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远程  宋骞 《光学学报》1997,17(9):1159-1163
讨论了各种掺铒光纤双稳全光信号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计算了它们在恒定光偏置和脉冲光偏置下的光增益及其随器件参数的变化,给出了器件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马少杰  于荣金 《发光学报》1991,12(2):134-138
利用菲涅耳公式计算了棱镜非线性光波导耦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双稳器件的调制和反馈特性,模拟出不同偏置角的光学双稳曲线,能定量地分析双稳最小偏置角,双稳阈值功率等.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小于10 ns光脉冲上升时间的超高速声光调制,该文提出一种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光脉冲时域响应的理论设计仿真方法。利用该方法对1064 nm和1550 nm工作波长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进行了仿真,结果预测器件的光脉冲上升时间分别为9.4 ns和9.1 ns;通过器件制作和测试验证,两个波长的器件实测光脉冲上升时间分别为9.74 ns和9.22 ns,实测与理论仿真结果偏差较小。文章最后对器件在超快光纤激光器种子源光脉冲选单、光纤水听阵列时分复用及潜在的宽带移频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聚合物材料Norland紫外固化胶(NOA)制备了聚合物M-Z型热光开关器件。对NOA薄膜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方法制备出形貌良好的波导器件。测得在1 550 nm波长下,长2.2 cm的直波导插入损耗为8.3 dB。在电极上施加直流信号,测得热光开关的消光比为11 dB,驱动功率为85 mW。引入直流偏置网络,获得了器件的开关特性曲线,测得开关器件的上升时间为1.085 ms,下降时间为489.5μs。实验结果表明:NOA材料在热光开关及其它聚合物光波导集成器件的制备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再现理论,对一种包含两个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谐波锁模输出脉冲的质量,调制半导体光放大器应当保持高直流偏置,对自发辐射信号进行调制并提供锁模脉冲克服腔损耗所需的增益,而此时的增益半导体光放大器则被低直流偏置充当增益补偿器维持较窄的净增益窗口;与之相反,为了获得振幅均衡的有理数谐波锁模输出脉冲,调制半导体光放大器则应当偏置在较低的电流上,而增益半导体光放大器应当保持较高的偏置电流以提供足够的常量增益克服腔损耗.此外,还必须提高注入光信号的峰值功率.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信光开关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开关是光交换系统的基本元件,也是一种基本的控光器件,本文综述了目前光纤通信中所研究和开发的光通信开关器件的物理原理,并给出各类光开关的阈值条件和典型参量。  相似文献   

7.
磁光光纤Bragg光栅中圆偏振光的非线性传输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昆  武保剑  文峰 《物理学报》2009,58(3):1726-1730
提出了磁光光纤Bragg光栅的理论模型,给出了圆偏振光在磁光光纤光栅中传播的非线性耦合模方程. 研究表明,在磁光光纤Bragg光栅中,光栅引起正反传播方向的导波光发生耦合,法拉第效应引起磁圆双折射效应,而非线性效应则将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耦合在一起,它们的共同作用可使双稳态状态发生反转、非线性光控光开关阈值功率降低. 与传统光纤光栅相比,利用左旋和右旋磁圆偏振光之间的交叉相位调制实现的脉冲整形具有磁光偏置可调特性,为基于磁光光纤光栅的动态灵活全光3R再生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磁光光纤Bragg光栅 圆偏振光 脉冲整形  相似文献   

8.
胡力  刘国祥  贾波 《光学学报》2005,25(12):595-1599
简述了光纤的声致折变机制,在复合光波导理论基础上讨论了光纤零耦合器与常规光纤耦合器的本质区别,指出零耦合器实质上是一段可以选择激励的双模光纤。从耦合模理论出发,求解了零耦合器中声致模耦合渐进方程组,给出了四端口光纤声光器件功率耦合的完整解析表达式,阐明了器件输出光的频移特性,解释了器件在声光谐振时具有的倍频声光调制、可调光移频、光滤波、光分束、光开关等功能。最后报道了器件作为可调光分束器或光开关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9.
低功耗聚合物Mach-Zehnder热光开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制作了聚合物Mach-Zehnder型热光开关.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波导形貌,通过红外摄像机观测波导的近场输出光斑,在通信波段1550nm波长下测试了器件的输出光谱.在电极上施加直流信号,测得热光开关的消光比为-15dB,驱动功率为16mW.引入直流偏置网络,获得了器件的开关特性曲线,经测量开关上升时间为1.2ms,下降时间为0.8ms.  相似文献   

