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模糊理论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都具有模糊性.在综合研究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以往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模糊评价理论,选取合理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模糊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对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2.
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人、物、管理、环境四个因素为基础的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企业安全运行的因素和权重,并对有关因素进行排序,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数值来反映企业的现状安全水平.以熵权-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某涂料企业进行安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EW-AHP安全评价模型消除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不足;影响企业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是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警示教育及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得分在86~87之间,处于较安全等级水平,与企业的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问题,从交通事故发生率、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和交通事故发生趋势三个方面,筛选出反映交通安全综合风险的9项指标.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风险值,并将方法应用于我国其中的31个省市2013年道路交通安全综合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平均值为55.1679.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9个省市属于高风险等级,中风险区域广泛分布于中部、东北和西南地区;低风险区域为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和北京市.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典综合评价理论和Monte-Carlo模拟技术,以速度、时间负荷裕度、空间负荷裕度、畅通可靠度、行程时间可靠度等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随机模拟综合评价模型.该算法通过自主优势量矩阵和优势权向量计算,利用随机模拟技术求解被评价对象之间优劣关系的优胜度矩阵,从而得到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向量.研究表明,在评价结果一致的前提下以优胜度矩阵形式表示的评价结果比其他常规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充分反映了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评价的客观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安全运行和升级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山体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提高运营期保障可靠度.首先在分析隧道结构固有属性和动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全面反映山体隧道结构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等级下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将区间模糊数与可拓理论相结合提出山体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关联度由不确定型可拓初等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由区间模糊熵权法求解,并采用集结算子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霞浦洋坪隧道为例,按照模型步骤对其结构安全进行了系统评价,同时与其它已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山体隧道安全评价模型,也为交通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港口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给港区安全操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决定了港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使机械设备、人员安全、企业财产等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对港区安全做出正确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事前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文章从影响港口安全的因素出发,构建了集装箱港区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熵权理想点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四个集装箱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揭示了影响集装箱港区安全的主要因素,并论证了熵权理想点模型是评价港区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中的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并且将这三种统计数据和某地区的机动车辆数和机动车驾驶人数相结合,分别得到万车交通事故数和万人死亡人数和万人受伤人数,建立信息熵模型(information entropy model)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评价交通安全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仅停留在万车死亡人数的指标上,且以往的研究方法还需采用专家评价法或德尔菲等定性评价方法,此评价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分析更客观.最后以北京和天津近三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至2014年间北京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主要以交通事故起数认定所在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天津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主以交通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认定所在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且北京三个指标的G_i均高于天津,因此北京交通安全水平要低于天津.  相似文献   

8.
在属性值的频率法概率标度及熵变换基础上,定义了属性规范化变换的有序度测度模型.基于变权思想与信息熵原理定义权重,通过动态权向量对对象、属性进行动态赋权,提出动态赋权法时空集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说明方法在资源环境时空集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海上救援航空应急资源的布局评价方法,构建了四阶段的资源布局评价模型.在评价结果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鱼骨图和专家法分析了影响布局效果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结构熵权法完成了指标的赋权;在评估中,综合考虑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的模糊性,利用HFWGHM算子对指标分层集成.模型可以同时评估资源布局的总体效果和各细分指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致因要素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数与相关致因要素之间的关联度,得出人口因素是主导因素,其次为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道路环境.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GM(1,1)及其残差改进模型,对事故起数及其主导因素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证明灰色预测可以很好地预测人口发展趋势,但对事故起数这样波动较大的数据更适宜残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1.
当今道路交通状态对城市管理和人们出行愈加重要,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深圳交通为研究对象,由基础车辆数据和道路坐标构建了路网系统,从车辆速度和密度两个方面导出了交通流状态评价指数TSI.利用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车辆速度和密度两个指标进行预测,并通过对比极限学习机(ELM),时间序列(ARMA)和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预测模型,所采用的LSTM网络具有更优的预测精确度和对远期预测的稳定性.最后利用预测结果计算出更能直观反映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TSI指数,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交通状态预测.  相似文献   

12.
带时空相关性分析的行车时间估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体动力学方程的行车时间估计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行车时间,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在对交通流进行流体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之上,引入对高速公路路网中不同路段之间的行车时间相关性和同一路段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行车时间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带时空相关性分析的时间估计模型,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消除动力学模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熊励  杨淑芬  张芸 《运筹与管理》2018,27(1):117-124
近几年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制约了城市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准确掌握交通实时拥堵状况,改善城市交通,便利市民出行,本文深入挖掘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交通5S要素的城市拥堵理论模型,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工具,以上海静安寺、上海站、陆家嘴周围三大拥堵路段的交通数据集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模型获得的城市交通拥堵预测值与上海实际交通路况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表明交通5S模型与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评价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以交通事故致死率为指标,对北京市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并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建立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未来几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虽处于下降趋势,但死亡人数仍在千人左右,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仍处于上升趋势,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仍然偏高.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惩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力度,以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是交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我国交通安全状况为研究对象,依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利用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特性,运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及我国多个年度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神经网络宏观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符合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各区的人口-经济分布直接决定了各区之间的车流量,从而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充分考虑各区入口经纬度、道路基本路况和人口-经济分布等构建交通指数模型,探究各区入口的拥堵情况.之后从市民出行的角度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城市各区布局是否合理.最后,构建非线性规划模型,为城市各区人口经济合理分布提供政策建议.以深圳市为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接下来应该着重发展罗湖、南山和盐田区的经济,住房规划首先考虑南山区.  相似文献   

17.
The growing use of vehicl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brings greater pressure on the existing road traffic network.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experiences and the domestic congestion situations, this paper selected six indicators that affect the traffic conditions. As each single indicator cannot reflect the detailed traffic quality separately, the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inciple is adopted.Then we used the principle of "Variation Driven"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vector of each sub-indicator, and established a multi-indica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dynamic weight of each sub-indicator.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by case analysis. This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basis to mitigate traffic congestion.  相似文献   

18.
贺琳  陈燕 《运筹与管理》2014,23(3):176-182
交通阻断成因复杂,与气象环境、道路线形、车辆状态以及交通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由于缺乏对造成交通阻断相关因素间潜在关联的研究,交通阻断管控一直是公路管理,特别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模糊关联规则的道路交通阻断分析方法,发掘交通阻断的潜在规律和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首先在国家现有相关划分体系和大量交通阻断(事件)案例的基础上,根据道路管理实际需求,建立了交通阻断多维属性模型,然后利用基于FCM的模糊关联规则,挖掘阻断因素的多维属性的依存关系,得到面向道路交通阻断分析的多维模糊关联规则。通过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证明关联规则可以为道路交通阻断预防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在道路交通阻断分析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交通事故死亡率与迅猛增长的交通需求和相对滞后的公路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很好地印证了我国交通安全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