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民事诉讼法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是证明任务,不是证明标准,介绍了证明标准的类型和作用范围,并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事诉讼已经将高度盖然性确定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在此前提下,按照案件的性质划分不同的标准,这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不同种类案件的内在要求,还是公正高效解决纠纷的需要和域外立法经验的借鉴,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按照案件的性质分为极高的盖然性、很高的盖然性和较高的盖然性,在解决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类型化问题的时候,应当注意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问题、法院的负担问题以及提高法官的素质问题、心证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设立,对促进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以及推进我国法院系统审判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制订中的《民事证据法》应借鉴两大法系的盖然性规则,采用高度盖然性标准,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确立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4.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传统的三大诉讼同一的“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与当今学术界积极倡导的“高度盖然性”民事诉讼最低证明标准,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本质上的统一性。民事诉讼应有自己的证明标准,其证明标准内部应有层次之分。在“自由证明”与“法定证明”相结合的模式下,合理地对“盖然性”进行程度量化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体现。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客观真实说"基础上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民事司法活动的发展。文章在对两大法系民事证明标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司法国情与当前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现状,提出可通过《民事证据法》的立法形式,达到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加以完善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主张成立与否,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有着密切关系;用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可有效预防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7.
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其核心内容是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基本功能是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场合,确定谁最终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我国现行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存在立法规定粗疏、法官自由裁量权失制、民事证明责任倒置的范围狭小等问题,可操作性差。为此,我们应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主,以利益衡量说为辅来确定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证据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制度的脊梁,而证明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我国的有关法律对证据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从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证明责任的分担及证明标准三个问题上,提出了对证明责任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以期对我国的证据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主张成立与否,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有着密切关系;用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可有效预防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工智能的根本途径是脱离计算机的串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或模拟人类认知活动,机器证明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知识的平面几何证明系统—EUCLID是模拟人类几何专家证明的认知过程的知识系统,其基本思想就是组块式构造知识库,利用优越图进行索引,无回溯失败学习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衡量证据事实的最下限的标准,我国在未来出台的民事证据法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设置相关的程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应确立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并应对高度盖然性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究该证明标准从低到高的程度用法律语言如何表述,特别是法官对证明事实不同程度的心证在民事判决书中的表述方式,对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的适用角度分析其层次性,以清晰的系统理论去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诉讼证明标准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之基准.是案件审理和判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给对彭宇个案审理的分析,深入讨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对国内外诉讼证明标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建立证明标准的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进行外化的制约,只有在一种良性的运行机制下才能保障证明标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于齐 《科技信息》2010,(5):385-385,391
在现代民事诉讼中,案件事实已不是传统诉讼中的“非黑即白”的状态,而是呈现出非常繁杂交错的状态。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中不仅要对各种法律关系的事实存在与否进行判断.更需对其存在状态作出细致的证明。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证明责任是整个民事诉讼的核心,那么证明责任的分配便是核心中的核心。本文重点阐述证明责任及分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存有弊端,应有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取代之.而实现法律真实这一证明要求的手段,即为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既有其合理的根据,又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法官在适用这一标准定案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包括不可分割的三层涵义,即提供证据的责任、证明主张的责任和败诉的风险责任。举证责任的三层涵义在民事诉讼庭审过程中都有表现,它贯穿于法庭审理的全过程,成为民事诉讼证据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工智能军事化进程正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高速发展。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伦理风险出发,列举了国内外军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包括身份识别技术与道德判断、责任归属、由人工智能失控引发的灾难问题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军事化伦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确保避免军用人工智能造成人类重大灾难为底线、持续改善军用人工智能存在的问责差距与技术漏洞、努力推进国际之间军用人工智能话题的积极讨论等3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事实推定在民事审判中的良好运用,对于判断认定案件事实,定纷止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实推定的概念入手,分析事实推定的哲学基础、现实意义,提出适用事实推定必须满足推定事实的难以证明性以及其与基础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性等一系列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廓清了证明标准与证明要求的关系,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证明要求的旗帜下,从两个层次上对公诉证明标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有足够证据"这一表述方式,并对如何具体把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从庞杂的证明标准体系中理出一点头绪。  相似文献   

20.
姚叶 《创新科技》2021,21(9):70-78
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成为专利客体已经成为共识.我国《专利审查指南》将人工智能算法明确纳入专利客体中,这一操作诱发了语义重复的问题,也缺乏对人工智能算法专利范围的明确界定.同时,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特殊性,我国专利审查在实践中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审查也缺乏明确的标准.我国《专利审查指南》应该明确区分商业方法、人工智能算法等客体的范畴,明确人工智能算法发明的正向范围与反向排除范围,要求对除商业秘密外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方案进行公开、对现有技术进行缩小解释,对技术领域、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划定与技术发展同步,为人工智能算法专利的实施效果设定独特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