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高分子与溶剂分子大小相差悬殊,它們的热运动相距甚远,因此高聚物在室溫时的溶解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溶解时溶剂分子不断扩散和渗透进入高聚物,使高聚物体积膨大成为松软的凝胶,这过程一直进行到高分子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为止,达完全溶解。交联的高聚物在分子鏈之間以化学鍵的形式相互鍵合,形成三向的网状結构,它不能为溶剂所分散,但能吸收大量溶剂而溶胀,形成溶胀的条件与线型高分子形成溶液相同,溶胀的凝胶实际上是高聚物的浓溶液,具有显著的弹性行为,溶胀的交联高聚物固体积增大引起三向結构分子网的伸展,降低了交联点  相似文献   

2.
液体的粘度这个物理量是表征流体在受到切应力后在层流情况下对流动的阻力,是流体的一个重要物理常数。当高聚物溶解在溶剂中,其溶液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即使高聚物在溶液中的浓度非常小,溶液的粘度增加很多,可以大大超过原来纯溶剂的粘度。1930年斯陶丁格(Staudinger)提出此浓粘度(单位浓度的溶液粘度的增值百分数)η_(sp)/C 与高聚物的分子量成正比,从而可以由粘度来测定分子量。这个方法经过不断改善和充实后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溶液粘度法已程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聚物分子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高温粘度计     
某些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三氟氯乙烯等在室温时找不到合适的溶剂,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溶解(高压聚乙烯的溶解温度略低些),因此,测定这些高聚物的分子量需要高温的设备。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时通常所用的粘度计对上列高聚物都不很方便,因高聚物溶液在过滤除尘和移液过程中由于冷却而产生沉淀,引起浓度误差,因此需要特制的粘度  相似文献   

4.
近来,随着高聚物溶液理論的发展,有关特性粘数、沉降系数及扩散系数的一些問題,如分子量的依賴性、溫度和溶剂的影响、高分子鏈的內旋轉阻碍度、支鏈的結构性质、分子量的多分散性、高分子鏈与溶剂間的相互作用力等的研究日趋完善。由于高聚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測定方法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統計平均值,因而各种不同的平均分子量之間有相当的差异。在訂定各种参数时,因有关的理論和分級实驗还不够完善,尚未能得到单分散的試样。正因为这样,对此有关的参数与分子量关系的研究富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紹一些同高聚物溶液的摩擦性貭有关的理論和实驗結果。  相似文献   

5.
用色层分离柱进行高聚物淋洗分级时,每次得到十几个以上的級份,为了要测定每个級份的分子量,就必須首先将溶剂蒸干。以往是在通风橱中,溶剂自然蒸发,有时也利用吹风机加速蒸发的办法,这样不但时間要很长,而且不利于安全、又浪費溶剂。我們設計了下列这套設备,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的缺点,在使用中尚较滿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应用Maron溶液理论处理高分子溶液的一系列关于溶剂的热力学性貭,得到满意的結果。現有的例子都属高分子-良溶剂溶液。对稀溶液渗透压数据的处理,作者等巳指出可用π/c(1+qc)对c(1+qc)的作图法,得到直线关系,其中(符号均按Maron的写法,参阅文献[4])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价无穷小的理论结合物理化学中环境熵变、理想稀溶液溶剂化学势和高聚物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环境熵变、理想稀溶液溶剂化学势的计算公式和"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实验中的关键理论推导。利用合比定律与物理化学的杠杆规则、离子迁移数等知识点推导出杠杆定律和离子迁移数的相关公式。使抽象的、不易掌握的物理化学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苯胺在酸性溶液中经化学和电化学氧化所得聚合物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很高的稳定性。由于导电高聚物的不溶和不熔,使许多研究工作难以深入,实际应用也受到限制,在导电高聚物方面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促使了对可溶性导电高聚物合成的研究。通过化学法合成可溶性聚(o-,m-)甲苯胺的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对聚苯胺衍生物的电导率、溶解性等都有较明显的影响。最近,通过电化学聚合合成了聚邻甲基苯胺。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时最厂泛地被采用的是粘度法,通常是测定几个浓度的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向→0外推得到特性粘数,一般所采用的溶液粘度与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散射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是测定高聚物重均分子量比较好的、测定范围比较宽的方法。虽然,这是一个已被广泛应用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验技术上和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溶液的除尘,通常均用细菌漏斗压漏或离心除尘,不仅费时,而且如果除尘效果不好,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及时反映出来,直等算完数据之后才能判断。其次是溶液的用量较多,一般达几十毫升。第三是散射角的测定不能太小,通常的商品仪器仅能测  相似文献   

