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通>作为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它诞生的背景与史学发展的需要有关;与时代的学术氛围有关;更与当时统治者对史学的社会功能认识和利用有关;与当时的时代矛盾有关.这是我们学习<史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刘知几及其《史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唐代著名史学家史学评论家。他 20岁考中进士; 42岁时,始任史官,撰修国史。 《史通》是刘知几终生所萃的史学名著,也是我国最早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史学思想贯穿于《史通》之中,其核心,是著名的“才、学、识”三长理论。《史通》中,刘知几史学思想突出的方面,一是史法上“秉笔直书”的精神;二是史现上对传统思想的大胆批判。  相似文献   

3.
4.
刘知几的《史通.言语》篇中体现刘知几对于史传文的创作观:在语言风格上讲求"体质素美",同时反对骈文入史,在创作上强调史传文创作的真实性。在实践上体现出不盲目崇古,并且大量使用当代口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左传》既是历史著作 ,又是文学著作 ,具有双重性质和双重功能。文章从历史写作和叙事文学存在着部分交叠关系入手 ,就写作材料、材料的加工方式、作品成就、社会功能等方面 ,对《左传》叙事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作了深入剖析 ,高度肯定了《左传》在叙事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家荣教授的新作<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是对中西叙事文学的叙事精神进行研究比较的论著,主要论述了中西神话、戏剧、小说和叙事形式的异同.全书逻辑清晰,言语精练,观点新颖,令人深思,是一部极具重要学术价值的中西叙事精神比较的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7.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并提炼出“叙事话语范式”的理论框架,对整个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开创性地将当代小说进行叙事学的概括与分析,对当代小说乃至文学史的重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建国后发表的第一篇受到批判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为例,详细解读了社会主义语境中对于新妇女的塑造和她们主体性的形成,展示叙述新妇女的另一种视野,即从“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视角和按照新民主主义思想建立民族国家的方向来立足,所叙述的新妇女将呈现出更大的空间与可能性,但是这个新空间与可能性因建国后对阶级性的强调而没有展开。  相似文献   

9.
《利未记》曲神的律法组成,中间因记述至高神权被亵渎的叙事打断,律法与叙事的组合形成某种结构切分模式,从中可见作者匠心所在,即通过文学叙事重构宗教信念。文章专注于血液、麻风病(体液)、精液等体液丧失与生殖失序的同源关系,以及相关的赎罪与净化仪式,藉由身体不洁的病源与救赎叙事,阐释肉体的神圣与不洁和圣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重梅《圣经》圣所-祭坛-人体三位一体神话宇宙观和律法公义的由来。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叙事理论把叙事作品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叙述和摹仿。所谓叙述是指作者公开以自己的名义叙述;摹仿则指作者竭力造成不是他本人在说话,而是某一个人物在说话的假象。借用这种理论来看中国古代小说,则可看出,在宋元说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是典型的“叙述”体文学。作者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分,不断以“看官听说”的形式介入作品,进行公斤的理性说教或对人物、情节阐释、评论、说明,故事中的一切都是经过作者之口转述,而非自动的展现。《三国》、《水浒》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叙述体小说的基本特征。《金瓶梅》虽然并未完全…  相似文献   

11.
师陀笔下的"新女性"来自城镇乡村,她们在家庭、社会和心灵深处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却屡遭挫败。师陀立足于女性个体立场,展现了她们追求自由平等实践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师陀揭示了女子自由平等启蒙理念在"以人为本"层面的缺失给"新女性"带来的创伤,启示人们思考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究竟给女子自由平等实践提供了多少自由的空间?把鲁迅先生对"娜拉走后怎样"的理性质疑进一步拓展到了文化反思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文学事件"在"演绎式"或"求证式"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中,常常要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而辩护,或者为文学史上的路线之争而出场;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事件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学史意义.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著作出于对这种叙述模式的反动,而有意淡化文学事件,但这同样会有损文学史的真实性和深度模式的建立.还原文学事件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还原历史本身.我们不但需要真实的文学史,也需要真实的"文学事件史",以此来重构文学史本来就具有的丰富和生动.  相似文献   

13.
陈翔鹤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两篇历史小说,其丰富的艺术技巧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其在当时历史语境下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个性化叙述,在文学史上有着深刻而持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传奇对史传叙事法的继承,主要表现为采用了史书中的纪传体形式,而对史传叙事法的发展与创新主要表现为叙述分层以及情节叙述的空间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5.
以叙事学与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切入点,从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批评方法人手,从小说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视角、自南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反因果链接的情节序列、反讽型的故事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叙事。加缪在二战后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洪流面前,只能通过《局外人》隐蔽地表达作者虽同情阿尔及利亚,但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所以《局外人》不单单是存在主义哲学诗性彰显的杰出文本,而更是殖民主义政治的潜在同谋和一曲为欧洲殖民主义招魂呐喊的挽歌。  相似文献   

16.
“本时间”探讨是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先锋小说的一个关健标志就是它的叙述的“无时性”。这种叙事手段有它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朴素、平实是鲁迅小说艺术又一个富有特色的风格特征。该风格表现为:"小"处着眼,"广"域取材,"俗"中见雅。其特征为:民俗性和时代性。素朴之美渊源植根于生活,成长于对中外作家作品的借鉴,成熟于鲁迅精神的思考和锤炼。  相似文献   

18.
同次是一个独立于主、宾、正、偏四次,仿照拉丁文中的同位语,通过变换分析,针对语义指向而设立的一个术语。其目的不在于分析句法成分,而在于指明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赋、比、兴”含义研究较多,成因研究罕见。今就其成因问题作了三点推论:一是巫史文化的产物,即原始宗教内容向艺术形式的积淀,以及实用记事的需要。二是礼乐文化的产物,即当时出于礼仪的思考,出于政治、外交、人际关系的需要。三是理性认识的产物,即当时的诗人们已认识到物象的表意功能远远大于抽象语言的表意功能。上述三解,也许按其序列有先后之分,也许三种成因共同作用,也许某种成因主之,其余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