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温区溶质传输助熔剂法生长BaTiO_3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TiO3晶体新的生长方法,即感应加热三温区溶质传输熔剂法。其要点使高温熔体分为三个温区,坩埚顶部为生长区(A区),温度最低,坩埚底部为溶解区(C区),温度高于生长区,营养料置于此区,坩埚中部为高温区(B区),在此区将杂晶熔解。还阐述了此法的机理,调试创造了稳定适宜的三温区温场。用此法生长出了优质STiO3大单晶,尺寸达30×30×15mm,并初步观测了其畴结构形貌,实验测定了晶格常数和居里点。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小型超导磁体等领域对20 K温区制冷机的需求,本文进行了20 K温区单级斯特林制冷机的理论研究,通过对20 K温区高频交变流动换热机理和材料的热容、热渗透深度的影响分析,明确了20 K温区对回热器的设计准则,通过建立整机的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铅丝丝径为24μm时,斯特林制冷机可获得的制冷量为0.65 W@20 K、1.84 W@25 K、3.02 W@30 K、4.26 W@35 K、 5.48 W@40 K。满足设备对20 K温区单级斯特林制冷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熔融织构块材和单晶YBa2Cu3O7在液氮温区63~75K的磁弛豫性质.在此温区常数ωa是与温度相关的,平均有效结合能作为电流密度的函数和Zeldov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温测量中,多光谱高温计具有高分辨率与高信噪比的优点,但无源温区(大于3 000℃)标定方法的发展却远滞后于多光谱高温计制造水平,并已严重影响高温计的测量精度和应用范围。为突破高温测量领域中无源温区标定方法的瓶颈,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光谱高温计无源温区的标定方法。此方法利用已知温度点的多光谱高温计的输出电压U建立了一种基于幂函数的温度-电压(T-U)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导数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求解,实现对无源温区的标定。理论和实测数据都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精度。在多光谱高温测量应用的光谱范围(0.4~1.1μm)内,对精度优于3‰,1%和3%的无源温区标定范围做出理论上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回热器是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的核心部件,如何有效地减小回热器中的损失是提高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关键。在不同的温区以及不同工况下,回热器中的主导损失是不一样的。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尤其是20 K温区以下),实际气体损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基于回热器数值模拟程序REGEN3.3着重研究了液氨温区回热器在高频下的各种损失特性,并指出了减小各种损失的方向。基于一台带预冷的4 K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开展了液氨温区高频脉管制冷机回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堆叠的准各向同性高温超导股线进行仿真,研究其在不同温区下的交流损耗。首先采用自洽模型获得20 K至77.5 K下超导股线的自场临界电流和磁场分布,然后通过T-A算法计算超导股线在不同温区下的传输不同幅值、频率的传输交流损耗。仿真结果表明,准各向同性高温超导股线在不同温区下的传输交流损耗与传输电流大小成正比,且温度越低传输交流损耗越大;不同温区下超导股线的传输损耗与频率无关。这对准各向同性超导股线应用于高场强磁体的冷却系统效率及热负荷的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在100~300K温区对Nd0.7Sr0.3MnO3的顺磁-铁磁相变进行了细致的观测.所得ESR信号显示,在居里温度附近温区,顺磁相中存在着铁磁团簇,铁磁相中也存在顺磁成分.巨磁电阻峰值出现在ESR谱形状变化急剧的温区.ESR线宽在顺磁态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大,在居里温度附近呈现了极小值.  相似文献   

8.
在深冷区、冷冻区、冰温区及冷藏区蒸发器两端并联单向电磁阀实现三级分流以控制和分配制冷量,实现四温区温度可调,形成多种组合节能运行模式或延伸功能,同时减少主机开停机次数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9.
