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 77K到 30 0 K之间对 Ca L a Ba Cu3 -x Bx O7-δ单相体系的正常态热电势率进行了微分法测量 ,发现随着硼含量 x从 0向 0 .4的逐步增加 ,样品体系正常态特性从金属性向类半导体性质转变 ,其主要载流子由空穴型为主转变为电子型为主 .根据以上的性质转变 ,我们采用双带模型及半导体模型对 x的不同值进行曲线模拟 ,拟合的热电势率—温度曲线与实验曲线相当吻合 ,同时根据模型对样品的费米能及有效能隙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在 La Al O3 (10 0 )衬底上制备 L a1-x Cax Mn1.0 3 O3 外延薄膜的输运性质 .Ca含量 x在 0 .2~ 0 .6 2 1范围内 ,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是从类半导体行为向金属导电行为转变 ,在 x≥ 0 .5的 4个样品中并没有发现电荷有序绝缘体 (COI)和反铁磁绝缘体 (AFI)现象 .Tc最高达 2 75K,MR最大可达 10 4 % (x =0 .2 ,H =1.5T) .在 T >Tp 或 Tc的温区内 ,电阻率ρ∝exp(- E/ k T) ,说明载流子的迁移是以热激活方式进行的 ,热激活能为 0 .32~ 18.3me V.当 T 0 .4 ) .  相似文献   

3.
在 90~ 2 90 K范围内对蓝青铜单晶 Rb0 .3 Mo O3和 Rb0 .1 5 K0 .1 5 Mo O3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发现 :1)在 180 K附近 ,两种蓝青铜导体的热电势出现突变是这两种物质存在 Peierls相变的的又一例证并分别分析了 A位元素的完全替代和部分替代对 Peierls相变的影响 ;2 )在相变点 TP以上和以下 ,两者的热电势有相似的变化 ,由高温区较小的正值变为低温区较大的负值 ,并可以用经验关系式 S=AT B/ T来描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在LaAlO3(100)衬底上制备La1-xCaxMn1.03O3外延薄膜的输运性质.Ca含量x在0.2~0.621范围内,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从类半导体行为向金属导电行为转变,在x≥0.5的4个样品中并没有发现电荷有序绝缘体(COI)和反铁磁绝缘体(AFI)现象.Tc最高达275K,MR最大可达104%(x=0.2,H=1.5T).在T>Tp或Tc的温区内,电阻率ρ∝exp(-E/kT),说明载流子的迁移是以热激活方式进行的,热激活能为0.32~18.3meV.当T<Tp或Tc时,ρ=ρ0+AT2.5,拟合系数A随Ca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x>0.4).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研究了Mn掺杂闪锌矿半导体ZnO的电子结构、磁性质和光学性质.自旋极化的态密度和磁矩显示Mn掺杂闪锌矿ZnO是一个半金属铁磁体,其在自旋电子学材料中有一定的应用.利用Kramers-Kronig色散关系,对Mn掺杂闪锌矿ZnO的介电函数和折射率进行了研究,根据计算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内在联系,解释了Mn掺杂闪锌矿ZnO的光学性质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90~290K范围内对蓝青铜单晶Rb0.3MoO3和Rb0.15MO03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在180K附近,两种蓝青铜导体的热电势出现突变是这两种物质存在Peierls相变的的又一例证并分别分析了A位元素的完全替代和部分替代对Peierls相变的影响;2)在相变点tp以上和以下,两者的热电有相似的变化,由高温区较小的正值变为低温区较大的负值,并可以用经验关系式S=AT+B/T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WO3掺杂的La2/3Ba1/3MnO3电输运与磁电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2/3Ba1/3MnO3(LBMO)微粉中掺入WO3,制备了La2/3Ba1/3MnO3+xWO3(x=0~0.20)多晶陶瓷样品.实验发现,随x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增加,金属-绝缘相变温度(Tp)由340K下降到26lK,在1T的磁场下,当0〈x≤0.05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迅速上升,从4%增加到10.5%,当0.05〈x≤0.10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从10.5%增加到11.5%,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当0.10〈x≤0.20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从11.5%降低到2%,这为磁电阻器件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技术,通过探测聚酰胺固化环氧树脂(epoxy)及环氧树脂/累托土(epoxy/rectorite)纳米复合材料分别在30~473 K及30~493 K温度区间内自由体积特性的变化,得到了epoxy和epoxy/rectorite两种材料中3个结构转变点温度为:次级转变点温度Tγ分别为160,120 K;玻璃化转变点温度Tg分别为270,260 K和橡胶态到粘流态的转变点温度Tf=380 K(两种材料相同).比较两种材料的结构转变点,发现纳米复合材料Tf,Tg和Tγ分别比环氧树脂低0,10 K和40 K.说明累托土的加入影响了复合材料低温下的自由体积特性.在温度高于熔融温度Tm时,发现两种样品中自由体积浓度有较快的下降,归因为材料中分子链段运动非常剧烈,较小的孔洞消失.  相似文献   

9.
