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玻璃水泵是化学实验抽滤常用的仪器其简易制作如下:(1)将30×200mm的具支试管底部截断,烧圆滑。(2)用7~8mm的玻璃管拉成一个1mm的玻璃尖嘴(a),一个2mm的玻璃尖嘴(b),在距(b)尖嘴150mm处弯成60°弯管。  相似文献   

2.
凌崇忠 《化学教育》2010,31(7):66-66,73
乙醇与钠反应并检验其生成的气体的实验,通常是在图1所示装置中进行。其缺点是在点燃前必须先验纯,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在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必修)》的实验设计中,用注射器的针头代替尖嘴玻璃管插入单孔塞中做该实验,火焰难以呈淡蓝色(因为未经洗涤的气体中必然含有生成物乙醇钠);从操作上考虑,由于针头很短,使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的操作难度较大。笔者对此实验的设计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美喜 《化学教育》1984,5(4):43-43
一仪器装置(见图1) 1 250毫升广口瓶。2 250毫升分液漏斗,选下端颈长一点的。如果太短;可用橡皮管接一段玻璃管。3 双孔橡皮塞。4 活塞。5 尖嘴玻璃管,供收集氢气或点燃氢气用。6 垫片:选一块剪成略小于广口瓶内径的软质塑料片<药瓶盖即可>中心打一个孔(可插入分液漏斗颈),周围打若干小孔,靠广口瓶底的一面可用烙铁焊上三个高4毫米的脚如图1中的b、  相似文献   

4.
张水蔺 《化学教育》1996,17(12):32-32
氢气的爆炸实验过去大多是用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或带上尖嘴玻璃管)的纸筒、塑料瓶、铁罐头筒来作混合气体的容器,点燃时只发生爆鸣,不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5.
严洪杰 《化学教育》1983,4(4):44-46
测量50毫升酸式滴定管顶端无刻度部分的体积。先取下酸式滴定管,洗净晾干,然后把管口向上正立,用碱式滴定管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酸式滴定管中水面读数略小于50毫升即可,注意不要使液面以上的管壁沾有水,为此,可将碱式滴定管末端尖嘴玻璃管换一个长的尖嘴管,将长尖嘴玻璃管尽量伸入酸式滴定管内加水,第二次重复测量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水,应通过活塞放出,不宜从管口倒出。  相似文献   

6.
郭士城  娄善平 《化学教育》1995,16(10):35-35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红磷加热到689K升华为蒸气,冷却就得到白磷[1]。白磷可自燃,产生有趣的现象。实验仪器如图。主要仪器长柄V型管可用外径9mm玻璃管弯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钠与氧气反应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手持技术数字化创新实验,自主设计创新反应装置T形玻璃管以定量探究钠与氧气反应。本研究利用氧气传感器,通过测定密闭体系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基于四重表征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区别;借助氧气、二氧化碳、湿度等3种传感器从定量的角度探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对钠的影响,形成对钠与氧气反应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8.
过去,当讲到初三化学“碳”的吸附作用时。我们只作将烧热的碳块(或屑)置入盛有棕色的 NO_2瓶中,使棕色消失的实验。又因继续作了碳吸附色素的实验,同学们误会成碳只能吸附色素,而不是吸附气体本身。这学期我对此实验作如下的改进:取一玻璃管(内径约0.5毫米)弯成如图左方“U”形。再取一锥形烧瓶,配一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入一端拉成尖嘴 B 的直管,另孔插入一端带有软橡皮管与夹子的“Γ”形玻管,用一较长的橡皮管将 A、B 连起来。  相似文献   

9.
讲到初中化学新课本(许国培、王世显、周芬编)第一章第五节中,糖在加热时变成了炭和可燃性气体的演示实验时,我感到在实验仪器上需要改进一下。这个实验主要是说明糖经加热后,变成了炭和可燃性气体,当用火点燃来证明有可燃性气体放出时,因为试管口太粗,气体跑得太快,使火焰很难站住,这样所得到的现象就不够明显,最好用一个带有导管(不很长的玻璃管)  相似文献   

10.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1,2(2):42-42
用塑料瓶代替玻璃集气瓶等进行某些化学实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可选购大小适宜的聚乙烯塑料瓶,仿下法制作洗瓶、储气瓶等,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一、洗瓶按图1加配橡皮塞和玻璃管与玻璃尖嘴弯管。  相似文献   

11.
方子忠 《化学教育》1984,5(6):48-48
按图组装仪器,先取下瓶塞,同时打开活塞(便于使尖嘴管内残留空气排净),向广口瓶里注入水,并加几滴酚酞试剂,使液面略低于瓶口。实验时向广口瓶里投入一小块金属钠,迅速将瓶塞塞紧,并把活塞关闭。此时钠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把广口瓶里水排型漏斗里,水渐呈红色。等到钠反应完毕,打开活塞的同时,迅速用火点燃,可观察到氢气燃烧的火焰。  相似文献   

