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双光束干涉法对点接触区乏脂润滑成膜特性规律以及接触区附近润滑剂的微观迁移特性进行了观测.在试验条件下,接触区会经历充分润滑—乏脂—沉积膜润滑—分离油润滑等润滑状态.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探测到沉积膜是润滑脂的稠化剂被碾压破碎而沉积在滚压轨道表面的一层纳米级颗粒薄膜;而分离油是在剪切过程中润滑脂内逐渐释放基础油.试验初始,接触区周围的润滑脂池因乏脂而迅速消失,但分离油会逐渐形成"第二相油池"以实现回流补给.沉积膜增大了基础油在滚动轨道表面的接触角,阻碍回流补给,但其会随运动逐渐磨损,此后分离油将进入接触区补充润滑膜.初步发现,当分离油不充足时,沉积膜有利于保护润滑轨道.  相似文献   

2.
选用了一种以石墨为基料的固体润滑剂,在滑动面上能够形成均匀分布的转移膜,其在500℃高温下的润滑性能稳定,并能抵抗环境灰尘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修补再生能力。这种固体润滑剂的热膨胀系数比钢的小,然而用其制作的镶嵌固体润滑滑板在3吨蒸汽锻锤上连续使用半年的月均磨损量仅为0.1mm,只是11~#汽缸油润滑时的1/10。这表明在高温场合下,镶嵌用固体润滑剂的热膨胀系数不一定要比金属基材的大。  相似文献   

3.
多沟槽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润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考虑多沟槽润滑结构和实际工况边界条件的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弹流润滑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有无沟槽以及沟槽半径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沟槽对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润滑性能影响显著,即在沟槽处膜厚较大,压力较低,而在承载区膜厚较小,压力较高,周向方向上压力分布不连续,并且在最小膜厚处轴向方向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出现了两个压力峰值;水膜压力和最小膜厚均随沟槽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承载能力随偏心率增大而增大,随沟槽半径和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摩擦系数随转速增大而略有增大,随沟槽半径的增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弹流润滑与薄膜润滑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采用NGY-2型纳米级膜厚测量仪,研究了润滑膜厚度与各工况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薄膜润滑的机理,探讨了膜厚、速度、润滑油粘度等各因素对弹流润滑与薄膜润滑之间转化的影响,建立了转化临界膜厚值与润滑剂表观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已达廿五年之久,曾应石油、化工、航空、机械、冶金、矿山、交通、纺织等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工矿企业的要求,研制了各种固体润滑材料,解决了科研与生产的急需并获得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和部级科研成果奖四十多项。  相似文献   

6.
禹涛  张晓寒  郭峰  金微  梁鹏 《摩擦学学报》2022,42(2):358-365
研究了一种微量第二润滑介质辅助的增强水润滑方案. 在水润滑环境下,测量了丁腈橡胶块-不锈钢环接触入口区短时(10 s)注入微量乳化油(100 μL)时的摩擦力特性. 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下短时注入微量乳化油降低了橡胶块磨损. 低速时,摩擦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短时注入的乳化油减摩效果明显;速度升高时,短时注入的乳化油使轴承特性系数增加,会引起摩擦力增加. 此外,在水环境下利用线接触光干涉技术揭示了乳化油以离水展着的方式形成承载润滑膜. 研究工作为应对短时恶劣工况下的水润滑失效提供新的思路,为水环境下微量乳化油的辅助润滑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固体润滑粘结涂层的概况、涂敷方法、性能及应用作了简明的介绍,並对涂层的最近动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二、三十年来,在工程师、医师和生物学家日益增加的协作下,对关节的生物力学的理解和应用,有了巨大的进展。举几关节的摩擦、承受负荷时的力学研究、润滑作用机制的探索、人工关节和生物材料的制作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了很多成就。本文仅就关节的摩擦学(Tribology)中的润滑作用[1]作一综述,供这个领域中的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油动重载四旋翼无人机的特殊应用条件,研究了无人机齿轮箱内脂润滑弧齿锥齿轮的润滑状态及啮合效率.推导了适用于弧齿锥齿轮的脂润滑雷诺方程,采用计算油膜剪切力和微凸体接触摩擦力组成的复合摩擦系数代替摩擦系数经验公式的方法,研究了在无人机各种工况下的齿面润滑情况和啮合效率.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考虑粗糙度的脂润滑雷诺方程能够很好预测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弧齿锥齿轮的齿面较为复杂,不能用油润滑的中心油膜厚度算法近似估计脂润滑弧齿锥齿轮整个齿面上的润滑状态;1个啮合周期内的齿面摩擦系数在节点处最大;低转速情况下,齿面将进入混合润滑状态;1个啮合周期内啮合效率的变化与啮合位置密切相关,在啮入点处效率最低;在转速不变的前提下,润滑脂黏度越高,效率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高温真空下自润滑保持架转移润滑的特点,论述了几种轴承结构类型及其主要参数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和确定方法。从实践中作者认为,该类轴承采用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或三点接触球轴承为宜。其游隙除工作游隙外,尚需考虑转移膜及其滞留松散磨屑所需之游隙。沟曲率应取较大值,保持架采用球引导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子手表轴承部分的轴或轴承的表面,包复以优先析出特定结晶面[111]的金或金合金。随后,将此金或金合金膜在氮气中于150~800℃下进行热处理,可改善结晶性能,形成优异润滑性能的轴承。  相似文献   