用助溶剂方法高温烧制了电子型超导体母体材料Nd2CuO4及其微量Zn掺杂的单晶样品,并系统地研究了在15~300K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热电势行为.两者在25~200K之间的温区都表现相同的物理行为高温区为半导体热激活行为,低温区为二维变程跳跃行为.在206K附近发现了反铁磁转变对热电势行为影响的精细峰和弛豫现象.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80K以上温区载流子的行为不满足传统的能带理论.退火对25K以下的温区的热电势的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其本征的物理性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提高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的制冷量对于冷却超导磁体和氦液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已成功应用于单级脉管制冷机和4 K G-M制冷机模拟的回热器模拟软件REGEN用于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二级回热器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脉管制冷机在4.2 K的制冷量一定程度上随着二级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不同质量流量的压...  相似文献   

11.
用助溶剂方法高温烧制了电子型超导体母体材料Nd2CuO4及其微量Zn掺杂的单晶样品,并系统地研究了在15-300K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热电势行为.两者在25-200K之间的温区都表现相同的物理行为—高温区为半导体热激活行为,低温区为二维变程跳跃行为.在206K附近发现了反铁磁转变对热电势行为影响的精细峰和弛豫现象.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80K以上温区载流子的行为不满足传统的能带理论.退火对25K以下的温区的热电势的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其本征的物理性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等科研成果“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荣获国家奖据《物理所简报》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科技工作者赵忠贤、杨国桢、陈立泉、杨乾生、黄玉珍及其研究集体在关于“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的研究中,突破了液氮温区,首先公布了超导体成分,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承认.这项发现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荣获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利用超声回波法,观察了在170—273K 温区,LiKSO_4的声速和声衰减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在此温区,LiKSO_4有两次相变发生,即 I 相■Ⅱ 相,Ⅱ 相■Ⅲ相.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液氮温区的大块体超导材料的约瑟夫逊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我们证实在未加工成任何弱连接形式的体超导材料上也会观察到约瑟夫逊效应.这对于搞清液氮温区超导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铜电流引线因为在低温区的漏热过大,需要改造成漏热量低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本设计主要针对一对200A和两对80A铜电流引线。通过计算得出了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最佳长横比,以及结构在不同低温区的收缩率,并用对电流引线组改造前后做了漏热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电流引线组4.5K温区的漏热量降低到未改造前的3.18%,大大降低了系统液氦温区热负荷,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低温下P-N结的正向电压降V_F随温度T变化的特性。对几种硅与砷化镓二极管的V_F-T特性,在4—300K的温区进行了测量。实验与分析表明国产二极管可用作低温宽温区测温探头。对其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氢化非晶硅激光结晶温场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化非晶硅在低速激光扫描下,可以得到四个结晶区,即微晶区,固相结晶区,过冷液相结晶区和液相激光结晶区。对氢化非晶硅激光结晶提出了一种温场控制模型,可用以解释结晶特点,揭示结晶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液态Sn的粘度及其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液态Sn的粘度的系统测量和分析,借助DTA-TG综合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金属熔体Sn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n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呈明显的不连续性,根据粘度的变化可以将熔体状态分为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各温区间存在粘度突变温度点.在突变温度点处,金属熔体Sn可能发生了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水嘉鹏  陈秀梅 《物理学报》1997,46(9):1782-1787
在连续升温条件下,测量了共析Zn-Al合金的应变速率和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共析转变温区观测到伴随相变过程的黏度极小值,研究了应力对应变速率和升温速率对黏度极小值的影响,发现在相变温区材料的力学行为遵从Newton黏滞流变定律,用相界面的数量和性质解释了相变温区Zn-Al合金的黏滞流变行为.将相变激活能和相界面的流变激活能进行比较,说明界面的流动性是影响相变的主要因素.结合过去在非晶Pd-Cu-Si合金的结构转变过程中观测到的伴随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的黏度极小值,说明伴随着结构转变或相变过程,黏度出现极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液氮温区的自由活塞斯特林低温制冷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并且得到了初步商业化,但在空调制冷温区较大制冷功率(大于1000 W)的研究还不多见。考虑到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技术采用氦气等惰性环保气体作为工作介质以及其结构紧凑等优点,本文研制了一台对置直线压缩机驱动的空调温区的千瓦级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并对其工作特性和制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实验研究中,环境温度设定在35℃,考察了不同制冷温度、不同平均工作压力以及不同频率下制冷量、制冷系数等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自由活塞制冷技术在空调制冷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