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工程设计技术 开展了钻地弹的力学设计研究,指导钻地弹的结构设计和找寻合理的动能侵彻弹型;开展了机电一体化实验装置设计,为机电产品提供一个可操近代的软硬件平台;工序图采用CAD系统设计,可缩短工序图绘制时间,同时简化及标准化工序图的绘制;基于实体模型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夹具的设计质量;设计了幅度可控的六自由度浮动装配台,实现了工件自适应调姿,满足了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年度进行的工程设计是为保证产品在加工、装配、试验过程中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辅助产品的设计。开展了微细深孔钻削装置设计、装配装置设计、真空系统改进设计及振动试验夹具设计等,这些辅助产品对保证产品质量,按时地完成生产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核材料 1.1铀表面改性的抗腐蚀性能研究 金属铀因其独特的核性能而具有广泛的用途,但由于其高化学活性而极易在许多环境介质中遭受腐蚀。因此,发展铀表面改性技术,研究镀层对铀抗腐蚀特性的影响备受关注。开展了铀表面脉冲电镀镍技术,磁近代溅射镀铝膜及铝/钛双重复合膜技术和铀表面激光快速熔凝技术研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结构,测试了镀层的腐蚀特性。研究发现脉冲电镀镍层在铀表面上连续、致密、覆盖完整、界面清晰,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铀、铝镀层、铝/钛复合镀层在50μg/g的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铀表面铝镀层的腐蚀电位较铀的腐蚀电位低,可以提供牺牲性保护,但铝镀层表面存在微孔隙,会产生点蚀;钛镀层的腐蚀电位较铀高,表面仍然具有微孔隙,会产生点蚀;经过激光快速熔凝处理,铀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这些研究结果为优化铀表面防腐蚀镀层体系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1电子学 1.1电子学系统 新近完成的采编器数字芯片设计,并且通过流片、测试和应用,标志着已经熟练掌握数字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目前设计水平已经达到包含微处理器在内的数字片上系统、300万门的规模。与数字系统相应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设计,充分考虑了多处理器并行运行时系统的可靠性与健壮性,以实现系统的保证性要求。电子安全引信在与工程应用的结合过程中日趋成熟,其安全设计理念随着应用对象的多元化不断发展。系统在异常环境下安全性设计通过了适当考核,基本的设计考虑比如弱链和强链措施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关键元器件和单元电路抗核爆射线辐射的能力评估有新的进展,电路设计上的加固技术措施得到进一步的考核。核爆高压电磁脉冲对地面电子设备,特别是带屏蔽措施的电缆、电线的效应研究在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面开展了有效工作。  相似文献   

5.
1计算机及其应用 1.1计算机网络及安全 我院开展了多业务综合网络组网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展网络管理技术研究,规划了全院网络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6.
1脉冲功率技术及加速器物理 利用雪耙模型,对一个典型的微秒级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导通物理机制和雪耙阵面的运动过程,获得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和结果。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导通电流可达100kA的微秒导通时间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开展了等离子体枪与主回路之间的触发延时、等离子体枪数目及其工作电压对开关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获得的典型数据和结果对开关的应用及等离子体源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光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在现代武器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光电武器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使得人们愈来愈关注军用光学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它直接影响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及对后勤支援的要求,乃至对部队编制员额及技术能力的要求.为此,介绍了国外军用光学可靠性的发展、可靠性管理及可靠性设计.从中可以看出国外对可靠性工程在军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视程度,以便于我们在制订技术政策及强调军用光学系统先进性能的同时重视可靠性和维修性工作,提高系统的完好率,降低后勤保障费用.  相似文献   

