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新型商品手性柱ShiseidoCD Ph,在反相条件下,对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特布他林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柱温及缓冲盐浓度对特布它林手性拆分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药物获得基线分离。该方法可用于该类药物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2.
非衍生芳香族蛋白氨基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羟丙基—α—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蛋白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对映体手性拆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背景电解质的pH值、手性选择剂的浓度和柱温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经过一系列实验优化,在选定的条件下,3种未衍生氨基酸混合物,不仅达到了相互之间的完全分离,而且每种氨基酸对映体均达到了完全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奥沙西泮、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3种含氮杂环类手性药物的色谱拆分行为.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值和柱温对3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对其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水为流动相,通过添加醋酸或氨水调节pH值和控制柱温,可使3种药物的对映体得到完全分离(Rs>1.5),根据各自优化的色谱条件建立了这3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4.
采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奥沙西泮、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3种含氮杂环类手性药物的色谱拆分行为。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 H值和柱温对3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对其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水为流动相,通过添加醋酸或氨水调节p H值和控制柱温,可使3种药物的对映体得到完全分离(RS1.5),根据各自优化的色谱条件建立了这3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ALPAK?IA手性柱对联萘酚对映体有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流动相为甲醇-1% 乙酸(90:10,...  相似文献   

6.
李振群  贾丽 《色谱》2020,38(9):1046-1056
手性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手性匹配与分子识别来发挥药理作用。两个对映体与体内手性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同导致每个对映体表现出不同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代谢速率及毒性等药代动力学特征。因此发展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对于手性药物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以目标分子作为模板而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特定的空间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对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基于该特点,MIPs非常适合于手性药物的拆分和纯化。毛细管电色谱(CEC)可同时基于毛细管电泳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机理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因此具有高分离效率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将MIPs材料作为CEC的固定相,可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结合,从而实现对手性药物的高效拆分。MIPs材料在1994年首次应用于CEC手性拆分,此后该研究领域开始获得关注和发展。MIPs材料主要通过4种模式在CEC中实现手性拆分,分别是作为开管柱、填充柱和整体柱的固定相以及分离介质中的准固定相。该综述以这4种模式作为分类基准,根据MIPs制备所需的材料和分离对象对其在CEC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揭示了MIPs在CEC手性拆分中的潜力,同时评述了这4种模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将来MIPs在CEC手性拆分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伊瑞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与对映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雯  张凌怡  万莉  朱亚仙  覃飒飒  张维冰 《色谱》2010,28(10):977-983
以具有22个不同种类手性中心的新型大环抗生素伊瑞霉素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环氧基团高反应活性的特征,将伊瑞霉素用一步法键合到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制备伊瑞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通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证实该制备方法可在较宽的pH范围(6.0~9.0)内进行,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应用制备的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对5种手性氨基酸对映体和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对映体进行拆分,均得到了基线分离,说明伊瑞霉素手性固定相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6种对映体的分析时间均小于4 min,分析速度快。通过对有机调节剂、缓冲液pH值和缓冲盐浓度等分离条件进行系统考察,初步探讨了该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对不同溶质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以直链淀粉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直接拆分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4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手性固定相的种类、流动相改性剂和添加剂的体积分数、柱温和流速等对4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hiralpak AD-H手性色谱柱上,在正己烷-乙醇-二乙胺(20∶80∶0.03,v/v/v)为流动相、流速0.550 mL/min、柱温40℃的条件下,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对映体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37、1.80、2.09和4.70。通过热力学研究及对映体结构分析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4种药物对映体的手性拆分均为焓驱动过程,而固定相的手性空腔对不同药物的拆分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β-受体阻滞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色谱法是目前手性药物分析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联用技术拆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基于国内外关于手性拆分的文献资料,介绍了四种方法在拆分手性药物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顺丁烯二酸酐-β-环糊精(MAH-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20 mmol/L乙酸铵为缓冲溶液,MAH-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对氨基酸和手性药物对映体进行拆分研究。考察了缓冲溶液pH、分离电压和手性选择剂浓度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成功拆分了3种氨基酸(DL-甲硫氨酸、DL-精氨酸、DL-赖氨酸)和两种手性药物(沙丁胺醇、氯美扎酮)对映体,分离度分别为5.11,5.55,2.99,2.33和1.64。  相似文献   

11.
采用α-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Chiral-AGP),固定流动相pH、流速,化合物样品浓度,考察酸性、碱性、中性手性化合物和21个氨基酸在α-酸糖蛋白手性柱上的拆分情况.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α-酸糖蛋白手性柱对上述手性样品拆分,一共有8个中性化合物、3个碱性化合物、6个酸性化合物和5个氨基酸得到手性对映分离.探讨了α-酸糖蛋白手性柱对酸性、中性、碱性样品的拆分能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证明α-酸糖蛋白手性柱拆分中性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效果最好,拆分碱性化合物和氨基酸效果不好,为α-酸糖蛋白手性柱适合于拆分哪一类型的手性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丽芳  鲁耀  李奕  许旭 《色谱》2010,28(4):426-429
以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对非洛地平(FEL)进行手性拆分。分别采用两种类型的纤维素-三(对甲基苯甲酸酯)手性柱Chiralcel OJ-R和Chiralcel OJ-H进行比较实验,以正己烷-异丙醇(90:10, v/v)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柱温对保留及手性拆分的影响。实验显示,两柱拆分FEL的van’t Hoff图均发生了转折,在高温区域为焓驱动,在低温区域为熵驱动。两柱在温度升高时拆分FEL的分离度均提高,其中OJ-H的分离度优于OJ-R。两种手性柱对FEL具有相似的拆分机理。  相似文献   

