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固液两相流中更一般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式。模化了固相和液相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及K方程和ε方程。该湍流模型考虑了固液两相间速度的滑移,颗粒间的作用及相间作用。使用本文所建立的湍流模型,数值预测了一管湍流中的沙水混合流动,其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文献[1]的密相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对垂直圆管中密相两相流动进行了解析求解,分别得到了连续相和分散相的速度解析表达式.在相间阻力与相间速度差成比例时,除了在离管壁面很近的薄区之外,管道流动规律与达西渗流定律完全一致.本文验证了文献[1]的密相两相流动数学模型的假定在本文情形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固液两相流中更一般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式.模化了固相和液相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及K方程和ε方程.该湍流模型考虑了固液两相间速度的滑移,颗粒间的作用及相间作用.使用本文所建立的湍流模型,数值预测了一管湍流中的沙水混合流动,其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风沙二相流动的三流体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来用连续介质观点研究风沙运动,这一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模化颗粒相的应力.通过对气-团二相流研究中常用的双流体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模型在研究风沙运动时有相当的缺陷,即使是研究最简单的风沙流──定常二维充分发展的流场也是如此.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将向上、向下运动的颗粒用两种拟流体来表征的三流体模型.相对于双流体模型,三流体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流场的内部结构及边界状况对流动的影响,而且固相应力的主要部分也可用应变量显式表示.对近似求解相当有利.最后,本文给出了三流体模型的风沙流运动方程组并讨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的提法.  相似文献   

5.
密相液固两相湍流K-ε-T模型及其在管道两相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准确预测密相液固两相湍流流动,建立了K-ε-T模型,推导了控制方程组。利用该模型对竖直上升管中的密相液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悬浮体两相流,经过分柝推导,将Ishii用对无限多个间断求和表示的、一般形式的相间动量交换率Mk和能量交换率Ek简化为有简明物理意义的几项之和。结果表明:(1)各相动量方程中与压强梯度有关的项是(—αk▽p),它可由基本守恒原理导出,不必引入“压力分担假设”;(2)相间阻力作用点的平均速度是相界面移动的平均速度,它近似等于离散相的平均速度,因此阻力做功项分别是fdc·和fcd·,而不能用流体平均速度;(3)类似地,相变带给各相的动量分别是和,不能用;(4)由于相变过程伴随着显热与潜热之间的转换,因此相间传热Qdc与Qcd的代数和不等于零,代表显热与潜热总和的Qic和Qid,它们的和(Qic+Qid)等于零。  相似文献   

7.
对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流函数形式两重网格有限元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此方法包括在粗网格上求解一个非线性问题,在细网格上求解一个线性问题,然后再在粗网格上求解一个线性校正问题。分析了包括校正项和不包括校正项两种方法的误差,得出对于任意固定的Beynolds数,能达到最优逼近阶。  相似文献   

