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铜片和锌片为基材,复合电镀制得Cu-PTFE(聚四氟乙烯)和Zn-PTFE疏水性复合电极,并将复合电极应用于苯甲酸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测定了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循环伏安、电极稳定性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苯甲酸电还原制备苯甲醛中,Cu-PTFE复合电极相对于Zn-PTFE复合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电还原产率分别为88.4%和79.2%,因此,Cu-PTFE复合电极有望成为苯甲酸电化学还原制备苯甲醛的电极材料。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苯甲酸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可能只受电子迁移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La0.8Sr0.2MnO3/YSZ高温电极交流阻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忠  江义 《电化学》1998,4(3):252-259
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La0.8Sr0.2MnO3电极上进行的氧化电化学还原反应。实验表明反应速度控制步骤随反应温度,氧分压及过电位发生显著变化,近平衡下反应的rds为氧的解离吸附过程。强阳极极化下,电解质表面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强阴极极化下,LSM电极表面形成大量氧空位,二者的结果均使界面电导增加,电化学反应区扩展。  相似文献   

3.
锰属于ⅦB族元素 ,其价电子构型为 3d54s2 ,具有d区元素多种氧化态的特征 ,它的氧化态表现有 + 2、+ 3、+ 4、+ 6、+ 7,锰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关于Mn(Ⅱ )的还原性已多见报道[1~ 3 ] ,在酸性介质中Mn2 + 比较稳定 ,需要强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 ,而在碱性介质中Mn2 + 沉淀为Mn(OH)2 ,易被氧化 ,即使与空气接触也能被氧化成棕色的MnO(OH)2 。2Mn(OH) 2 +O2 =2MnO(OH) 2 ( 1 )作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Mn的标准电极电势图[3 ] :由标准电极电势图可见 ,在碱性条件下O2 有将Mn(OH) 2 氧化成MnO…  相似文献   

4.
用合适金属修饰的铂催化剂能够显著增强其对甲酸氧化的电活性.本文以水热法制备了钛负载的纳米多孔铂电极(nanoPt/Ti),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通过扫描不同的周数(n),用适量的铅对nanoPt/Ti电极进行修饰,得到一种新型的铅修饰的纳米多孔铂电极(nano Pb_((n))-Pt/Ti).采用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和计时电位法研究其对对甲酸氧化的电活性.CV结果显示nanoPt/Ti和nanoPb_((n))-Pt/Ti电极对甲酸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nanoPb_((20))-Pt/Ti电极对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06 V,相比nanoPt/Ti电极的起始电位(0.06 V),明显有所负移.此外,nanoPb_((20))-Pt/Ti电极的第一个氧化峰电流密度为12.7 mA·cm~(-2),远远大于nanoPt电极(4.4 mA·cm~(-2));计时电流显示在电位为0.1 V时,在0.5 mol·L~(-1)H_2SO_4+1 mol·L~(-1 )HCOOH溶液中,nanoPb_((20))-Pt/Ti电极达到稳定时的电流为8.09 mA·cm~(-2),是nanoPt电极的60倍,表明铅修饰的nanoPt/Ti对甲酸氧化的电活性急剧增加;在1.5mA、2 mA、2.2 mA和2.5 mA下的计时电位结果表明,nanoPb_((20))-Pt/Ti电极上甲酸氧化过程表现出显著的电化学振荡,且和nano Pt/Ti电极相比,振荡现象能持续更长的时间,说明nanoPb_((20))-Pt/Ti电极具有更强的表面抗毒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甲苯间接电氧化作用──铅电极上Mn(Ⅱ)的阳极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介质中(2~8mol·L-1Mn(Ⅱ)电化学氧化为Mn(Ⅱ)的反应过程。铅电极表面阳极氧化生成的PbO_2与Mn(Ⅱ)进行化学反应生成Mn(Ⅱ),Mn(Ⅱ)并不直接与电极完成电荷交换。设计的流动式电解池一般情况都能达到>90%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6.
锑(III)在铂电极上的欠电位沉积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江琳才  蒋雄 《物理化学学报》1994,10(11):1049-1054
由于经欠电位沉积(UPD)形成的吸附金属原子居可以改变电极表面的结构和组成,从而达到增强电祝活性的目的,因此欠电位沉积在电化学领域中颇受重视.对于梯(Ⅲ)的欠电位沉积行为,自1953年Mills和Wills发现锑(Ⅲ)可在AS电极上形成单电子层[1]以后,Schimide等人和Motoo等人分别研究证实梯(Ⅲ)可在Au电极上[2]和Pt电极上[3]发生火电位沉积,并且Motoo等人使用梯(V)化合物测定了每个吸附梯原子占据的铂原子数[4].本文试图用电位扫描法、微分电容法、电位阶跃法等实验方法对锑(Ⅲ)在柏电极上的大电位沉积并为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震  陈日耀 《分子催化》1995,9(5):387-392
讨论了MnO2在Pt/SPE电极中的电催化行为,指出与电化学反应相比,化学反应是慢步骤。因此提高后续化学反应的速度对提高反应的电流效率至关重要。并讨论了溶剂对肉桂醇电解氧化的影响,指出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溶剂有利于肉桂醇的氧化,当以THF作为溶剂进行电解时,电极电位低,生成肉桂醛的电流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MnO2在Pt/SPE电极中的电催化行为,指出与电化学反应相比,化学反应是慢步骤。因此提高后续化学反应的速度对提高反应的电流效率至关重要。并讨论了溶剂对肉桂醇电解氧化的影响,指出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溶剂有利于肉桂醇的氧化,当以THF作为溶剂进行电解时,电极电位低,生成肉桂醛的电流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考察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同锰卟啉配合物Mn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MnⅢ(Por.)Cl均生成了高价锰氧卟啉配合物和双核μ-氧锰卟啉配合物;但MnⅢ(TPP)Cl和MnⅢ(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MnⅢ(TFPP)Cl不易氧化分解,且它的催化环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酸性溶液中铂电极表面生成的Ag(Ⅱ)能氧化溶液中的Mn(Ⅱ)为Mn(Ⅲ).甲苯氧化反应的速率对Ag(Ⅰ)与Mn(Ⅲ)皆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1.
La0.8Sr0.2MnO3/YSZ电极氧电化学还原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性极化、循环伏安、电位阶跃等方法详细研究了La0.8Sr0.2MnO3/YSZ高温电极上进行的氧化学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两条路径:低温下氧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气相-LSM电极-YSZ电解质接触的三相界面(TPB),速度控制步骤为氧原子在LSM表面的浓差扩散,高温下由于氧空位在LSM表面的形成,氧还原反应区扩展至LSM电极表面,速度控制步骤为氧的电荷转移反应,实验同时发现:氧空位的形  相似文献   

