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氏干涉实验中的条纹形状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研究杨氏干涉实验光程差的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分析杨氏干涉实验光程差近似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近似计算误差大小的因素,给出近似计算方案。将杨氏干涉实验光程差的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进行比较,讨论近似计算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关于杨氏干涉条纹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物理实验》2003,23(2):41-42
阐述了杨氏干涉实验中,理论上应该看到明暗相间双曲线条纹,而实际上,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是明暗相间直线条纹。  相似文献   

4.
杨氏双孔干涉的光强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计算了杨氏双孔干涉的光强分布,与傍轴近似条件下的结果作了比较,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了干涉条纹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任何光学教材在讨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理所当然地在计算光程差的计算中运用了近似的方法.由于光波的波长相当短,这种近似方法是否准确,即舍去(或添加)的部分与光波波长相比是否足够小,没有在理论上得到证明.显然,这种方法是准确的,因为计算结果符合实验结果.在此只是提供理论上的证明,其结果不仅不会影响杨氏双缝干涉规律的正确性,而且更好地说明了理论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杨氏双干涉的光强分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力华  赵维义 《大学物理》2001,20(4):22-24,30
数值计算了杨氏双孔干涉的光强分布,与傍轴近假条件下的结果作了比较,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了干涉条纹的形状。  相似文献   

7.
陈玉琴  李跃 《物理实验》1997,17(4):178-179
杨氏双孔干涉实验是物理光学史中著名的实验.其意义在于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并首先在应用方面完成了对光波波长的测量.我们结合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一简易的实验装置,不仅可以观测杨氏双孔所产生的直线条纹,也可以观测到在非近轴条件下的双曲线条纹.一、原理杨庄四刀立验县中分钟降而技得相干件而实现干涉的实验.如图1所示,点光源S发出球面波,被两小孔S;和S。(S;和S。相距很近,且到S等距)由同一波阵面分割出的相干光,在屏上P(x,y,z)点相遇,则光程差j为消去式中根号,化简便得到等光程差面的方程(2)式表明等光程…  相似文献   

8.
首先基于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了双缝具有一定宽度时的双缝干涉光强表达式。根据该解析表达式,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双缝具有一定宽度时,双缝干涉条纹不再是理想的等亮度等间距的干涉条纹,而是从中间往外光强将逐渐衰减,并且在一定的双缝间距和缝宽比值时,还会出现条纹消失的现象。对于这些理论模拟结果,给予了相应的解释。此外,还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观测,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本论文所讨论的内容,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讨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教学和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激光干涉测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世群 《光学技术》2002,28(2):183-184
分析了在洛埃镜干涉装置中等效双狭缝间距变化对干涉条纹密度的影响。导出了钢丝因受力引起的绝对伸长量与干涉条纹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它计算了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结果表明 ,激光干涉法不仅比光杠杆法测量的量要少 ,而且用该方法通过测微目镜测条纹的位置要比光杠杆法通过望远镜对标尺读数精确 ,其测量结果要比光杠杆法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未经任何理论近似的情况下, 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屏上的干涉图样, 模拟结果不但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关荣华 《工科物理》1998,8(5):43-44
通过分析杨氏双缝干涉明暗条纹理论公式所采用的形式与干涉图样级数常规定义的不符,对公式形式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的干涉测钢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传林 《大学物理》2000,19(10):30-31
通过测定空气劈尖的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确定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散射扳干涉仪模拟杨氏干涉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的图片。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杨与杨氏干涉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述妍  鲁运庚 《物理》1999,28(3):187-190
文章介绍了托马斯.杨在物理学史上的贡献,以及作为一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在其他科学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介绍了杨作为一名科学家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补偿板与干涉条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缺失补偿板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附加光程差,推出干涉条纹满足的方程式,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动镜移动过程中变化的干涉条纹,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光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必讲内容.一般的讲解过程是:首先讲解当时条件下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困难,即普通光源发光机制的两个随机性——同一时刻不同原子辐射的光是随机的,同一原子不同时刻辐射的光也是随机的(每个光波列持续的时间只有10^-10~10^8s),这就要求在双缝前加一单缝,  相似文献   

17.
利用波函数对杨氏双缝干涉条件进行了推导,与利用光的波动性推导结果一致。由于充分考虑了缝无限细的条件,推导过程和结果更加强调了光的干涉性,更加突显了杨氏双缝干涉的特点,物理图像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8.
光程差计算中的近似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莉 《大学物理》2002,21(4):18-19
指出某些教材在计算相干光的光程差时,存在不妥当的近似。  相似文献   

19.
杨氏于1801年用单强光照射开有小孔S的光阑,在小孔S后面再放置一个开有两个小孔S1和S2的光阑,就完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杨氏干涉实验.后来,小孔S和S1及S2逐渐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如图1,S1和S2是两个相干点光源,必须足够小.否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研究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光谱奇异现象。发现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场区中的某个点的光谱奇异现象,它会随着某些参量(如源光谱宽度Γ′,缝宽参量ε,相对空间相干度Δ0)的变化而改变,指出该现象可应用于信息的编码及自由空间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