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风风场模拟是研究各类高耸构筑物、大跨度桥梁和大型空间结构风致破坏机理的重要基础.基于不随高度变化的台风功率谱、自回归法和竖向相关性简化表达式模拟了沿海地区的强台风风场模型;得出了给定平均风速条件下,不同高度处的脉动风风速时程曲线.结果表明,模拟谱的功率谱密度与目标谱较为一致,模拟风速可用于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特高压输电线电力金具U型挂环易破坏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根据实际线路设计参数,建立U型环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静动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静态分析中,U型挂环的最大应力位置为中心接触部位,其最大等效应力为1 482 MPa,上下U型挂环之间出现滑移,滑移距离为0.8 um;动态分析中,U型挂环在第六阶变形最为严重,并且在水平载荷和垂直载荷的共同作用下,位移振幅最大处的频率为2 700 Hz,振幅值为1.304 6×10~(-4) mm,应力值为33.481 MPa,此时频率接近于结构固有频率,结构易发生共振现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电力金具的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桥梁伸缩缝在车辆冲击荷载作用下损坏的机理,对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模数式伸缩缝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其在车轮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以及非对称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脉动强度的分析方法.对典型的RBM160型桥梁伸缩缝进行了动力强度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伸缩缝中梁跨中、中梁支座焊缝位置是动应力最大的位置,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中常见的伸缩缝破坏位置一致;(2)水平与竖向轮载共同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应力显著大于竖向轮载单独作用,说明水平轮载对伸缩缝损坏影响较大,但是国内外规范关于水平轮载的取值存在差别,由此获得的伸缩缝最大应力差别较大;(3)伸缩缝最大应力随着汽车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可以通过限制车速来控制模数式伸缩缝的最大应力,确保结构的安全性;(4)中梁与横梁之间的焊缝是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部位,该部位的最大应力与焊缝饱满度有关,通过优化焊缝饱满度可以减小最大应力,提高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某些变星的倍周期分岔都是通过观测其光度曲线的功率谱,看它是否出现分谱波而得到证认的。因而自然提出这样问题,人们是否能从理论分析预测某些变星会不会出现倍周期分岔呢?本文研究了这个问题,得到初步结论是:对于单带恒星模型的脉动,从一个不动点到2周期的分岔发生在参数λ1=-1,即绝热指数r1=1.33。  相似文献   

5.
在Linux操作平台下应用FAST_wmg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对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膜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对焊接金属波纹管采用了S型膜片和V型膜片,并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强度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膜片最大应力集中都在膜片两端周围发生.这与文献所叙述的波纹管的主要失效发生在膜片两端与焊谷接近的部位非常吻合,但是,在同样边界条件下,在同样位移量时S型膜片最大应力值比V型膜片最大应力值小,压缩量大.  相似文献   

6.
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用有限元分析温度对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从热传导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求解稳态和瞬态温度场所用的有限元一般格式,进而在瞬态不均匀温度场状态下,可将其影响转换成相应的等效节点温度载荷。采用一般有限元法可求得计算在此类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场。本文所列算例结果合理,表明本文推荐的方法适用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承受定常和周期风载的高层建筑为背景,研究外观形体比例对于结构物横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将矩形截面的高层结构物抽象为一Euler悬臂梁结构,通过分析其本构关系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Galerkin原理及振动理论得到结构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外观形体比例对高层结构在顺风向载荷作用下的振动有重要影响:在定常载荷作用下,结构物的顺风向位移随高层结构物的迎风面高宽比增大而增大;而在周期激励载荷作用下,结构物发生顺风向振动,结构的最大顺风向位移对结构物的外观形体比例敏感,却并不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紫外线对树脂-水泥复合材料界面腐蚀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树脂导光水泥基材料进行加速老化,采用斜剪粘结强度、表面外观特征变化的宏观测试手段探明树脂-水泥界面在紫外线辐射环境下的变化规律,通过ESEM-EDS的微观测试手段分析树脂-水泥界面在紫外线辐射环境下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试件发生斜剪破坏时,均从树脂与水泥基体的界面处开始破坏;在紫外线作用下,界面斜剪粘结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24h左右达到最大值11.62MPa;树脂部分黄变随照射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84h时色差值达到9.283;早期树脂部分发生后固化反应使结构强度增加,界面结合更为紧密,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作用使树脂分子链断裂,羰基和酯基基团发生降解,削弱了树脂与水泥界面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邻菲哕啉在两个波长下测定Fe(Ⅱ)和Fe(Ⅲ)的条件,考察了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反应酸度、络合物的稳定性和方法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在pH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Fe(Ⅱ)和Fe(Ⅲ)的邻菲哕啉络合物在390nm有等吸收点,可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全铁;Fe(Ⅱ)络合物在515nm处有最大吸收值,而Fe(Ⅲ)络合物在515nm时的吸收值几乎为零,可在515nm处测定Fe(Ⅱ),通过差减求算Fe(Ⅲ)的浓度,从而建立了铁的形态分析方法。