12.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器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彬 《大学化学》1999,14(3):45-46
在许多物理化学实验课本中,乙酸乙酯皂化实验所使用的反应器有几点不足,①反应器只能在恒温槽内使用;②连接两反应管的玻璃管较细,易折断;③反应器底部缺少支撑面,不能竖放。基于以上原因,我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形状与尺寸如图1,反应器为玻...  相似文献   

13.
(1)器材——500毫升广口瓶一个、大橡皮塞一只、内径2.5厘米的较短试管(长试管可截去口端一部分)一只、细玻璃棒一根、尖嘴弯玻璃管一个。 (2)药剂——碳酸氢钠(小苏打)20克、甘草粉2克(中药铺有售)、硫酸铝20克。 (3)装配: 在橡皮塞上共钻两孔,中央一孔,穿入玻璃棒;稍偏一孔塞入尖嘴弯玻璃管。用水400毫升溶解小苏打,倒入广口瓶中,并加入甘草粉,搅混均匀静置较长时间使溶,如有不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5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大学以来,已受到近二年的高等教育,学习上出现的一些困难,自然原因很多,但有些困难也是与中学学习中的缺点分不开的,下面简单谈一下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大学化学实验第一次是领取仪器,仪器单上印着各种仪器名称,很多同学都认不得。如看见了分液漏斗和乳钵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分不清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至于各种仪器的规格就更不知道了。第二次实验为基本操作,很少有人作出合乎要求的滴管,弯的玻璃管也粗细不均。试管拿法,加热,移液方法以及实验姿式都各式各样,还得由教师一个个地纠正。装置较复杂的实验,所用时间比实际操作的时间还长,往往由于装置技术不佳而发生漏气等现象,得不出很好的实验结果。上述的情况不只是两三个人,而是大多数同学存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未提供验证反应所产生气体的实验装置。为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在已设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从普通玻璃尖嘴导管焰色反应的干扰、煤油蒸气的干扰2个维度进行分析,最终设计出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实验6.氢的制备及其性质准备:制备氢的装置如图8。试管尖嘴玻璃管,橡皮塞,锌粒盐酸,(1%)氧化铜,酒精灯。实验目的:1)氯的制法及其性质的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举例。2)练习纯氢的检验方法。实验步骤: 1 氢的制备在试管 a.中放入2—5粒锌,再加入约占试管体积1/5的盐酸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把试管  相似文献   

17.
1.选择一根长15—20厘米,直径为6—8毫米的薄壁玻璃管,将它洗净、烘干,在酒精焰上将一端拉成尖咀并且封闭。2.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切取豌豆粒大小的一块或两块,迅速装入玻璃管中,并使其位于距玻璃管尖端3—5厘米处。3.用酒精灯微热钠块所在处的玻璃管,待钠熔化后,轻轻一振,液态钠即进入玻璃管的尖端。  相似文献   

18.
李明艳  梁红梅  王锦化 《化学教育》2006,27(11):55-55,64
为解决新课标《化学1(必修)》和普通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钠燃烧实验存在的玻璃管易破裂、现象不易观察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对该实验的装置、材料和演示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在封闭的装置里进行钠燃烧实验的新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建平 《化学教育》1988,9(5):44-44
操作方法:如图安装仪器。加热,控制甲酸流量,产生 CO 气体。在空气中先点燃 CO 气体,然后开启空气(氧气更好)贮气瓶的进水活塞,将带玻璃尖嘴管的橡皮塞盖在 T 型管左端(注意尖嘴伸入的位置,如无适宜的 T 型管最好用具支试管截掉一部分后所剩部分代替)。燃烧完毕,盖上集气瓶塞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优点:1.用石灰水作燃烧前后对比,可加深学生对产物的理解。2.用本装置,尖嘴管进 CO,支管进氧气(空气),学生更能理解是 CO 与 O2反应,加深记忆。3.生成的 CO2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可达复习之目的。4.现象很明显,全班学生都可看到。  相似文献   

20.
全氟丙酮是合成有机氟化物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合成方法文献已有报导。我们研究了1,2-全氟环氧丙烷在三氯化铝存在下的催化重排反应,为全氟丙酮的制备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一、实验部分原料:无水AlCl_3(C.P级)。每次新装入反应器的三氯化铝都要在70℃下通氮活化。 1,2-全氟环氧丙烷,在使用之前先通过5%的NaOH水溶液洗瓶,P_2O_5干燥塔,KOH干燥塔及硷石灰干燥塔,以除去水及酸性物质。反应器:玻璃管,表面涂有电热涂料(供加热之用);反应区内径为1.8厘米,长55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