12.
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步测定水中铅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镉对人体均是有毒元素 ,可在人体内蓄积。天然水中的铅、镉多来自采矿、冶金、电镀、化工等废水的污染。本文采用的微分电位溶出法 (DPSA) [1]同步测定水中铅、镉 ,较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光度法[2 ]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分辨率高、重现性和回收率好、抗干扰能力强、检测费用低 ,易于掌握等优点。水样一般仅需酸化即可直接检测 ,无需再加入其它试剂 ,且常见量的其它离子不干扰检测。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MP 1型溶出分析仪 (山东电讯七厂 )三电极系统 :玻碳电极、铂电极、饱和甘汞电极镀汞液 :称取硝酸汞 68.5mg…  相似文献   

13.
以石墨和液体石蜡油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掺杂不同量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烯(GRA)、电容活性炭(YEC)和电池活性炭(YBC)的多种碳糊底电极Y-CPE(Y代表各种掺杂碳材料,CPE代表纯碳糊电极).采用恒电位法在-0.10 V(vs.Ag/Ag Cl)电位下将铂电沉积到这些电极上.结果表明,当电池碳的含量为14%时,Pt/YBC-CPE(14%)复合电极对甲醇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采用恒电位方法在0.85 V(vs.Ag/Ag Cl)电位下将聚邻甲基苯胺(POT)电聚合沉积到纯碳糊电极CPE和含有电池碳的YBC-CPE(14%)电极上,得到复合电极POT/CPE和POT/YBC-CPE(14%),再通过恒电位方法将铂电沉积到这2个复合电极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在Pt/CPE,Pt/YBC-CPE(14%),Pt/POT(6.5 mC)/CPE和Pt/POT(6.5 mC)/YBC-CPE(14%)4个复合电极中,在Pt/POT/YBC-CPE(14%)复合电极上的铂粒子的尺寸最小,并且Pt/POT(6.5 mC)/YBC-CPE(14%)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活性最高.在POT(6.5 mC)/CPE和POT(6.5 mC)/YBC-CPE(14%)上Pt纳米颗粒的电沉积过程是一个近似的3D成核过程.研究还发现,复合电极Pt/POT/CPE和Pt/POT/YBC-CPE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随POT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存在一个最佳的膜厚度.  相似文献   

