹养殖饲料中添加2‰的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