最近,Torchinsky,A.向笔者提出下述未解决问题:设K(x)=Ω(x)/|x|~n(x∈R~n),Ω(x)是零阶齐次函数,满足消失条件integral from n=s~(n-1)to ∞(Ω(x)dσ(x))=0及H(?)rmander条件integral from n=(|x|≥2|y|)to ∞(|K(x-y)-K(x)|dx≤B) (|y|≠0) (1)又设b(t)是〔0,∞)上有界实函数,H(x)=K(x)b(′x).那么算子Tf(x)=p.v.H*f(x)是不是L~2有界的?这个问题与Fefferman,R.的工作有关.我们给出了此问题的肯定回答,也即证明了下述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Cr离子注入方法,在不同气体环境下退火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磁化率和居里温度的Cr掺杂p型 (111) Si基稀磁半导体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磁学特性的变化进行表征.实验发现,该样品在H2气中退火后,氢原子钝化了Cr离子注入时引起的样品中的Si悬挂键缺陷(形成Si-H),增加了传导电子的长程相互作用,使样品的居里温度达280 K,远高于同一条件下在Ar气中退火样品的居里温度(100 K). 部分氢原子束缚了样品中的受主载流子,降低了磁化率,导致在低温区(小于50 K)H2气中退火样品的磁化强度小于在Ar气中退火样品的磁化强度.这为室温铁磁半导体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逾渗系统的统计分形性质、逾渗网络的动力学、分形子概念的引入及其特殊的态密度 ,色散关系和超局域的性质、分形子存在的实验证据以及研究分形子的意义 .讨论了分形子 (振动分形子或磁分形子 )对金属玻璃中的类近藤效应 ,并对稀释磁体中电输运、半导体中激子弛豫动力学、分形结构超导体的转变温度、正常态电阻温度关系及分形子超局域化的实验证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原子核定态能级实验事实进行分析,通过单核子在平均自洽场中独立运动模型,将壳层模型汤川秀树势和伍德萨松势分析模拟,建立了汤川-伍德-萨松-势(Y-W-S-P).结合液滴模型势能的特性,通过魏扎克(C.F.Weizsacker)公式建立综合模型势,建立相应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应用泰勒微扰法和类氢原子能量表象的径向矩阵元,求得一级微扰能和零级能,导出原子核能级精细结构解.其结果与实验值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高比表面积Ce-Zr-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Ce(NO3 ) 3 · 6 H2 O和 Zr(NO3 ) 4· 5 H2 O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 ,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 Ce- Zr- O复合氧化物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溶液的 p H值及陈化时间等对比表面积的增加影响较大 .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 70 % ,p H值为 9.5 ,陈化时间为 12 0 h,92 3K焙烧 2 h后 ,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 2 79.6 9m2 / g.FT- IR分析显示 ,样品经 92 3K焙烧后 ,Ce- Zr- O上残留的活性剂已基本除去 .TG- DTA分析表明 35 3K干燥后的样品在 TG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过程 ,与 DTA曲线相对应有两个吸热峰 ,第一个表示吸附水和丙酮的脱去过程 ,温度在 393K,失重率为 7.4 3% ;第二个吸热峰在787K,可能是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峰 .氮气的吸 -脱附实验揭示 ,该吸 -脱附等温线属于 型等温线 ,是中孔多孔物质的吸附类型 .另外 ,样品经 973K焙烧 ,比表面为 2 30 .6 9m2 / g;10 73K焙烧后 ,比表面为12 0 .5 5 m2 / g;经 1173K焙烧 ,仍有 5 3.5 3m2 / g.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奇异积分算子Tf(x)=p.v.H*f(x)的L~2有界性,其中H(x)=b(x)K(x),K(x)满足经典条件,b(x)是有界经向函数.新的结果改进了Fefferman,R.以及笔者本人以前昕建立的定理.  相似文献   

15.
