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金属硫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守进  李铉  康君行  赵蓉  赵珊  唐庆平  茹炳根 《色谱》2002,20(2):163-166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CZE) ,以 5 0cm× 75 μmi d 毛细管柱作为分析柱 ,0 .0 2mol/L磷酸二氢钠 0 .0 2mol/L磷酸氢二钠混合体系 (pH 7.0 )作为背景电解质 ,以紫外检测器在波长 2 0 0nm的条件下检测 ,对具有生物活性的金属硫蛋白 (MT)的两种异构体 (MT1,MT2 )进行了分离。样品经过预处理后 ,采用外标法可对食品中的金属硫蛋白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 1mg/L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10 % ,加标回收率为 82 .0 %~93.4%。  相似文献   

2.
用KromasilC1 8柱 ,以甲醇 :0 .5g/L柠檬酸铵 (42 5 :5 75 )为流动相 ,在波长 2 1 5nm ,柱温 40℃下测定了食品中的安赛蜜、糖精、苯甲酸、山梨酸和咖啡因。方法RSD 0 .6 2 %~ 1 48% ,回收率 1 0 0 .7%~ 1 0 3 % ,相关系数r>0 .9998;应用于可乐、汽水、果奶等测定。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陈青川  于文莲  王静 《色谱》2001,19(2):105-10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次进样、同时测定食品中的人工合成甜味剂 (糖精钠、安赛蜜、甜味素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 )、咖啡因、可可碱和茶碱。以AlltechEconosphereC18柱 (15 0mm× 4 6mmi.d .,3μm)为分离柱 ,10mmol/LNaH2 PO4 (pH 4 0 0 ) 乙腈 (体积比为 90∶10 )为流动相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 2 3min内完成。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78 5 %~ 10 7 2 %。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婴幼儿谷物食品中11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含2%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无水硫酸镁(MgSO4)净化后,经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 6 mm×50 mm,1. 8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11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 5~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 4%~99. 9%,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1. 5%~8. 0%,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 1~2. 4μg/kg,定量下限(S/N=10)为0. 4~8. 1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婴幼儿谷物食品中11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快速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脂肪醇、全氟丙烯酸酯和全氟磺酰胺等9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欧盟(EU) 2017/752中食品模拟物3%乙酸、10%乙醇、50%乙醇和橄榄油浸泡,水基模拟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橄榄油浸泡液用乙腈萃取,DB-5MS(30 m×0. 25 mm×0. 25μm)色谱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9种化合物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在3%乙酸、10%乙醇、50%乙醇及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的方法定量下限分别为3. 3~4. 4、3. 5~4. 2、3. 3~4. 9μg/L和4. 2~5. 1 ng/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 0%~115%,相对标准偏差(RSD,n=6)≤7. 8%。该法快速可靠、准确简便,适用于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测定铜的新方法 ,基于在 0 .0 5~ 0 .0 9mol· L-1硫酸介质中和 2 .0× 1 0 -3 mol·L-1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 ,Cu( )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邻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用固定时间法在 50 2 nm处监测催化反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2 8ng·ml-1,检出限( 3σ)为 0 .66ng· ml-1,摩尔吸光系数为 9.65× 1 0 5L· mol-1· cm-1。除 Fe( )外常见离子都不干扰测定。用 NH4 F掩蔽 Fe( ) ,方法直接应用于多种食品分析 ,结果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萃取光度法相同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 4.4% ( n=6)。非催化反应和催化反应在 3.0~ 8.0 min内为假零级反应 ,活化能分别为 1 56.1和 1 0 3.8k J· mol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一次进样、同时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糖精钠、安赛密,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及咖啡因等14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Hypersil ODS柱(4.6×200 mm,5μm,DEAIC)为分离柱,以20 mmol/L乙酸铵(pH 6.8)-甲醇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234 nm、254 nm下进行检测,整个分析过程在18 min内完成.被测样品经简单处理后进样,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99.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方法适用于食品常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5-亚乙基-2-降冰片烯(ENB)迁移量的方法,对前处理方法(溶剂提取-直接进样和气液平衡-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顶空平衡时间进行了优化。以水、4%(体积分数)乙酸、50%(体积分数)乙醇和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样品经食品模拟物浸泡,于顶空气液平衡后进样,经DB-5 MS色谱柱(30 m×0. 25 mm×0. 25μm)分离后,采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NB在0. 1~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 999,在0. 1、1. 0、10 mg/L 3个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2. 0%~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 9%~4. 0%,检出限(LOD)为0. 01 mg/kg,定量下限(LOQ)为0. 03 mg/kg。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ENB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CCD阵列检测-激光诱导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 CCD阵列检测器 计算机联用装置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锌的灵敏方法。在乙酸 乙酸铵缓冲溶液 (pH 4 )中 ,Zn(Ⅱ )与SCN- 、若丹明B(RhB)反应生成Zn SCN RhB配合物 ,经乙醚萃取后 ,在激发波长 5 32nm和发射波长 5 80nm进行荧光强度测定。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Zn SCN RhB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优化了荧光反应及食品样品的处理条件 ,并用于食品试样中锌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 4ng·ml- 1,加标回收率为 90 .0 %~ 110 .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 9.7% ,能满足食品卫生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食品橙8号。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提取水性、膏霜乳液类化妆品中的食品橙8号,用四氢呋喃-甲醇作为提取剂提取油类、粉类、唇膏类化妆品中的食品橙8号,以甲醇-0.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溶液(97+3)溶液为流动相,经XDB-C18色谱柱等度洗脱,采用470 nm波长检测。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5 mg·kg-1,测定下限(10S/N)为1.0 mg·kg-1,回收率在96.4%~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9%~4.8%之间。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的6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琴  张庆合  杨总 《色谱》2010,28(12):1204-1208
