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女子健身健美训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校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照当前社会大众健身运动的现状与流行趋势,从理论与两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针,方法,以有利于高校女子健身健美运动的深入开展,为高校素质教育增添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3.
4.
呼吸和意念是健美训练的重要构成因素,正确地掌握呼吸节奏和运用意念训练才能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女子健身训练的意义,认为这是融身体素质训练、形体训练为一体,是一项非常适合女生身心特点,深受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强调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大众健美操课的基本概念、运动强度、密度、间歇时间,课程安排次数、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怎样上好普通高校女子大众健美操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能训练是健美运动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是健美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探讨了女子健美运动员体能发展方法以及不同阶段体能与其它训练因素的合理安排,为女子健美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2,(11):240-240
在很多的体育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科学的赛前训练对运动员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尤为重要。为了使中国健美运动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应该对健美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相关的方面的状况、相关因素加以研究,使之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健美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9.
增大肌肉围度的健美训练强度通常控制在70%-80%,而针对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增大肌肉围度的理论以及实践应用的研究较少。肌肉的力量决定了肌肉围度,为指导健美练习者科学地进行力量训练,寻找健美训练中最为有效的内容,通过训练经验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国外文献中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发现,合理的极限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更有助于健美训练者肌肉围度的增加和力量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健美运动由于其独特的身体呈现方式和身心体验效果,决定了健美课程教学方式不仅区别与以传统文本知识为蓝本的学科式教学,而且是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重技术传授和技能演练的身心互动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综合运用以讲解示范、处方制定、电化教学为主的讲解式;以自主学习与问题演绎、互助合作与角色互换为主的研讨式;以教学比赛与成效比对为主的激励式;以及以流行团操、无氧间歇、意念呼吸为主的团体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以提高健美练习效果,丰富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健美运动的发展、特点与作用出发,阐述了健美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便健美运动能在高校很好的开展起来,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于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身体训练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和协调素质训练等,同时要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个人特点、训练条件等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展,机能进一步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我们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进行了健身、健美好环的尝试。实验证明,这对学生各部机能的发展和提高及身体素质的增强都有很大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美,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安徽省8所高校教师的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教师有很强的身体锻炼参与欲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参与较少,而且体质状况也令人担忧。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指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修养.文章从思想品德、专业与文化、语言、气质、创新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健美搡指导员的修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大学生参加健身、健美运动的心理效应进行探讨,从中发现健身、健美运动具有悦体与审美效应、成就效应、移情与宣泄效应和交往效应.健身、健美运动将会因大学生在追求形体健美、体魄强健的同时,注重心理的最佳效应而奠定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及健美操运动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健美操教学的作用,把培养学生创编能力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在学校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该文的研究有利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通过几点对比研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大学理想,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模式。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面向21世纪大学的理想应当以新人文主义为内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探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探讨了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