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和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率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用上述两种技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病理资料989例。结果: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阳性40例(4.0%),疑似病例66例(6.7%);TCT检查阳性10例(1.0%),疑似病例42例(4.2%);两种方法的结果互有交叉。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检出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技术的检出率(P<0.05),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7年3月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150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500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92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例(21.7%),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1例(1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39.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2例(23.9%),宫颈鳞癌3例(3.3%),病理符合率为92.4%.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手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H—LCT)及TBS系统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5500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H-L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LCT法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阳性病例603例(10.96%),其中宫颈癌(CA)7例(0.1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5例(0.8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4例(4.07%),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37例(0.67%),ASCUS+AGUS共290例(5.27%)。对其中564例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91.11%);LSIL(67.27%,58.18%);ASC-H(54.05%,27.03%);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14.12%。结论 H-LCT技术和TBS系统目前是一种准确、全面高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宫颈癌早期诊断方法的新进展.方法:检索近年国内外文献,综合归纳.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新技术,结合细胞病理诊断系统以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可有效发现宫颈癌.结论:这些方法的结合是目前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安花萍 《甘肃科技》2023,(6):101-103
综合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研究对象为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共2 00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20年3月,均行常规巴氏涂片检查方法和TCT方法检查,将常规巴氏涂片检查方法的结果划分为对照组,将TCT方法的检查结果划分为实验组。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诊断符合率正常范围内(WNL)、宫颈癌者、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以及诊断总满意度。病理组织学显示2 0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有92例ASC-US患者、100例LSIL患者、48例HSIL患者、71例ASC-H患者、59例SCC患者、37例AC患者、73例宫颈癌者,1520例为WNL,两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TCT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显著优于常规巴氏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7.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宫颈涂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26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就诊,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4226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342例(8.0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73例(6.4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7例(1.5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2例(0.28%),T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42.69%.由此可看到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金玲  张燕萍  魏瑛 《甘肃科技》2020,(17):150-152
探究采用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民勤县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出的来本院咨询及相继就诊的78例疑似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其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98.51%)显著高于单一采用高危HPV检测(89.55%)或TCT检查(7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3.91,P﹤0.05)。在宫颈癌筛查中,联合两种筛查方式对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采取高危型HPV检测或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联合应用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以便于指导临床规范性诊治癌前病变,从而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马蔚霞 《甘肃科技》2013,(23):145-146,137
探讨了宫颈液基细胞学(LCT)阳性患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吻合程度及符合率,完全按照宫颈疾病三阶梯诊断标准执行。并探讨了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4类宫颈病变病人,包括ASC-US,LSIL,ASC-H和HSIL,运用DNA基因捕获技术(HC2)检测上述4类病人的HPV值,并分析HPV值与各类宫颈病变病人的关系。结果4类宫颈病变病人中,HPV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8%,其中HSIL病人中,HPV阳性检出率最高,同时HPV阳性值最高。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如果能早期发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多种筛查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最新近出现的薄层液基细胞学、电子阴道镜、计算机辅助细胞学、醋酸着色肉眼观察(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VIA)和碘着色肉眼观察(visual inspection with Lugol's iodine,VILI)以及最热门的HPV-DNA检测法等,在早期筛查中各有利弊,因此对上述方法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We developed a special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for staining of cervix shedding cells based on catalytic oxidizing chromogenic reaction, which shows a potential for cervical cancer cytology screening. We screened a total of 1 922 women for cervical cancer with the special methylene blue staining method and a conventional Pap smear method using cervix shedding cells. Then,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indicators of the Pap smear or this special solution staining method were examined by the electron colposcopy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taining of cervical exfoliated cells with this reactive oxygen-based special solu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ases was 140(7.28%). Among them, 21 cases showed dark green(1.09%), and 119 cases showed purple black(6.19%). The results of the Pap smear method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ases was 123(6.40%), of which ASCUS was 105(5.46%), ASC-H was 5(0.26%), and LSIL was 9(0.47%), and HSIL was 4(0.21%). For cervical exfoliated cell special staining solution for screening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 CIN-Ⅲ) and cervical cancer, sensitivity was 83.33%, specificity was 65.52%, accuracy was 74.29%,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3.33%,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51.43%, and the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 is 86.67%. Our results proved the value of this method for early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新辅助化疗结合广泛全子宫切除治疗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的临床疗效,选取2000年9月~2004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确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患者67例,新辅助化疗方案为MVC(卡铂400 mg/m2、丝裂霉素10 mg/m2、长春新碱1 mg/m2),经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一疗程,经阴道超声测量肿瘤体积.化疗后3周来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56例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8.1%.鳞癌对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腺癌(P=0.040).肿瘤最大径线<8 cm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最大径线>8 cm者(P=0.042).不同FIGO分期的宫颈癌对新辅助化疗有效率没有差异(p=0.399).不同病理分级的宫颈癌对新辅助化疗有效率没有差异(p=0.795).由此可以认为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b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例组织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原位癌为100%。Ⅰa期85.7%.Ⅰb期77.8%,Ⅱa期63.6%,Ⅱb期62.5%,Ⅲa期、Ⅲb期均为0,鳞癌为79.1%,腺癌和腺鳞癌28.8%.手术后随访患者中无一例卵巢转移,且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接触性出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必须高度重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对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时须注意保留卵巢功能或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方法结合9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与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对可疑患者建议重复多次行病理组织活检;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和点状血管是原位癌三联征,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荧光定量PCR法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HPV16E6)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使用的灰度值分析法进行比较。构建shRNA重组质粒干扰载体转染至Caski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灰度值分析法检测干扰后细胞HPV16E6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表明HPV16E6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空白质粒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RNAi对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E6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法较之传统的灰度值分析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以及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结直肠镜检查患者诊治资料,对所有患者从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发病率青年组为34.48%;中年组为59.09%;老年组为43.39%,中年组发病率较高,为结直肠癌的主要发病人群.结论在筛选直肠癌患者时联合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与色素内镜检查能提高筛选的准确性,为直肠癌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高危型HPV16、18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启动因素.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能逆转录合成端粒,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其在正常组织中活性很低,而在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与细胞永生化或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与端粒酶激活有关,端粒酶不仅是恶性肿瘤诊断重要的靶点,也是探索肿瘤治疗方法的关键.因此,文章对端粒酶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