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课堂教学,往往较难组织.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的几种特殊方法,在教学中可收到很好效果.1用简笔画辅助教学物理概念、定义多用文字表述,学生较难理解.在教学中常用简笔画辅助,既简单、生  相似文献   

2.
高三物理电学部分与旧教材对比,在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删去了一部分教材,使内容精粹而有系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恰如其分。因此总的说来,这教本的改编是成功的。下面我想就几个问题,来叙述一下在教学实践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供同志们参考并指正: 一、库仑定律公式中的常数在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的公式是F=k(q_1q_2)/r~2。这是一个实验公式,它已被公认是自然界的正确定律之一。课本的第3节中,在确定电量单位的时候,使k等于1,于是在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的公式成为F=(q_1q_2)/2。对于这一步,一般学生比较难  相似文献   

3.
就我所知,现在读普通物理的学生,在静电学的学习上,多少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于某些基本概念,如电力线、电场、电势……,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应该认为是由于他们在思想方法上,还有许多错误之故。作者在历年教学中,发现了许多关于静电学上的错误看法,现在提出几点突出的来谈谈。作者希望这篇文字对学者学习静电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熵如力、能量和动量一样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若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法设计熵的教学,对文科物理的教学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通俗的熵的教法,这一教法不需要学生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建立熵的概念.具体教学设计如下: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引入熵的概念(也就是玻尔兹曼熵),设计两个例子让学生会计算熵,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熵的意义,通过一个实例由玻尔兹曼熵引入克劳修斯熵公式,设计一个演示实验强化教学效果,将熵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融入人文情怀,最后还强调了熵计算的不同层次.教学设计完全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建立一种适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教学新体系,以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物理专业数学物理方法学习兴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物理方法是一门公认的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该课程数学公式多、难记忆,公式的推导多,语言讲解相对于其他课程较少:另外,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如果仅限于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让学生记住一些公式、定理,考试时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厌学,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给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物理方法兴趣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物理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几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教材第六章中研究了斜面、劈、螺旋等几种简单机械,提出了斜面的效率公式。部分学生问到,劈和螺旋的效率是否也有类似的公式?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本文对简单机械的效率作了较系统的探讨(着重讨论斜面类机械的效率)。这对于本章教学,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是热力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也是入门知识,因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历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并不好,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参量多、公式多、状态多,并且各参量之间,各公式之间互相联系、十分类似,因而记忆时特别容易混淆,从而导致理解和应用的障碍。所以,若能找到一种便于记忆的方法,那么,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将有很大帮助。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出发,本着直观简单的原则,介绍一种十分便于记忆的方法---函数图像法。  相似文献   

10.
我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授法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的。一、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使学生在思想上解决为谁学习和为什么学习等根本性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学习的目的性,要经常注意把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起来。其次,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中心内容,不仅教师心中要有数,而且需要让学生心中也  相似文献   

11.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的建立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黑体辐射公式中几个重要结果维恩定律,瑞利-金斯公式和普朗克公式的建立过程,遵循普朗克的思路给出了普朗克公式的量子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直线运动是自然界中运动形式最简单的一种运动.一般物理教材都要讲解几种常见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学生从中学习了它们的定义及所遵守的规律,简单了解了位移、速度、加速度几个物理量在这几种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笔者在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仅仅罗列式讲解而不作深入细致的引导,学生容易陷入机械记忆,孤立学习的误区,不利于发现几种运动之间稍深层次的关系以及对知识的系统化的掌握.在章节复习时若对速度、加速度在几种直线运动中的作用稍加点拨,情况会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板书是教师讲课时在黑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以及所画的图表,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板书是艺术,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板书运用得好,可以将课堂活动的重点按一定的形式有系统、有条理地显现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地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9月23日解放日报社论中更具体地对教师们提出了要求,“……教师不能闭着眼睛教,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规律性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这说明了过去关起门来在书堆子里备课的方法是主观的,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应拜工农为师,学习工农业生产技术。还应征求并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及要求,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合一”。为此,教师就应该“开门备课”。现在我将个人在这方面试行过的几点体会写在下面,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课本下册(1956年4月版本)中对电压概念的叙述,和以前几版一样,在实践中仍感到难于被学生所接受。我们认为教材似有下列几个缺点。 1.电压这个概念的叙述方式和以前各概念的叙述方式不协调,以致有的学生感到困难。课本中在这以前对各个物理量一般的表达方式如:  相似文献   

16.
夏季云 《物理通报》2011,40(10):29-30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内容时极易犯错误,有些错误在教师看来是很可笑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的加工、转化进行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知识的建构,而反思是  相似文献   

17.
钮飘妍 《广西物理》2023,(3):119-121
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是一种整合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高中物理的深度学习,避免了高中生将学习停留在教学的浅层面。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经验、基础、能力为起点,利用深度学习指导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开展,进行高阶的、具有思维能力的教学,来展开物理教学实践[1]。这就意味着高中的物理教师需要贯彻与执行有关于深度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并跳出单个的知识点和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联,帮助物理学习从纵深化的方向发展,以此获得整体性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李燕 《物理通报》2006,(12):58-59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笔者觉得学生在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时常会含糊不清,易出现错误.在此对这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能够出成绩,但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常因物理概念抽象,公式枯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成功感,而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从物理教师的烦心事分析,分析教学中常常晕倒的问题,并最终分析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而在新课程形势要求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本文浅谈笔者对教学反思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