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光路折叠结合气室先预抽真空后充气的实验方式,改进了传统的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气体折射率的方法.利用折叠光路法增加激光在气室中的穿越次数达到增加气室内的光程,从而数倍地增强待测信号;采取预抽真空后缓慢向连通气室的大容积缓冲真空室内充入待测气体,使气室内气压更均匀、平稳地增长,从而实现了气体折射率的高精度测量,并验证了气压与折射率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迈克耳孙干涉仪及劈尖组合的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对迈克耳孙干涉仪进行简单改装,将一个注满待测透明液体的劈尖和一个空的玻璃劈尖分别置入2个光路中.通过调节传动装置使注入液体劈尖在光路中的厚度发生缓慢变化,从而记录生出或消失的干涉条纹个数,进而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3.
将迈克耳孙干涉仪和PASCO实验平台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测量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方法.首先分析PASCO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材料折射率的原理,然后利用高性能PASCO传感器和计算机对干涉条纹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得到待测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信息.最后对材料折射率的不确定度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旋转角度θ对折射率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厚度d次之,干涉条纹计数K影响最小.PASCO实验平台配合迈克耳孙干涉仪可以准确、高效的记录干涉条纹在"吞吐"时光强的变化,降低条纹计数测量的不确定度,从而提高透明材料折射率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方法还可用于和透明材料折射率相关的其他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迈克耳孙干涉光路,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微小位移的实验方法.通过在迈克耳孙干涉原光路中添加平行平面镜组,使入射光和反射光在反射镜组中多次反射.当平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变化后,两反射光束之间光程差将会被放大,通过观测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微小的位移.设计了实验光路,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与传统的迈克耳孙干涉实验相比,该方法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和调节方法,对非定域干涉和定域干涉的成像过程和干涉条纹特点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氦氖激光波长和透明玻璃薄片折射率的测量实验,并对透明玻璃薄片折射率测量实验的调节方法和实验现象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压强变化时显示屏上干涉条纹出现或者消失的数量, 迈克耳孙干涉仪可以测定空气的折射率. 实 验中测量的物理量较多, 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 且容易出错, 因此使用C语言处理数据. 运行相关程序后可以直 接得到不同气压下空气的折射率, 处理过程快捷精确. C语言处理数据时,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处理, 可 以得到空气折射率随气压变化的拟合直线  相似文献   

7.
使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了厚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在光路中一半视场平行放入待测材料,对应的条纹出现压缩,根据条纹隐入和涨出计算待测材料的折射率,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和误差分析.应用Zemax软件对实验进行了模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支架、镜片在光学平台上组装迈克耳孙干涉仪,并进行了测试和改进.利用该装置测量了空气折射率以及载玻片折射率.模块化的自由组装充分锻炼了学生调节光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光的干涉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薄透明体折射率的方法,当被测透明体插入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光路中时,其会与光路呈不同夹角,对应光程变化可通过等倾干涉圆环的变化,根据实验仪器吞吐圆环数、薄透明体厚度、薄透明体折射率、薄透明体与光路夹角之间的关系,据此可同时测得薄透明体厚度和折射率.并且在测量过程中系统不再变动,可使系统误差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使用迈克耳孙干涉仪通过旋转样品测量透明玻璃厚度.与白光干涉原理测薄片厚度不同,实验通过改变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垂直放置的透明玻璃与光传播方向的角度,使相干光的干涉条纹发生变化,利用干涉条纹与转过角度、透明玻璃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准确测量出透明玻璃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在光路中加入装有蔗糖溶液的玻璃杯,逐渐向玻璃杯中加入蔗糖,改变蔗糖的质量分数,进而改变蔗糖的折射率,通过记录相应干涉条纹的变化,计算出新溶液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吴本科 《物理实验》1993,13(6):266-266,265
本文提出了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上测折射率的一种新方法,它具有原理简单,实验方便,结果较精确的优点。一、测试原理利用钠光灯的双线特性,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上调出干涉视场视见度为零。在此状态下,把厚度为t,折射率为n的待测均匀介质插入光路中。若空气折射率为n_o,则附加了光程差⊿_1=2(n-n_o)t (1) 当干涉仪反射镜间距改变a后,多产生的光程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光干涉原理,提出了测量流体二维温度场分布方法.利用流体折射率受温度影响的性质,将流体的温度变化转换为干涉条纹移动量进行表达和测量.以迈克耳孙干涉以为模型,搭建了温度场测量实验系统,使用可精确控温的电烙铁对系统进行定标,得到条纹移动量随空气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利用热风枪和打火机作为参考物进行了实验效果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热风枪的最高温度为178.42℃,与实际温度(180℃)误差仅为1.6℃,能且真实地还原2种参考物的二维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14.
迈克耳孙干涉仪应用功能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怀  李卓凡  陈怀 《物理实验》2012,(3):22-24,28
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简易改装,实现了光速测量、透明固体和液体的折射率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测量以及多普勒效应的演示,拓展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气体折射率的非线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邢进华 《物理实验》2005,25(4):35-36,39
对测量群折射率的迈克耳孙白光干涉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光栅线位移传感器提高反射扫描镜的位移精度. 实验确定了空气折射率对温度的非线性曲线拟合方程,其拟合因子的精度达到10-5℃-1.  相似文献   

16.
对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光路进行简单的改装,则可把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厚度的精度提高整数倍.现阐述其原理,并给出提高一倍精度的实验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干涉原理和干涉光路的分析,得到了接收屏上的各级干涉条纹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干涉条纹的形状进行了模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2021,40(8)
折射率是介质的一个重要光学参数,对折射率的测量是光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实验利用双棱镜和平板玻璃制成的双空气劈尖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并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上增加了横向传动装置来控制双空气劈尖的移动,设计了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元器件加工,操作简便且测量结果较精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传统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基础上构建了光波波长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串口通讯协议,精准控制步进电机改变"动镜"的位置,获得固定微小光程差,从CCD相机采集干涉条纹图像,应用专用的图像识别软件,实现光源波长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20.
迈克耳孙实验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本文从迈克耳孙实验出发,讨论两个点光源在空间光场中产生的非定域干涉和承接光屏放在不同方位上所显示的干涉条纹,用Matlab软件做出干涉条纹图样,并对条纹的形状和光屏位置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条纹的形状判断出光源的位置.同时,解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由此加深了对干涉原理和迈克耳孙实验的理解,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