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油的快速染色方法冯锦湘(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215151)在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ρgh的实验中,为了使玻璃管中的煤油柱与玻璃缸内的水的交界面清晰,一般都想法让煤油染成红色或黑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煤油的快速染色方法.学校里一般都有文...  相似文献   

2.
“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是中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教材里要求用平底玻璃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但目前市面上没有低重心平底试管出售,因此有相当多的学校尚无法开出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3.
初中二年级学生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关系”实验中,用玻璃管装上细砂,使重心低于浮力中心,管不至在水中倾斜翻  相似文献   

4.
利用纯水作为比较液体,用2个玻璃管与注射器内的气体相通,另一端分别插入水和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使注射器的压强减小,使液体和水同时在玻璃管中升高,液体上升稳定后,利用封闭在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的关系,即可方便测出液体密度.  相似文献   

5.
气体压强的演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图1所示,取粗5mm长55cm的玻璃管图1弯成U型管,左管比右管低3~4cm,往管中灌些水银.找来大号的一次性针筒,将针尖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中,制成简易的气体压强演示器.拉动针筒中的活塞,可改变烧瓶内气体体积,从而可以测定气体不同状态下的压强.这时瓶内气体压强p可从U型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的读数及大气压H的数值,利用公式p=H±h求得.此装置还可验证波意耳马略特定律.通过移动针筒中的活塞,可以改变瓶内气体的体积,再从上述方法中得到压强的改变,从中不难看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对液体压强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降低了对知识层次的要求,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对压强的概念没有终结性的要求.另外,新课标还强调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在实际问题中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要求上的变化,体现了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中“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的学生实验里所用的平底玻璃管是实验的关键。然而现有的平底玻璃管自身重量大,浸在水中后露出水面太少。如果按实验要求再往里加点沙子,管就要沉入水中,即使不沉也由  相似文献   

8.
图1所示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演示器材,用于演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玻璃筒各端口都用橡皮膜封住,无法与外界大气压相通.当将实验器材置于水槽中时,玻璃筒内的密闭气体由于橡皮膜向内凹陷而被压缩,导致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影响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看了物理通报(1955年7月份442页)上“机翼上下面气流压强差演示器”之后觉得明显度很差。因为上下压强差是非常小的,所以水柱差也非常小。因此,我们就着手尝试改进。首先考虑到的是改玻璃管中为密度小的液体,  相似文献   

10.
孙竟 《物理通报》2012,(4):128-129
《新课标》初三物理课程,编入了“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及应用.由于学生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认知水平有限,需要有一个直观的教具演示这一物理现象,给学生的探究提供素材,方便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关于“液体沸点跟压强有关”,课文中只用了水在低压下沸腾的演示来说明,在压强减小时,液体的沸点降低,从而引入在压强增加时,液体的沸点就要升高的结论,这只能给学生一种抽象推理概念。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获得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这部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北京市历届中考的热点,在中考题中这类题也常有难题出现.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而这部分知识又涉及到密度、压力、重力、质量、深度、体积和面积等较多的知识,所以,“液体压强”必然形成学生学习的难点和中考拿分困难的考点.特别是近几年北京市的考题中有关液体压强的考题题型在变化,这就更增加了这部分知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真空,顾名思义即“一无所有”的空间,是一切自然现象存在演化的空间,那么,真空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一无所有”呢?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人类对真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 托里拆利关于大气压强测定的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的空间,就被认为是“一无所有”的空间,也就是日常观念中的真空。学过物态变化的中学生就知道,由于液体的蒸发,固体的升华,玻璃管内仍然有  相似文献   

14.
采用U形管压强计进行定性测量,验证了气体压强的改变对液体内部压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气压减小而液面上升的特殊情况下,实验得出的液体压强变化与利用液体平衡状态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围绕此话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赵曼  田丽杰 《物理通报》2022,(5):117-121
以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为例,利用改进的“液体压强与流速演示器”“气体压强与流速演示器”以及“探究飞机升力演示仪”呈现更加鲜明的实验现象,同时结合自制“流速演示仪”从直观现象入手,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创新科学实验,有效地落实了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在纳米技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它可以作为纳米管道传输液体.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一个液体压力控制模型,对液体水银由于外部压力作用在碳纳米管中传输的现象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当液体水银的内部压强超过一个临界值时,液体水银能够浸入到碳纳米管内部;不断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碳纳米管可以连续地传输液体;而当对液体水银进行循环加压时,碳纳米管可以间断地传输液体水银.  相似文献   

17.
帕斯卡定律演示器可全面定量地演示帕斯卡定律,效果明显。一、液体对压强的传递材料“高橙”瓶(容量2.5L)两个,穿孔(孔径5~6mm)的橡胶塞七个,内径5~6mm长约270mm的玻璃管两根,内径5~6mm长约100mm玻璃管两根,内径6mm长约700mm的橡胶管一根。制作过程 (1)将两根长约440mm的玻璃管弯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将一根长约440mm的玻璃管弯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  相似文献   

18.
简析"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验证"实验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天键 《物理实验》2002,22(1):29-31
“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验证”在现行教材中有两种实验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的设计策略,说明其作用、效果及操作上的困难,指出合理的与不合理诸因素,从而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化难为易,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用直观教具来计算压强讲初二物理“液体压强的计算”时,我采用了压强计和三种不同液体来演示在同一深度时,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在同一深度时,比重大的,压强大;比重小的,压强也小。”实验装置如图1。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管在纳米技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它可以作为纳米管道传输液体.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一个液体压力控制模型,对液体水银由于外部压力作用在碳纳米管中传输的现象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当液体水银的内部压强超过一个临界值时,液体水银能够浸入到碳纳米管内部;不断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碳纳米管可以连续地传输液体;而当对液体水银进行循环加压时,碳纳米管可以间断地传输液体水银.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流体传输 分子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