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林群的哲学公式(相对真理)/(绝对真理)=0.9的理解,对级数收敛,函数展成幂级数和周期函数展成傅里叶级数,用数据直观演示其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受林群的微积分哲学公式((相对真理)/(绝对真理)=0.9)的启示,总结了近些年来关于特征值问题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并发现其背后同样隐藏着该哲学公式,换句话说,所追求的是特征值问题的有限元数值解和真解的零距离,其实就是追求真解的过程,要经多道(即0.9,0.99,0.999,…),再将比例,即(数值解)/(真解),提到1.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正方体区域上Qrot1非协调元渐近展开式.利用林群、吕涛等提出的有限元误差渐近展开法,获得了正方体区域上Qrot1非协调元特征值的误差渐近展开式.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三维Qrot1非协渊元特征值外推公式是有效的,可以把特征值的精度从二阶提高到四阶.  相似文献   

4.
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概率公式的内涵进行剖析、引申与扩展,构造性地运用全概率公式计算一些复杂事件的概率,通过实例探讨其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正方体区域上Q1rot非协调元渐近展开式.利用林群、吕涛等提出的有限元误差渐近展开法,获得了正方体区域上Q1rot非协调元特征值的误差渐近展开式.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三维Q1rot非协调元特征值外推公式是有效的,可以把特征值的精度从二阶提高到四阶.  相似文献   

6.
收敛性是数值计算方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采用各种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试图通过哲学公式相对真理/绝对真理=0.9来解释数值计算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关系.通过此哲学公式来刻画数值解收敛到真解的过程,简单易懂.随着小数点后面9的个数的增加,数值结果和理论结果的误差在不断减小.哲学公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值计算方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势为3的非均匀概率空间的无穷乘积在三值标准序列逻辑系统中引入了公式的概率真度概念,证明了全体公式的概率真度值之集在[0,1]中没有孤立点;利用概率真度定义了概率相似度和伪距离,进而建立了概率逻辑度量空间,证明了该空间中没有孤立点,为三值命题的近似推理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概率逻辑伪度量空间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证有限多个公式的概率分布与生成它的原子公式集的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然后把计量逻辑学与概率逻辑学相结合,提出了概率真度、概率逻辑伪度量空间(F(n),ρP);指出当取均匀概率分布时,概率真度就转化为计量逻辑学中的真度,同时两公式间的概率逻辑伪距离Pρ就转化为计量逻辑学中的伪距离ρ.从而在有限理论中建立了一种更具一般性的概率逻辑伪度量空间理论。  相似文献   

9.
把随机过程分析引入Lanchester方程就形成了随机格斗理论.运用随机格斗理论研究了潜艇协同隐蔽攻击水面舰艇编队获胜概率的数学模型,利用状态转移图和Laplace变换的性质推导出了2对2搜索型随机格斗中双方的获胜概率公式,并结合潜艇协同隐蔽攻击水面舰艇的实际,计算分析了格斗双方的获胜概率.利用这一公式可以得到概率上的精确解,能够被用来定量评估潜艇协同隐蔽攻击水面舰艇编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0.
概率     
曾黎黎 《数学通讯》2015,(Z1):101-105
1.本单元知识点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概率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它能极好地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1)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随机现象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和概率与频率的区别;(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的  相似文献   

11.
第二作者等用一个哲学公式及0.9规格化了收敛过程,从而形象化地解释了概率论与随机计算中的若干定理,使模拟的数值规律化.基于数学软件MATLB进行了大数定律的随机模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1/n∑_(i=1)~nX_i到数学期望μ的收敛过程,与第二作者等的哲学公式相吻合,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数定律.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propose a theory of the truth value of propositions from a logic‐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The work that the authors present is an attempt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from an epistemological, linguistic, and logical‐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What is it to exist and how do we define existe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an approach to the first of these questions. We leave a more thorough treatment of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for future works.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mplexity 20: 58–67, 2015  相似文献   

13.
逻辑系统$G_3$中命题的真度值之集在[0,1]上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势为3的均匀概率空间的无穷乘积在G■del三值命题逻辑中引入了公式的真度概念,给出了真度推理规则,证明了全体公式的真度值之集在[0,1]上是稠密的,并给出了公式真度的表达通式,为进一步建立三值命题逻辑的近似推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逻辑系统G3在非均匀概率空间下命题的真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卫兵 《数学研究》2008,41(2):205-211
在离散概率测度空间下定义了三值逻辑(p,q,r)测度,并相应地定义了命题逻辑系统中公式的真度概念;在三值逻辑(1/6.1/3.1/2)测度和(1/7.2/7.4/7)测度下证明了命题逻辑系统G3中全体公式的真度值之集在[0.1]上是稠密的,并给出真度的表达式;利用真度定义公式的相似度和一种伪距离,为—般离散概率空间下三值命题的近似推理理论提供一种可能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供应商隐藏成本信息、销售商隐藏努力行动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引入虚拟第三方为协调主体,分别站在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角度,通过设计合适的契约激励销售商努力工作和供应商“说真话”。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链中只有道德风险存在时,可以通过如(16)式的契约(其中契约参数λ∈[0,1])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但是,当供应链中不仅仅存在道德风险还存在逆向选择时,该契约参数不再是区间[0,1]上任意的值,而是与供应链交易量q及供应商的生产成本c相关的定值(满足(29)式),此时的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在该契约下,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供应商更有动机降低自身生产成本,销售商也更有积极性提高努力水平,从而实现“双赢”。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对试卷信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华.不同类型的选择题对试卷信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对不同类型的选择题考生凭机会猜测而得分的概率进行比较,设计出一种信度较高的不定项选择题题型。文中给出这种题的编制方法及用这种试卷对考生分数的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7.
陈学云在文献[1]中给出一个结论:我们必须丢掉用数学真理性来解释数学适用性的幻想.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在宣扬一种数学神秘主义的观点;而数学主体内容的发展摧毁的是旧形而上学的先验"真理"观;具体数学理论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显示出来的适用性,依赖于其具体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赋值密度函数、边缘密度函数等概念,给出了连续值命题逻辑系统中公式概率真度的定义,研究了概率真度的推理规则并证明了全体公式的概率真度之集在[0,1]中的稠密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3种相似度,讨论了其性质及关系,并由此定义了3种伪距离,确定了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推理程度的数值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ory of truth degrees of propositions in two-valued logic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By means of infinite product of evenly distributed probabilistic spaces of cardinal 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truth degrees of formulas and similarity degrees among formulas, and a pseudo-metric on the set of formulas is derived therefrom, this offers a possible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n approximate reasoning theory of propositions in two-valued log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