方法已用于测定水样和土壤样品中铁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现代压电器件发展,铁电陶瓷在较大外力场作用下的非线性电/位移响应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软性PZT5和硬性PZT4铁电陶瓷材料在压缩载荷下的非线性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和分析,测试了PZT5和PZT4铁电陶瓷材料在一维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电位移曲线,讨论了压缩载荷作用下的900电畴偏转特性及畴变应变对非线性变形部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实验结果表明:高聚物在高应变率下的率相关的变形过程通常伴随着内部损伤的演化,这种演化导致了高聚物的最后断裂.采用改进了的熔丝网络模型及蒙特卡罗随机方法进行的数值模拟以及基于热激活机理所作的分析,得出了率相关的损伤演化律.相应地导出了计及损伤的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以考虑损伤弱化效应.进而提出了一个动态断裂判据,其同时与应变、应变率相关。采用SHPB技术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新方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软土地基处理区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强夯施工工艺参数,用该参数处理类似工程的地基,不但能满足工程加固的要求,且能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软黏土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不同动应力幅值下的循环动三轴试验, 研究了不排水和部分排水对饱和软黏土累积塑性应变、动孔压、动弹性模量及动阻尼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排水条件下对饱和软黏土的动力特性影响较大, 尤其是动孔压; 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 部分排水条件下的动孔压存在一个峰值, 动孔压先增大后减小; 当动应力幅值较大时, 部分排水条件下累积塑性应变和动阻尼比小于不排水条件下的结果, 动弹性模量则大于不排水条件下的值; 对试验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获得了动弹性模量、动阻尼比以及累积塑性应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低功耗设计在当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一种没有直流功耗.具有完全电压摆幅的低功耗动态CMOS三值反相器作为基础。结合简单三值差分逻辑(STDL)的结构.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动态三值CMOS D触发器.该触发器能很好地实现动态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芯片面积小、时钟简单等优点.Pspice模拟表明所设计的触发器还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的优点.它比二值动态TSPCL D触发器节省近35%的能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冲床工作时滑块受周期性冲击载荷大的工况特点,对安装在冲床滑块上的电子式调模计数器进行了减振研究.在电子式计数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冲击载荷作用下计数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傅里叶级数将冲床周期性冲击激励展开并施加到该模型上,并通过分析该模型的动态响应得到隔振系统的传递率.以光电传感器的抗振度为减振指标,采用遗传算法完成了该隔振系统的隔振参数优化.最后在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隔振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力和位移传递率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计数器的力与位移的传递率明显减小,隔振后计数器承受的冲击加速度小于光电传感器规定的抗振度,达到隔振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动物群体与荒漠绿洲脆弱带的周期、准周期、无周期振汤等事例。它们指明,种群密度的波都遵从非线性动力学规律,数值计算所得规律与经验规律对比后,其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基于配置静态存储方法的全景应用模式已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全景浏览应用要求.但在更新频繁、交互量大、场景数多的环境下,此方法容易造成维护困难、服务器数据量激增等问题.针对在不同场景图像配置中存在重复的静态内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适性和可移植性的全景配置文件动态生成方法:提炼静态内容,存储动态内容,并根据不同场景的请求参数动态生成配置文件.经实验对比,相较配置静态存储方法,动态生成方法显著减少了服务器文件数量,在传输时间、可维护性与浏览器缓存利用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糟醉带鱼不同腌制条件下鱼肉与盐卤成分的变化及其动力学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腌制条件对鱼肉中氯化钠含量、鱼肉失重率及盐卤中可溶性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变化有明显影响;腌制时间与鱼肉中氯化钠含量及盐卤中可溶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腌制温度与盐卤中氨基态氮和可溶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盐水质量分数的提高,鱼肉中氯化钠含量和鱼肉失重率显著上升,盐卤中可溶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明显降低;降低腌制温度、缩短腌制时间、提高盐水质量分数可降低鱼肉中氯化钠含量,控制肌肉中营养成分的析出;试验建立的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描述糟醉带鱼腌制过程中鱼肉的氯化钠含量、失重率及盐卤中可溶蛋白、氨基态氮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维Hopkinson压杆实验设备,对603、675两种装甲钢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种装甲钢的Bodner-Partom本构方程,经程序计算与实际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构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材料在动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采用2种不同的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PP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PP—g—MAH和接枝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g.并对它们应变率从10^-4s^-1到100s^-1范围内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P—g—MAH作增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在高应变率冲击条件下,界面损伤演化加速,应变约6%时即发生宏观应力应变曲线软化,应变率约2000s^-1,应变约23%时即发生剪切破坏.采用TPE—g界面相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由于形成分散相为核,界面相容剂为柔性壳的核壳结构,在尼龙粒子及壳层的协同作用下,使该共混体系的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该体系在应变率高于3500s^-1,应变约45%时才发生剪切破坏.断裂时单位体积吸收能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