14.
锰在某些生物的氧化还原部位起着重要的作用[1] 。目前 ,已知的含锰金属酶有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含锰过氧化氢酶 (MnCatalase)、含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MnRR)、绿色植物光系统Ⅱ (PSⅡ )中的氧释放配合物 (OCE)等[2 ] 。生物体中锰的价态有 +2、+3、和 +4(最近发现有 +5 ) ,而且锰离子通常具有高自旋特征。正是这些特点使锰在生物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合成了 1 甲基咪唑、1 甲基 2 羟甲基咪唑、1 甲基 2 咪唑醛等 3种咪唑类化合物以及1 甲基 2 咪唑醛与邻苯二胺的schiff…  相似文献   

15.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独特性能受到关注[1~4]。本文综合运用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法研究锰离子浓度较高(0 25~0 35mol·L-1、转速范围较宽(400~4200rpm)、同时考虑过电位的条件下Mn(Ⅲ)/Mn(Ⅱ)电对在RDE铂盘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并确定有关的动力学参数,了解其影响因素,为该电对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提供动力学依据。1 实验部分铂电极使用前在铬酸洗液中浸10min,水冲洗干净,蒸馏水淋洗,然后在6 3mol·L-1H2SO4中超声清洗10min,再用CHI660电化学工作站(美国CH仪器公司)控制,以0 05V/s的扫速在-1 0~1 2V之间扫…  相似文献   

16.
应用恒电位沉积(psd)和电位脉冲沉积(ppd)法在Pt基底制备CeO2/Pt复合电极,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CeO2纳米粒子的成分和结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样品形貌.结果表明:CeO2颗粒细小、致密.在KOH溶液中,CeO2/Pt对甲醇氧化和氧还原有电催化作用;若在稀硫酸中溶除CeO2/Pt电极(ppd)的部分CeO2,则电极的电催化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将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25,27-二(2-噻二唑基硫代乙氧基)-26,28-二甲氧基-5,11,17,23-四叔丁基硫桥杯[4]芳烃(TTCA)溶于二氯甲烷中,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硫桥杯[4]芳烃修饰的玻碳电极。循环伏安当研究结果表明:将此修饰电极浸泡在1.0×10-6mol.L-1铅(Ⅱ)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转移至0.1 mol.L-1硝酸溶液中,以扫速100 mV.s-1在电位-0.8~-0.2 V范围内扫描所得的CV图上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当此修饰电极在上述浓度的铅(Ⅱ)溶液中于-1.1 V富集300 s后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时,铅(Ⅱ)在-0.516 V处出现一良好的氧化峰。铅(Ⅱ)浓度在2.0×10-7~2.0×10-5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8.0×10-9mol.L-1。此法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95.0%~104.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甘氨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甘氨酸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行为与溶液的酸碱性密切相关.酸性溶液中甘氨酸吸附较弱,碱性溶液中则产生强吸附物,且当电位低于0V(vs.SCE)时可吸附于Pt电极表面.此外,碱性溶液中甘氨酸还表现出较高的电氧化活性.通过EQCM定量检测上述过程中Pt电极表面的质量变化,测定了不同电位区间(氢区、双电层区和氧区)每传递一个电子所对应的电极表面吸附物种的平均摩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1,2-丙二醇在Pt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指出1,2-丙二醇的电氧化可按双途径进行。其一经1,2-丙二醇在Pt上解离吸附产物氧化至CO_2。但在较低电位下这些解离吸附产物(红外检测为CO_(ad)、[﹥C=CH_2]_(ad)等)累积吸附于电极上, 毒化Pt表面抑制其它反应。当电位大于0.3 V后它们一经生成即氧化脱附, 从而使1,2-丙二醇得以在未毒化Pt表面经反应中间体氧化至CO_2。在实验条件下,原位FTIR反射光谱检测到的反应中间体可能有HOC-CHOHCH_3(或CH_2OHCOCH_3)和HOOC-COCH_3(或HOOC-CHOHCH_3)等物种。  相似文献   

20.
新型杯芳烃为载体的铅离子选择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 《分析化学》2001,29(10):1121-1124
报道了5,11,17,23-四(1,1-二甲基乙基)-25,27-二羟基-26,28-二[(2-丙酰胺)乙氧基]杯[4]芳烃1的合成及以此化合物为载体研制了PVC膜铅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不同极性的膜增塑剂和亲脂性阴离子位点对铅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测定了铅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对铅离子表现出优良的能斯特响应和高选择性,能在pH4.0-6.5的范围内使用,该电极可作为电位滴定的指示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