13.
胡聪  李丽  杨娜  张紫恒  谢生明  袁黎明 《化学学报》2016,74(10):819-824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手性分离领域备受关注.以S-苹果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与醋酸铜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维手性网状结构的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S-mal)(bpy)]n.将其用作固定相制成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采用不同比例的正己烷/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对一系列外消旋化合物进行手性拆分.结果显示,该手性柱对醇类、酮类、黄酮、酚类、胺类等17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了较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将该手性柱与之前我们报道的3种手性MOFs柱相比较,其表现出了更好的手性选择性,具有较好的手性拆分互补作用.最后还对该手性柱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手性柱表现出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程燕  白敏  王新梅  明永飞  尤进茂 《色谱》2006,24(2):188-191
以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毛细管电泳对14种二肽进行了手性拆分。以5种二肽为代表,考察了缓冲液种类、浓度、pH值、二元手性选择剂的组合配比等因素对二肽的拆分效果,优化了实验条件。在各自的优化条件下,14种二肽手性拆分的分离度均在3.63以上,最高分离度可达43.14(Gly-Ala)。  相似文献   

15.
郭丹丽  张华  胡秋云  蔡三燕  陈梓云  翁文 《应用化学》2013,30(10):1231-1236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将其分别涂敷于小孔硅胶(SG)、氨丙基化小孔硅胶(APS-SG)和介孔SBA-15微球上,制得3种手性固定相:SG@CDMPC(CSP1)、APS-SG@CDMPC(CSP2)及SBA-15@CDMPC(CSP3),正相条件下考察了12种中性或酸性手性化合物在自制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效果,并与商品柱Chiralcel OD-H的拆分性能进行了对比。 6个手性化合物在CSP1上获得比在商品柱上更高的柱效,其中2个手性化合物获得比在商品柱上更高的分离因子和分离度,而CSP2和CSP3的拆分效果总体较CSP1和商品柱的差。 探讨了自制手性固定相对华法令的拆分和定量测定,华法令在CSP1上的检测限为10 μg/L,在0.05~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6.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多样、孔尺寸可调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而备受色谱分离领域的关注。该文以(1R,2R)-1,2-环己烷二甲酸(H2L)和4,4'-联吡啶(bpy)为配体与铜离子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手性网状结构的手性MOF[Cu_3(HL)_2(L)_2(bpy)_3]·4H_2O。将该手性MOF作为手性固定相制备了高效液相色谱柱。为了考察MOF[Cu_3(HL)_2(L)_2(bpy)_3]·4H_2O的手性识别能力,在正相色谱(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条件下,对一系列外消旋化合物在手性MOF柱上进行了拆分。该手性MOF柱对醇类、酮类、酸类、环氧化合物和醚类等10种手性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拆分效果。对该手性MOF柱的重现性、稳定性作了评价,考察了进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手性MOF柱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海藻糖、龙胆二糖、蜜二糖三种二糖类键合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湿法装柱制备了色谱柱.在高效液相色谱正相条件下,该类固定相对醇类、胺类、氨基酸类对映异构体以及一些手性药物表现出了一定的拆分效果.特别是海藻糖固定相在所拆分的9种手性化合物中,有6种手性化合物能得到较好的分离,表现出较好的手性分离性能.并且手性固定相之间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的环糊精衍生物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以新型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液PH值和浓度及有机溶质对8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选择剂浓度和缓冲液PH值是影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重要因素,有机溶质亦对分离有很大影响。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能使所研究的8种手性药物中的5种达基线分离,3种达部分分离。而在同样条件下.β-环糊精仅能使上述药物中的菜心安达部分分离(及。=0.67),这说明我们合成的环糊精衍生物手性拆分能力要强于天然环糊精。我们还就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对手性药物可能的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拆分3种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一种手性药物(芬氟拉明)的方法.以水溶性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荆,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溶液pH值、柱温及电压对分离的影响.4种手性化合物在各自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均达到基线分离.此法操作简单,可用于这4种手性化合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L-色氨酸(L-trp)和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为配体与钴离子反应,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二维手性层面结构的手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Co(L-trp)(bpe)(H2O)]·H2O· NO3}n;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该MOFs材料用作固定相,制备了液相色谱手性柱,在正己烷/异丙醇的流动相体系下,考察了该手性柱对一系列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手性柱对3种苯系物的位置异构体和11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该手性柱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