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数学的优美解”就是指解法的准确、迅速、合理,书写格式亦井然有序。这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大有好处的。一打好基础追求准确解题数学的优美解,首先要求解答的准确,否则就谈不上解答的优美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概念清晰,基本运算的训练扎实,打好基础才能准确无误地解答数学题。  相似文献   

2.
解题入手几例张未生(山西长治六中045000)解数学题是学生能力的体现过程.许多同学感觉自己数学知识掌握不少,但面临一些具体数学习题仍感到茫然无从下手.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列举几例,分析其特点,从而指出寻求解题入手途径的“蛛丝蚂迹”.一、从不和谐因素入...  相似文献   

3.
李广修 《中学数学》2008,(11):22-24
文[1]指出,解答一定难度的数学题,往往不易一蹴而就.理智地把要解的数学题分成两个或多个解题步骤或环节,先扫除相关障碍;或导人一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论、引理等等;乃至变化问题的等价方式.这是极有见地的经验概括.这里,笔者想就数学解题分步进行的另外两个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它自己的结构、形态等特征.有些数学题,直接入手似乎很难,但通过仔细分析,抓住题目的某些结构特征之后,解题思路也就清楚了.因此,重视捕捉数学题的结构特征,攻其要害,是寻求数学题巧解的一个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例谈解数学题的"自然、简洁"境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广修  吴绍兵 《数学通报》2006,45(10):35-38
解题不仅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途径,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数学以求简作为自己的一大特点,解数学题就应该尽可能追求思路的自然流畅、方法的简单明快,也就是说,解题所用的知识普通,所用的方法自然、常规,所述的过程简短、明了,以充分体现数学解题的优美精彩,体现数学美感.我们认为,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条途径.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广泛关注,在数学教学中,“为完成解题任务而解题”的现象较为普遍,解完即止,不去追求解题的自然、简洁性境界.笔者在学习数学教学研究类杂志时发现,有些例题解答,虽经精雕细琢,但在思路方法上仍然让人觉得:或拘泥于背景知识,或拘泥于某种章法,思路狭窄,解答繁琐;或追求另类的奇特,失去更为自然、更为基本的东西,全然不见浑然天成的自然意境.下面列举数例,以期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解题中,为了寻求解题途径,提高解题速度,应辩证地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1 直路与弯路的关系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这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解数学题有时也需这样。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解题教学偏面地理解为习题讲解,在教学实践中缺少了对解题思路的训练,缺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不会用"数学家"的眼光看数学题,不会用"数学家的思维"理解数学问题,学生只会解现成的题目,对一些新、活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那么,究竟怎样的讲解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教学呢?我个人认为,直觉、严谨和联想是数学解题的三大法宝,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三大法宝,数学解题活动才真正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1 数学学习需要解答数学习题,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数学解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然而,传统教育观念对数学解题的认识,却往往局限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方面;在教学中更多地关心的是数学习题中所蕴含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更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与渗透,看到的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数学对象的感知、表象、想象、思维、记忆等认识活动;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活动;因而,数学习题的教学也都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智力…  相似文献   

9.
陈秀海 《中学数学》2023,(20):42-43
习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作用.但当前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习题训练形式单一、习题内容枯燥、习题质量较低等,这导致习题训练的有效性较低,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缓慢.教学中,可通过习题链设计来打破这一局面,习题链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整体,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解题能力.根据数学证明基础步骤、解题方法、变式设计等数学基础内容进行习题链设计,提高习题链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解数学问题时,要不断改变解题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探讨问题的解法,寻求最佳方法.实际上,一切解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都可以归结到"转化"这一总策略上来,只是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各有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下面通过一些例子介绍高中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几种转化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运用逆推分析与辅助设元解题若愚同学们要做到正确,迅速的求解数学问题,不断地提高解题能力,学习与寻求科学的分析思考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分析思考方法,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数学题的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解答数学题的分析思考方...  相似文献   

12.
<正>在解数学问题时,要不断改变解题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探讨问题的解法,寻求最佳方法.实际上,一切解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都可以归结到"转化"这一总策略上来,只是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各有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下面通过一些例子介绍高中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几种转化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方法一、正向向逆向转化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因果关系的辨  相似文献   

13.
波利亚曾经说,如果学生得到问题的解答,并且很干净利落地写下论证后就会合上课本,去做其他事情.这样做,学生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解题反思.波利亚认为,学生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重新考虑与检查这一结果及其解答路径,可以巩固知识,发展解题能力. “解题反思”是指对一道数学题经过艰辛尝试,获得正确的解答过程之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查哪些方面的概念、知识和能力?验证解题结论是否正确合理,命题所提供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本题有无其他解法即一题多解?众多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把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能否得到更有益的普遍性结论——举一反三,多题一解?如此种种,就是“解题反思”.  相似文献   

14.
唐翠玲 《数学之友》2022,(10):25-27
相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难度加深.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阶段,究其原因,发现与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更多的是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应用和巩固,没有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学生的解题过程当中去.学生也没有将数学解题过程当中的一些方法或者思维模式进行归类总结,达到掌握某一类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从而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中不会举一反三,很多题目稍微变换出题方式,学生就不会解答.因此应该在数学解题讲解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学概念解题晨旭一、内容概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没有数学概念也就没有系统的数学思维.解答数学题时,不少初学者往往只重视定理、公式、法则和方法的运用,而忽视了概念的灵活运用.除了在审题时,要正确运用概念之外,在解答的过程中,有效运用概念也...  相似文献   

16.
<正>解答同一道数学题,有的同学解法繁杂,走了许多弯路;有的同学解法简练明了,省时省力.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优化解题方法也应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一道习题进行解法分析,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从而找到最优的解题方法,希望可以给同学们解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1年5月17日《参考消息》载【中央社渥太华5月14日电】“解答数学题 勿靠计算机”一文:加拿大研究发现,从小使用计算机的学生,长大后解复杂数学题的能力较差,这可能是“短期记忆力”欠训练的关系。萨斯喀彻温大学心理系教授康贝尔和他的学生对三组大学生测试,发现从小使用计算机最少的大陆学生,数学成绩比华裔加拿大学生和非华裔加拿大学生都  相似文献   

18.
数学的教与学离不开解题。数学教育家波雷亚曾说:“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解题,”教导学生解题的目的,不能是例题,习题的堆积,使头脑中题库无限增大,而是要使学生通过解题,自觉掌握数学这个工具和解答问题的策略、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解答数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应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学数学教材与教学出发,谈谈一种常用  相似文献   

19.
周春荔 《数学通讯》2001,(14):76-80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每天都要和题打交道.其实,每个定理都是人们解过的一个数学题.将历代解过积累下来的数学题分类,像串珠子一样,把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用逻辑的线串在一起,形成一门学科.再选些问题做各部分的练习题,这样就形成了大家使用的数学课本.学习这样的教材,能够继承前人积累的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能力,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策略.这样看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句名言也就不言自明了.数学家、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1887.12.13-1985.9.7)曾指出,“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经说过:“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弄清所以然.”这里所说的“知其然”是指要知道答案是怎样来的;“所以然”是指解题后要进行反思,一思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解;二思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三思这道题的变化形式;四思用这道题可以解决其它哪些问题.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解题后反思的重要性.一、反思一题多解不少数学问题具有灵活多样的解法,积极寻求解题的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例1已知a,b为实数,求证:方程(x-a)(x-a-b)=1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