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出了用氧化锌-无水碳酸钠混合熔剂与铜精矿样品在高温焙烧,分离大量的基体元素,用沸水浸取烧结物,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用硝酸银电位滴定测定其中的氯含量。方法重现性好,适应性强,可准确测定铜精矿中的氯。  相似文献   

2.
电位滴定法测定铜业矿中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用氧化锌-无水碳酸钠混合熔剂与铜精矿样品在高温焙烧,分离大量的基体元素,用沸水浸取烧结物,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用硝酸银电位滴定测定其中的氯总量,方法重现性好,适应性好,可准确测定铜精矿中的氯。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电位滴定法测定碳酸钡中微量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碳酸钡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材料,随着电子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要求检测铁、锶、钙、镁等金属元素外,还要求检测氯。文献[1]报道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这些金属离子,文献[2]用丙酮提高滴定的灵敏度,电位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的氯,在应用这一方法测定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自制涂丝Ag-Ag2S电极为指示电极,Hg^2 -半胱氨酸络离子作滴定剂,在SAOB介质中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工业气体和废水中硫化物含量。滴定终点突跃明显,勿需绘制滴定曲线即可确定终点体积,检测下限可达10μg/L。方法简便、快捷、灵敏,是对电位滴定法测硫的一大改进。  相似文献   

5.
等电位间隔-电位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点电位滴定法作出改进,提出了等电位间隔-电位滴定法。由数学推导证明,当P1的数值(P1为V1与Ve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V1为在第1测量点所耗滴定剂的体积;Ve为滴定终点时所耗滴定剂的体积)达到95%,且在两点间的电位差值(ΔE)大于30mV时,滴定的相对误差(T)的计算值可达到小于0.1%。据此,在滴定过程中,记录两测量点之间的ΔE为30mV时的V及E值,当有两组数据的ΔE达到30mV并算得此时的T值≤0.1%时,即可停止滴定,并根据所给公式计算Ve及滴定结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包括中和反应、沉淀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滴定体系的电位滴定,所得结果与常规电位滴定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氯溴碘三种离子共存时,总是互相干扰各自测定结果。近年来,Prokopov采用电位滴定及碘量法滴定完成氯溴碘的同时测定。这个方法较Belcher等早期提出的容量分析法简便,但所应用的碘量法测定碘离子操作仍嫌繁琐。本文采用电位法:1.用自制Ag-AgCl丝电极作指示电极,玻璃电极作参比电极,在90%丙酮介质中用标准Ag~+ 溶液电位滴定氯溴碘三种离子总量。2.用双氧水-8-羧基喹啉消除 Br~- 及I~- 后,在90%丙酮介质中电位滴定氯离子量。3.用  相似文献   

7.
硼酸的电位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硼酸加甘油的强化电位滴定和直接电位滴定。实验证明 ,对硼酸类的极弱酸可采用两点电位滴定法进行直接电位滴定 ,在终点后测定两组滴定数据 ,用两点法公式计算滴定终点。  相似文献   

8.
乙醇-水介质中氟-铝沉淀电位滴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氟-铝的多级络合反应,在水溶液中用氟化物直接滴定铝没有明显的电位突跃,若用乙醇-水介质,则电位突跃明显[1~3].本文对乙醇-水介质中氟-铝沉淀电位滴定体系的化学平衡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浓度的乙醇介质中氟-铝的络合比及各级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等参数.实验表明用F-电位滴定测定铝可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9.
控制电位滴定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得到的结论是:第一,电位的控制误差及滴定剂体积的测定误差是影响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计算模型中的比例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变化率越大,这种影响越小.第二,多组分体系的测定误差,与组分在计算模型中比例系数的相对大小有关.比例系数越大,测定误差越小.第三,不同浓度(或不同浓度比)待测溶液滴定曲线的差异越大,对控制电位滴定法的测定越有利.  相似文献   

10.
碳糊电极电位滴定法滴定氯(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元素是人体液中重要组成部分,Cl~-浓度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国际上饮用水质标准为含Cl~-200mg/L.目前碳糊电极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测定,但测无机离子的工作尚少,还没有人用碳糊电极作为滴定氯离子的指示工具.目前传统电分析方法是Ag电极为指示电极,但银电极价格较贵.本文首次采用碳糊电极(不含活性物质)电位滴定Cl~-,终点电位变化明显、直观.  相似文献   