12.
设计制备了三种全氟聚醚羧酸铵离子液体,在微动振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钢/铜锡合金以及钢/钢摩擦副的润滑性能,并与全氟聚醚(PFPE)和全氟聚醚羧酸(PFPEC)进行了对比. 通过测量接触角表征了所制备离子液体对金属表面的润湿性,通过测试摩擦试验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变化分析了摩擦过程中摩擦膜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对磨斑表面形貌和元素状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作为钢/铜锡合金摩擦副的润滑剂时,全氟聚醚羧酸铵离子液体在常温下的润滑性能与PFPE和PFPEC相差不大,但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而作为钢/钢摩擦副的润滑剂,其在常温、高温条件下均表现出优于PFPE以及PFPEC的减摩抗磨性能. 多种物理化学表征研究表明该类离子液体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归因于其在金属表面优异的吸附性能以及稳定摩擦化学反应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书系润滑学科的基础书籍.由英国帝国学院著名学者 A.Cameron 教授积数十年之教学经验编撰而成.书中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研究成果.现已由上海交通大学沈继飞副教授译出.全书共分十七章,包括绪论、粘度、雷诺方程、收敛-发散楔、可倾瓦块和固定瓦块推力轴承、圆盘、径向轴承、轴承中的热量、交变载荷和挤压膜、油膜振荡、多孔轴承、流体静压轴承、弹性流体动压轴承、摩擦和发热、...  相似文献   

14.
本书系润滑学科的基础书籍.由英国帝国学院著名学者 A.Cameron 教授积数十年之教学经验编撰而成.书中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研究成果.现已由上海交通大学沈继飞副教授译出.全书共分十七章,包括绪论、粘度、雷诺方程、收敛-发散楔、可倾瓦块和固定瓦块推力轴承、圆盘、径向轴承、轴承中的热量、交变载荷和挤压膜、油膜振荡、多孔轴承、流体静压轴承、弹性流体动压轴承、摩擦和发热、...  相似文献   

15.
9010001 (Z0001)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puttered MoS_2 Films/不同类型溅射MoS_2膜的制备和性能,Buck, V., 《Wear》, 1987, Vol.114, No.3, 263~274. 9010002 (Z0002) Friction and Wear of Polymers/聚合物的磨擦与磨损, Holmberg, K., 《Wear》 1987, Vol.115, No.2, 95~105. 9010003 (Z0003) Solid Lubricant Coatings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ingun Aeceleration/利用电磁加速枪喷涂的固体润滑涂层,Lund,C.J.,《Wear》, 1987, Vol.119, No.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空间技术的同时,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的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发展也相当迅速。由于固体润滑材料可在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强辐射等环境条件下有效地润滑,突破了油脂润滑的有效极限,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星际探测器等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所不可缺少。本文简要地叙述了空间环境中的固体润滑问题;介绍了国外有关固体润滑材料在空间飞行器的天线驱动系统、太阳电池帆板机构、滑动电接点、光学仪器驱动机构、温控机构等具体零部件上的应用情况。说明了固体润滑材料在解决空间技术中的润滑问题,以保证空间飞行器上的仪器和设备能完成必要的机械动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紫外光固化润滑涂料主要组分(基料、光敏剂、润滑性添加剂以及活性稀释剂等)的主要品种、性能和发展,还介绍了典型的紫外光固化润滑涂料的配方,並概括了光固化涂层的主要特点和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指出了其在摩擦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润滑”之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峰  吴杨 《摩擦学学报》2016,36(1):132-136
润湿与润滑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润"与"滑"之间的关系;并归纳出一般规律,即,对于固-固接触摩擦为"润"而"滑",而对于固-液接触摩擦为"润"而"黏","去润"而"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耦合了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经典轧制理论及弹性接触变形理论,并计入了润滑油的压粘效应和轧制材料的硬化效应等因素,运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计算方法,分别得到了刚性轧辊下的理论解、弹性轧辊下的Boussinesq解及边界元解,预示了轧带工作区的压力、剪应力以及膜厚的分布规律,确定了最小油膜厚度,并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白少先  黄平 《摩擦学学报》2003,23(6):537-540
针对二阶流体薄膜润滑在润滑方程中引入二阶流体和弹性变形,在考虑薄膜润滑状态下的非牛顿性和类固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薄膜润滑的粘变数学模型,并针对线接触弹流薄膜润滑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下基于粘变模型计算得到的膜厚同牛顿流体相应的膜厚相比大得多,而粘变薄膜厚度同速度的相关性比牛顿流体的小得多,且粘变薄膜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所建立的粘变模型适用于薄膜润滑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