11.
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是与溶液性质有关的基本物理化学数据,它反映出溶液中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溶液性质所不可少的。对于高聚物溶液性质的了解,溶液中各组分活度系数的测定也是必要的工作,但迄今在这方面的工作不多,我们认为有必要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12.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技术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溶液粘度法来測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已經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这不但因为溶液粘度法需要的设备簡单,測定技术容易掌握,而且实驗結果有相当高的精确度。通过特性粘数-分子量关系式,可以計算試样的粘均分子量,如果試样的特性粘数-分子量关系式尚未訂定,也可以从特性粘数值作为分子量相对数值的衡量,对一般工业生产和研究試驗室中有关高聚物分子量測定方面的要求,已經能够很好地滿足。粘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驗技术已經有专門文章和书籍介紹过,这里只想討論一些常見的实驗差錯及其产生的原因。粘度法測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基于經驗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在熔封过程中影响量值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通过实验考察溶质沸点在-13.4℃至220℃的7种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熔封,使用外标法准确测定熔封前后溶液的量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溶质沸点在-13.4℃至80℃范围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溶质沸点在80℃至220℃范围内溶液的冷却温度相对较高。溶质沸点越低,对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分液方式要求越高,全密闭管路的分液方式最佳。在安瓿瓶熔封过程中使用冷却套管,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焰热效应对溶液的影响。对实验考察的7种挥发性有机物溶液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可降低至1%以内。  相似文献   

14.
渗透压法是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和研究高分子溶液性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廿年前渗透压法几乎是测定高聚物绝对分子量惟一的方法,因超离心机的设备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建立,光散射法在1944年才由德拜(D(?)bye)应用到高分子溶液,溶液热力学性质的诸方法如沸点升高法、冻点降低法和蒸气压法等基于溶液性质的依数性测定分子量,由于高聚物的特点分子量很大,即单位重量内的分子数很少,要求实验的灵敏度和稳定度很高,通常以适用于分子量在二万以下的测定,故数均分子量主要依靠渗透压法。如所周知,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化学課本(1955年4月版)第六章第六節讲“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中,圖46用硝酸鉀作不同温度下飽和溶液冷却析出結晶的演示,照教材是要把20℃的飽和溶液分成几个試管,然后逐一加热,再加硝酸鉀以分別制成40℃,60℃,80℃及100℃的飽和溶液,这样做起來很費时間,既影响教学進度,又使課堂气氛枯燥。我改用燒杯盛水加入適量的硝酸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炼油工业的发展,煤焦油中的酚类,特别是低級酚,作为化工原料的利用很重要,我們应用(1)气液色譜法,(2)液液色譜与紫外光譜法結合及(3)精餾与紅外光譜法結合三种不同方法对210°以前的低級酚进行了各种异构体的成分分析,比較分析結果:三种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时,最大絕对誤差在2%以内,其中以气液色譜法最为快速,液液色譜法次之,精餾-紅外光譜法費时間較多;但后二种方法所得数据較完全。例如对甲酚,問甲酚及2,6-二甲酚用气液色譜法不能分开,而利用后二种方法則可以分别得到各个单体酚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液的光散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形态参数,在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光散射实验的最大困难在于测定液中尘埃颗粒的干扰,实验要求测定的溶液和溶剂都需要经过特殊的除尘处理,以达到光学洁净。最常用的除尘方法有高速离心和过滤,但是在实验中还需要将经过除尘处理的液体,从一个容器转换到另一个容器,或需要在貯液瓶中貯藏和在测定池中稀释或加浓,因此对这些容器也就同样需要予以除尘处理。 Thurmond很早就报导了他所设计的这类仪器。最近Schipmann和Farber又提出了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谭婷  乔鑫  万益群  邱洪灯 《色谱》2015,33(9):934-937
低共熔溶剂被用作亲水作用色谱流动相的新型改性剂。选用硅胶柱(150 mm×4.6 mm, 3 μm),以乙腈与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为1:3))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考察了6个碱基与核苷的色谱分离效果,并讨论了低共熔溶剂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及温度条件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相流动相条件相比,在加入低共熔溶剂改性后的流动相条件下,碱基与核苷分离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胞嘧啶与胞苷能达到完全分离;同时,随着低共熔溶剂在乙腈中浓度的增加,6个碱基与核苷在色谱柱上的保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胞苷的保留减小最为显著;随着柱温的升高,碱基与核苷的保留同样有所减小。本文验证了低共熔溶剂作为亲水作用色谱流动相改性剂的可行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亲水作用色谱分离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在有机溶剂中聚合时,溶剂结构对聚合速度没有显著影响。聚合体的平均分子量主要是受溶剂的链转移常数控制的,但在聚合过程中当生成的高聚物分子具有近似平均分子量时,由于高聚物分子在不同溶剂中具有不同的分子形态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粘度效应,对高转化率聚合体的平均分子量产生影响;同时,在高转化率聚合过程中聚合体平均分子量的均匀性与高聚物分子在溶剂中的形态有关,而与由聚合物的不同平均分子量在溶剂中所表现的不同粘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电镜、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乙基醋酸纤维素溶致性液晶态从非平衡到平衡过程的转变,同时研究了从液晶态结晶的固体形态。在两玻片之间受力的液晶溶液,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重新形成。主要以带状和球晶的形态存在,溶剂挥发以看,部分球晶发生变化,还观察到各区域的取向结构,并证实了从液晶态结晶的晶型与各向同性溶液结晶的晶型相同,但完整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