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6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根据6种添加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诱惑红和胭脂红)的化学性质,对HPLC分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优化。结果表明:以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和20mmol/L醋酸铵溶液(pH为6.9)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35nm波长下进行检测,可以在18min内完成6种添加剂的同时测定。在高、低两个加标浓度下,样品的回收率为80.7%~94.4%,相对标准偏差(n=3)为2.0%~7.1%。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同时分析测定肉制品中上述6种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张旭龙  刘银  巩治国  王鹏举  王吉德  封顺 《色谱》2014,32(8):827-831
建立了同时测定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中8种常用添加剂Irgafos 168、Irganox 1010、Irganox 1076、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十二酯(D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苯三唑甲酚(UV-326)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试样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采用Waters BEH-C18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05%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8种添加剂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3),回收率为63.9%~127.0%,相对标准偏差(RSD,n=6)≤15.8%,检出限(S/N=3)为0.13~5.50 μg/L,定量限(S/N=10)为0.45~17.50 μg/L。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食品包装材料中常用添加剂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3.
凌云  毕静波  雍炜  姚美伊  张雨佳  张峰 《色谱》2021,39(5):488-493
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剂残留量的测定为食品接触材料从源头进行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只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迁移量的测定,对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仅局限于残留单体、低聚体、重金属,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双酚类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对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剂残留量的测定较少.该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饮料中16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巍然  岑怡红  王兴益  白玉  刘虎威 《色谱》2012,30(7):747-751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饮料中酸性红92、专利蓝V、荧光素二钠、酸性红1、靛蓝胭脂红、亮黑、丽春红6R、日落黄、苋菜红、柠檬黄等10种人工合成色素和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6种防腐剂的分析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及运行电压、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佳电泳条件为: 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46 cm×50 μm),缓冲溶液为70 mmol/L硼酸(pH=9.5)(含体积分数为4%的乙腈),检测波长220 nm,电泳电压30 kV,进样时间5 s,电泳温度25 ℃。该法用于测定市售饮料样品得到满意结果: 在1~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小于0.9938,回收率在95.8%与108.7%之间。该法简便、准确,能够满足食品添加剂的常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纺织品与食品包装材料中烷基酚及双酚A迁移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纺织品和食品包装材料浸泡液经Supelclean Envi-Carb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以Waters XBridge C_(18)(150 mm×2.1 mm,3.5 μm)色谱柱分离后,进行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烷基酚和双酚A在纺织品模拟汗液、食品模拟物介质中特定迁移量的定量下限分别为2、4 μ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测得纺织品样品的回收率为83%~91%,相对标准偏差为4.1%~9.0%;食品包装材料样品的回收率为82%~94%,相对标准偏差为3.9%~8.7%.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苋菜红、脱氢乙酸、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8种添加剂。样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添加剂的质量浓度在0.5~20μg/m 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6~0.18 m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3%~101.1%,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47%~1.35%(n=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蜜饯中的16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检测蜜饯中16种食品添加剂(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新红、诱惑红、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赤藓红、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thena C18-wp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0.02mol/L乙酸铵...  相似文献   

18.
Cyanuric acid (CYA) is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 due to its potential toxicity. In the present work,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wa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A in pet food samples. Among different solvents, diethylamine-acetonitrile-water mixture (1:5:4, v/v)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one as the extractant due to the strong polarity of CYA in the pet food. An internal standard, (13) C(3) -labeled CYA, was used in the extractions.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MERCK ZIC HILIC column (150 mm × 2.1 mm id, 5 μm) with gradient elution of 20 mM ammonium acetate solution-acetonitrile. CYA was well retained (Rt = 5.10 min) and eluted with good peak shape. The method could respond linearly with CYA at concentrations from 1.0 to 50 ng/mL with a quantification limit of 0.25 mg/kg. The intra- and inter-day precision was less than 4.0%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assay was in the range of 90.4-108.1%. I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spiked pet food samples, the new method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accuracy the straightforward metho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routine CY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9.
建立离子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焦碳酸二甲酯(DMDC)中的杂质氯离子的方法。样品用水溶解超声定容后,采用SH-AC-1阴离子交换柱(250mm×4.6mm,5μm)分离,抑制电导法检测。考察了淋洗液种类、浓度对氯离子与干扰离子分离度的影响。最佳色谱条件:以0.005mol/L的四硼酸钠水溶液为淋洗液,流速1.0mL/min。在此条件下,样品中的氯离子可以和其它干扰离子分离,而且分离度达3.0以上,峰形对称。在氯离子浓度为0.1~5.0mg/L的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氯离子检出限(S/N=3)达0.007mg/L,加标回收率为97.5%~98.9%。该方法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DMDC中氯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