砷在成矿过程中经常与其它金属伴生,其化合物在焙烧冶炼过程中易与其它金属形成冶炼烟灰,此类含砷烟灰具有毒性及挥发性,安全堆存已成为冶金企业面临的难题,对含砷烟灰进行物相分析,从而确定其成分及其砷含量,可为进一步处理该类烟灰,使其达到环保部门的堆存要求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选取砷滤饼,对其分别进行物相分析和脱砷研究,得知砷滤饼样品中As元素含量为13.07%,并以As2O3形式存在,样品中还含有Cu、Pb、Zn等金属及其氧化物和9.8%的S元素.根据以上物相分析结果,进行了砷滤饼样品碱浸脱砷动力学研究,比较白烟灰样品中As元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浸出速率,结合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得出在303 K~343K范围内,样品中的As在碱浸体系中为内扩散控制的结论,该反应动力学属于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碱浸脱砷方法,采用Na OH+Na2S碱浸脱砷,As浸出率高达96.5%,Cu、Pb、Zn金属浸出率低,实现了As与这些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元素镨(Pr)的铁氧化钴CoPrx Fe2 x O4(x=0.0、0.01、0.025、0.05、0.075、0.1)纳米颗粒.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来的样品是立方体结构的纳米颗粒,当掺杂量00.1(x=0.15)时出现杂峰.随着掺杂量从0增加到0.1时,样品的平均晶格尺寸从34nm减小到15nm,饱和磁化强度(Ms)从78emu/g单调减小至36emu/g,矫顽力从1008Oe降低到668Oe.  相似文献   

17.
用硝酸盐分解法(N-法)和柠檬酸络合法(L-法)合成了La-Sr-Ni-O系复合氧化物.用XRD技术考察了样品组成、制备条件及灼烧气氛等对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按La_(1-x)Sr_xNiO_3计量比,用N-法合成只能形成四方体心K_2NiF_4结构的A_2BO_4型复合氧化物.而采用L-法,通过改变条件,在0.0≤x≤0.2范围内可形成菱形晶系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另外,用L-法合成La_(2-x)Sr_xNiO_4系列样时发现,制备条件及灼烧温度、气氛对样品结晶态存在较大的影响,高温、空气氛下可形成高结晶态的K_2NiF_4结构复合氧化物.La_(2-x)Sr_xNiO_4体系CO催化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随x(Sr~(2+)取代量)增加,CO的转化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势模型方法研究了重双夸克在不同角动量时的基态和激发态能谱.我们首先在势模型中引入了自旋相互作用项,然后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出了cc重双夸克在不同角动量时各态的能谱.另外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了bb重双夸克不同角动量时各态的能谱.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在 10~300 K 温度范围内,对准二维电荷密度波导体 Na Mo6 O17紫青铜热电势的测量结果. 在80 K 附近, Na Mo6 O17 的热电势发生突变是该物质存在 Peierls 相变的又一个实验例证. 温度高于80 K 时,热电势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 S= A T+ B/ T 来描述;而在温度低于 30 K 时,热电势可以拟合为: S= A T+ B T3 , 说明总的热电势均存在着来自载流子自身的热扩散和声子对载流子的散射两方面的贡献,但高温区和低温区声子对载流子的散射机制是不一样的. 总的热电势值揭示,无论 Peierls 相变前后,主要载流子均是电子. 上述这些实验结果与 K Mo6 O17的实验结果比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紫青铜结构、 Peierls 相变等物理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边界势调控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性质.当空间反演对称性被子晶格势和边界势破坏时,系统中存在量子谷霍尔相和单边的量子谷霍尔相.考虑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时,边界态对于谷指标和自旋指标都具有螺旋性,所以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量子谷霍尔相和量子自旋霍尔相.这些边界态导致了许多不同的谷电流和自旋电流.这些研究结果在自旋电子和谷电子器件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