11.
采用Na2EDTA返滴定法测定铜镍合金中的镍含量,用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和酒石酸作掩蔽剂,丁二酮肟沉淀分离,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加入过量的Na2EDTA,用氯化锌标准溶液返滴定,能很好地分离铜及其他杂质的干扰。方法用于测定铜镍合金中的镍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046%~0.24%,加标回收率为99.3%~101%。能够满足日常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Na2EDTA返滴定法测定铜镍合金中的镍含量, 用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和酒石酸做掩蔽剂,丁二酮肟沉淀分离,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加入过量的Na2EDTA,用氯化锌标准溶液返滴定。方法能很好地分离铜及其他杂质的干扰。试验方法用于测定铜镍合金中的镍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0456%~0.2409%,加标回收率为99.30%~101.10%如有残渣,过滤之后将残渣消解,用光谱测定不溶渣中的镍含量。能够满足日常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选矿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铁离子,在滴定铜离子含量的基础上,向滴定液中继续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作为解蔽剂将铁离子解蔽,此时溶液呈深棕色,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铁,溶液深棕色消失转为奶白色即为滴定终点,避免了单独滴定铜铁含量的麻烦,且在滴定铁离子含量时无需除铜。经实验验证,对选矿废水中铁含量进行滴定与重铬酸钾滴定铁含量的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03%,加标回收率在95.8%~101.9%,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48%~1.5%。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快捷,可以满足选矿废水中铜、铁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铅精矿中主量元素铅和次量元素铜的连续滴定分析方法。将铅滴定分析中经硫酸沉淀分离后的滤液,再经硫酸冒烟,用去离子水溶解后,通过滴定法对铅精矿中高含量铜进行分析。该方法铅精矿中铅的检出限为1.4 mg/g,铜的检出限为1.0 mg/g。对3个实际样品中铅、铜分别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n=7),铅的加标回收率为99.71%~100.19%,铜的加标回收率为99.33%~100.47%。该方法通过一次溶样,对铅精矿中的铅、铜连续进行滴定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铅精矿中含量大于1.4%的铅和含量大于1.0%的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于混合铜矿石中自由氧化铜测定的方法。试样用含亚硫酸钠(6g/L)的硫酸(10%)溶液浸取2h,选择性溶解铜氧化物,过滤并煮沸滤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电解。溶液中的铜离子电积至阴极铂网上。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残余于电解后液中的铜离子;同时用硝酸(1+1)溶解铂网上的铜,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与阴极铜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用铂阴极差重加上电积后液残余铜含量并减去共电积的杂质元素含量可计算出氧化铜矿中酸溶铜含量。与碘量法相比,不用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确定终点,人为误差小,结果稳定、准确。通过对加拿大氧化铜矿标准物质AMIS0050进行测定(n=12),方法准确度可靠。并选取15批次的氧化铜矿检测,与经典碘量法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陆为林 《分析化学》1995,23(8):937-940
本文报道了铜合金中铜的示波滴定方法。样品酸溶后,用抗坏血酸还的Cu^2+为Cu^+,加入过量的四苯硼钠,在PH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定量形成Cu-TPB沉淀,过量的TPB^-,以Tl^+标准溶液进行示波滴定,铜合金中共存元素不干扰测定。铜的测定回收率99.8%-100.1%。进行了多种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在硫酸体系下加入氢溴酸,使得氢溴酸与试样中的砷、锑、锡等元素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溴化物,从而消除其干扰,滴定前用氟化氢氨掩蔽铁,在pH=3.0~4.0的范围采用碘量法测定废杂铜屑中的铜含量。用于测定金属样废杂铜屑中铜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20%~0.25%,加标回收率在98.8%~101%,方法简单准确,能够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选矿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铁离子,在滴定铜离子含量的基础上,向滴定液中继续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作为解蔽剂将铁离子解蔽,此时溶液呈深棕色,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铁,溶液深棕色消失转为奶白色即为滴定终点,本法避免了单独滴定铜铁含量的麻烦,且在滴定铁离子含量时无需除铜。经实验验证,应用本法对选矿废水中铁含量进行滴定与重铬酸钾滴定铁含量的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03%,加标回收率在95.80%-10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48%-1.52%之间。本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快捷,可以满足选矿废水中铜、铁含量的滴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outbreak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84 Disinfecta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available chlorine content in 84 Disinfectant. A new method to rapidly determine the available chlorine content in 84 Disinfectant by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was established. Statisticall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sults between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and manual titration. Combined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epidemic material, this experiment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as an experim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for sophomore students.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在酸法生产金属镓过程中,用NH4F掩蔽溶液中的铝,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之与镓元素完全络合,调整条件试剂硼酸溶液和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保证终点的准确判断,过量EDTA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回滴求得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加标回收率为97.14%~104.0%.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可实现酸法生产金属镓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