10.
低功耗聚合物Mach-Zehnder热光开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制作了聚合物Mach-Zehnder型热光开关.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波导形貌,通过红外摄像机观测波导的近场输出光斑,在通信波段1 550 nm波长下测试了器件的输出光谱.在电极上施加直流信号,测得热光开关的消光比为-15 dB,驱动功率为16 mW.引入直流偏置网络,获得了器件的开关特性曲线,经测量开关上升时间为1.2 ms,下降时间为0.8 ms.  相似文献   

11.
光器件是光网中的基础单元之一。介绍了光网络中一些关键器件的重要特性及进展情况,讨论了光器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在光信号上叠加正态分布研究随机扰动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光纤中的拍信号演化和SOA中的光脉冲演化。光纤与SOA分别是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在这两种不同元件中,光信号的传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得到了随机扰动对这两种不同过程中光信号传输的影响,计算了输出相对标准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非线性过程及其相关的全光信号处理中,可用于讨论器件或系统的噪声特性,从而研究输出光脉冲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光纤直接耦合微加工型可调光衰减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小体积, 低成本的光纤直接耦合微加工型可调光衰减器. 该器件采用电磁微线圈驱动柔性框架上的活动光纤微位移实现信号功率衰减变化, 驱动电压为0~8 V, 工作范围0~65 dB, 动态时间响应小于2.3 ms. 器件构造工艺主要使用了CNC高精度雕刻和激光点焊封装技术. 利用有限元单元法进行器件理论分析, 并报告了其测试性能.  相似文献   

14.
赵跃鹏  张明江  安义  王云才 《光学学报》2008,28(7):1236-1240
实验研究了重复速率为6.32 GHz的光脉冲注人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半导体激光器实现3.16 GHz光脉冲输出的时钟分频现象,讨论了 Fabry-Perot半导体激光器的偏置电流、注入光功率、注入光光谱以及光谱线宽等因素对时钟分频的影响.利用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周期二振荡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实现了高重复速率光脉冲的时钟分频.研究表明,当注入光的光谱较窄且锁定Fabry-Perot半导体激光器某一纵模时,在较低的偏置电流和一定的注入光功率时,时钟分频才能发生.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的速率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偏置电流和线宽增强因子以及注入光功率对时钟分频的影响,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辐射双色光的新型半导体器件美国卡罗来纳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半导体激光器。该器件采用新颖的波长调谐方法,光只沿一个共轴辐射,辐射波长由外加电压来控制。输出功率在三端器件中由外加电流来控制,在二端器件中由外加光泵来控制。这种器件称为偏置诱导色可调辐射器(...  相似文献   

16.
黄翊东 《物理》2005,34(10):739-747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阶段性飞跃总是伴随新型光电材料和功能器件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到的各种光电子器件,从光纤通信的3个环节:光发送、光接受、光放大为出发点,着重阐述了半导体激光器、光调制器、光检测器、光放大器等关键器件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在回顾传统集成光电子器件发展的同时,展望了以新一代微纳结构光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属包覆磁性波导结构的磁光Bragg器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金属包覆磁性波导中的磁光耦合理论分析了静磁表面波与导波光在金属/电介质/钇铁石榴石/钆镓石榴石结构中的磁光共线作用,讨论了金属覆层和斜向场对磁光模式转换效率的影响。计算表明,金属包覆波导可以提高磁光作用,通过调节金属覆层与磁性薄膜间距得到了比空气/4a铁石榴石/钆镓石榴石的传统三明治波导情形高8.7dB的模式转换效率;而同时优化偏置磁场方向和金属包覆波导参数,模式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5.25dB。因此,金属包覆波导可以用于提高磁光Bragg器件性能,在微波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波长可调谐光分插复用器.可连续线性调谐5.3nm来选择不同的信道进行上下载信息.用宽带光源对该器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用该器件在4波长全光纤激光器作信号源的光纤通信传输实验系统中做了解复用实验.实验表明该器件能很好地下载光信号,相邻信道隔离度达到29dB,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双芯耦合光纤中高阶色散对光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卫平  黄辉 《光学学报》1995,15(2):202-205
利用变分原理对耦合纤芯中传输光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形成束缚孤子态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高阶色散减弱甚至可以消除光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结果为耦合光纤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消除光孤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条形叉指n阱和p衬底结的硅LED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0.35μm双栅标准CMOS工艺最新设计和制备了叉指型SiLED发光器件。器件结构采用n阱和p衬底结,n阱为叉指结构,嵌入到p衬底中而结合成Sipn结LED。观察了SiLED发光显微图形及实际器件的版图,并在对器件进行了正、反向I-V特性测试、光功率及光谱特性的测量。SiLED的正向偏置时开启电压为0.9V,反向偏置时在15V左右可观察到发光。器件在室温下反向偏置时,10V,100mA电流下所得输出光功率为12.6nW,发光峰值在758n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