8.
1 电子学 在微电机技术研究方面,体硅溶片工艺研究取得新进展。结合新建成的体硅MEMS工艺平台,开展了体硅溶片关键工艺研究。体硅溶片工艺能力达到线宽2μm、结构层厚度20-30μm、横向加工误差1μm,键合对位精度3μm、硅-玻璃间隙小于5μm。使用体硅溶片工艺研制出梳齿结构硅微加速度计样品。研制出φ11mm和φ28mm两种专用微型行波超声波电机。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了影响超声波电机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1核材料 金属铀及合金广泛应用于核工程,金属铀及合金的性能、与活性介质的作用、表面防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主要开展了铀及合金的动态性能、加工工艺及表面性能表征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设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制造业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产品从设计到面向市场的过程所用时间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制造业能尽快地适应市场的节奏及设计的迅速变化,在结构设计时同步进行三维布线生产工艺设计;(2)电子设备向小型化、模块化发展,设备内部走线日益复杂,设备内部结构和电磁环境对走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除了功能这个重要因素以外,制作成本也是比较电子设备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品功能相近的情况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2.
1 核化学与核材料化学 1.1 氚化学与氚工艺 利用XRD对氚化钛和钛基合金氚化物在时效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化进行了原位连续测量,结合衍射理论对所获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贮存过程中其特征峰随时效时间的变化均表现出3个效应,即峰位移动、峰展宽和峰强改变。氚化钛和钛基合金氚化物在贮存过程中衰变导致的氚量减小不会引起γ→α的相变,晶格畸变均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小X波段星载脉冲行波管的热子功率,对阴极热子组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阴极热子组件结构进行了热分析,得到结构的稳态温度场分布、阴极温度瞬态解以及加热功率与阴极温度的关系,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阴极温度模拟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3%以内,说明了所用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阴极支持筒不同开槽宽度、壁厚及材料下热子加热功率-阴极温度关系,对阴极支持筒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阴极热子组件结构加热功率由8.2 W降到6.7 W。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小X波段星载脉冲行波管的热子功率,对阴极热子组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阴极热子组件结构进行了热分析,得到结构的稳态温度场分布、阴极温度瞬态解以及加热功率与阴极温度的关系,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阴极温度模拟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3%以内,说明了所用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阴极支持筒不同开槽宽度、壁厚及材料下热子加热功率-阴极温度关系,对阴极支持筒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阴极热子组件结构加热功率由8.2W降到6.7 W。  相似文献   

15.
1 理论物理 1.1 等离子体物理 深入开展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为了模拟和研究激光与大尺度黑腔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激光入射场、散射波场和离子声波的传播的耦合关系,考虑动力学效应,提出了描述自聚焦、受激散射非线性演化的耦合模型,完成流体程序的物理方案;研究了SRS时空演化机制,发现一些新物理现象;对超强激光与超高密度等离子体作用问题进行模拟,研究了高能电子、单能离子产生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1 新型本构关系研究 根据LY12铝合金和无氧铜卸载剖面的实验测量结果,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Steinberg本构模型的本构关系,用于描述从初始冲击压缩状态卸载时,沿着准弹性卸载路径的有效剪切模量(Ge)随卸载应力(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羟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细胞在必需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 这些自由基涉及到许多体内调控系统,然而一旦有过多的自由基生成便会氧化细胞脂膜、蛋白质、DNA和酶,进而对细胞造成致命性的损伤。此外,研究还表明许多疾病与自由基密切相关, 例如,有研究报道海氏默症病人脑中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值,另外癌症可能也是DNA受到氧化损伤的结果。因此,测定自由基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需和重要。文章重点对羟基和超氧自由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涉及的自由基检测技术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19.
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单极型半导体激光器,其峰值发射波长处于中红外波段(2.5~25 μm),具有功率高、线宽窄、响应速率快等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非常适合中红外波段的气体分子的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痕量气体、呼吸气体、燃烧气体、生化气体、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农药残留气体等低浓度气体的检测。因此,利用量子级联激光器对气体分子进行探测在非侵入式医学诊断、环境监测以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末量子级联激光器发明以来,室温激光器的性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的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也使得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事实上,很多光谱技术在量子级联激光器发明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而利用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光源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可探测波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探测极限。这其中就包括了直接吸收光谱技术、波长调制技术、腔衰荡光谱技术、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以及光声光谱等。综述了国内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以及后期得到的解决方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并指出了在吸收光谱测量中的优缺点,同时对外场痕量气体探测作了简要总结。最后,对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在未来痕量气体探测上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改进和发展,进而朝着高灵敏度、高集成度以及高时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畜禽肉化学成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传统的肉品化学成分检测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能够快速、简单、安全和可同时测定多种化学成分的肉品检测方法。论述了近年来猪、鸡、牛、羊四种动物肉中粗蛋白质、肌间脂肪、脂肪酸、水分、灰分、肌红蛋白和胶原蛋白七种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近红外光谱分析具有替代耗时成本高的现有肉品化学检测方法的巨大潜力,特别是用于商业上同步检测多种化学成分。研究大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光谱筛选,偏最小二乘和修正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交互验证进行预测结果评价。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肉中脂肪酸含量预测模型和应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和多元回归预测肉中化学成分。近红外光谱预测结果差异性较大,这与样品集选择、光谱预处理和建模方法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样品选择对近红外预测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均质肉样影响了近红外化学成分预测精度。总的来说,肌间脂肪、脂肪酸与水分指标预测效果较好,粗蛋白质和肌红蛋白指标预测效果次之,灰分和胶原蛋白指标预测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