8.
两相流中柱状固粒对流体湍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含柱状固粒的两相流场,建立了包含柱状固粒对流场影响的流体脉动速度方程,在求解脉动速度方程的基础上,经平均得到流体的湍流强度和雷诺应力.将该方法用于槽流湍流场的求解,并与单相流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中变化柱状固粒的参数,给出了固粒的体积分数、长径比、松驰时间对流场湍动特性的影响,说明粒子对流场的湍动特性起着抑制作用,其抑制的程度与粒子的体积分数、长径比成正比,与粒子的松弛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建立的Bingham流体稠密两相流动的二阶矩-颗粒动力论湍流模型(USM-theta模型)既体现了两相的作用,又体现了屈服应力所引起的附加项,并提出了USM-theta模型下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两相湍流流动的算法.利用该模型对圆管内Bingham流体的单相湍流流动、稠密液固两相的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并和五方程湍流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利用USM-theta模型对含颗粒的Bingham流体的两相湍流流动进行了模拟,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加,Bingham流体相与颗粒相在管道中心附近的主流速度减小.液固两相湍流和Bingham流体两相湍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屈服应力引起的附加项对流动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一类粘性两相流模型,主要研究了当初始密度间断连接到真空时的全局强解存在唯—性.利用一系列的先验估计得到m和n的正上下界估计;再运用差分方法,证明了可压缩粘性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全局强解存在唯—性,这样我们把Evje,Karlsen和姚磊,朱长江的结论推广到β>0,γ>max{β+1,2β}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从运动方程和本构方程出发,推导得到了含柱状粒子两相流场的修正Orr-Sommerfeld方程,然后在边界层流场中,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含柱状粒子流场的稳定性中性曲线,给出了流场失稳的临界雷诺数.结果表明在所述情况下,柱状粒子对流场起着抑制失稳的作用,而且抑制的程度随着柱状粒子体积分数和长径比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 1 )相界面上有两种彼此独立的相互作用 :相间相互作用和碰撞相互作用 ,相界面上的间断关系可作相应的分解 ;( 2 )颗粒中的应力可分解为本底应力和碰撞应力 ,它们分别对应于相界面上的相间作用和碰撞作用 ;( 3)通过相界面 ,碰撞应力没有间断 ,因此 ,对于它 ,导数的平均值等于平均值的导数 ;( 4)基本方程中的固相应力应包含碰撞应力 ,而相间力表达式中的固相应力只含本底应力 .通过这些论述 ,将Drew和Ishii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当严谨的推导二相流基本方程的方法 ,推广到浓密的二相流 ,得到了包括碰撞应力效应的二相流平均运动方程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油藏数值模拟主要采用的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容积法等在油藏数值计算时均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油藏注采的实时预测与快速动态模拟.该文以一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最佳正交分解(POD)方法)为基础,对油藏油、水两相流抽取特征函数,并对油藏两相流模型进行Galerkin投影得到新的低阶计算模型.数值计算表明...  相似文献   

14.
李笑萍 《应用数学》2002,15(1):138-142
根据凝析气藏开发的实际需要,引入凝析油-气两相拟压力、拟时间函数,建立了凝析气在双重渗透率介质中的不稳定渗流新模型,该模型为一类偏微分方程组的混合问题,本文研究了这类偏微分方程组问题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FAE(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规律,运用二维轴对称气液两相方程组模型,针对其中的气相方程组采用高分辨率的隐式TVD格式,液相方程组采用MacCormack格式,较好地对FAE气液两相爆轰产生的爆轰波的发展和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处理带激波的单相气体非定常流动问题的两种高分辨数值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二阶GRP有限差分法)推广应用于气固悬浮体(亦称含灰气体)两相情况,计算了含灰气体激波管中两相激波特性、波后流场结构及气固两相流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数值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给出带有尖锐间断阵面的两相激波松弛结构.二阶GRP方法在计算精度和机时耗用等方面优于随机取样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冲砂洗井泡沫的制备和关键工艺设备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气液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对泡沫发生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出气管顶端的倾角和出气管至入口变径腔距离来分析泡沫发生器内部速度和压力对流场影响,得到更科学合理的泡沫发生器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8.
集中力作用下两相饱和介质二维位移场Green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工程场地的对称性,集中力作用下的位移场Green函数在土力学、地震工程学和动力基础方面的应用需以二维模型出现.在理论推导上Green函数的二维模型要比三维模型复杂.根据丁伯阳等人已得到的三维位移场中集中力作用下两相饱和介质位移场Green函数,采用De Hoop与Manolis给出的沿x3方向在无穷域积分方法,得到了集中力作用下两相饱和介质二维位移场Green函数.相比已有的工作,所得结果不仅简单,且是解析解.  相似文献   

19.
周力行  黄晓晴 《中国科学A辑》1988,31(12):1262-1268
在现有的两相湍流数值模拟中,对颗粒湍流普遍采用以局部追随概念为基础的代数模型,其预报结果在很多情况下与实验不符。本文提出了以颗粒湍能输运方程为基础的κ-ε-kκ两相湍流模型,并以平面闭式两相射流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报结果与实验符合良好,表明此模型明显优于k-ε-A.P.的颗粒湍流代数模型。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4):639-65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点估计方法—逆L-矩估计。针对两参数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参数的逆L-矩估计与L-矩估计是相同。而针对两参数BS、BS Laplace、BS Logistic以及BS极小值分布要得到参数的L-矩估计是非常困难的,但采用逆L-矩估计的方法很容易得到刻度参数与形状参数的点估计,论文还通过大量的Monte Carlo模拟比较了逆L-矩估计与其它的点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