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原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酯为催化剂使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室温下进行熟化变为三向结构的弹性体(硅橡皮)时,在有水的情况下,原硅酸乙酯用量越多,熟化越快,无水时,结果相反。我们认为在空气中,原硅酸乙酯会经水解缩合变为聚硅酸乙酯,因此室温熟化的真正的交联剂不是象文献所说的原硅酸乙酯而是聚硅酸乙酯。 室温熟化所得的硅橡皮在高温下,机械强度会迅速下降然后逐渐恢复。将硅橡皮分别在空气及氮气中进行高温处理,并测定其溶胀度的变化的结果,证明这现象是由于硅橡皮在高温下发生降解及氧化所致。降解是由于水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酯或它的水解产物月桂酸催化下使聚二甲基硅氧烷主链的Si—O—Si键水解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教学实验低级直链醇分子横截面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最大气泡法,以Szyszkowski公式为拟合方程,在所设定的4个浓度区间内对各种低级直链醇的分子横截面积进行系统化研究,从而确定了不同醇适用该法的大致浓度区间,同时讨论了直链醇碳链长度、浓度与醇分子表面吸附行为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乙基氰乙基纤维素/交联聚丙烯酸复合物膜的溶胀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乙基氰乙基纤维素 [(E CE)C] 交联聚丙烯酸 [PAA]胆甾相液晶复合物膜的厚度以及膜的组成对膜在水中的溶胀行为的影响 .复合物膜越厚则达到溶胀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但是其最大溶胀率是相同的 .复合物膜的最大溶胀率先是随着 (E CE)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 (E CE)C的浓度大于 5 1wt%的时候 ,复合物膜的最大溶胀率几乎不再发生变化 .复合物膜的交联密度越大 ,其最大溶胀率越小 ,溶胀速率也随着膜的交联 (点 )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研究还发现复合物膜的交联 (点 )密度越大 ,其溶胀前后最大选择性反射光波长的位移也越小 .  相似文献   

4.
采用先辐射后冻融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乙烯醇(PVA)/水溶性壳聚糖/甘油水凝胶,通过浸泡法在水凝胶中载入云南白药,并且研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冻融次数和PVA浓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能和云南白药释放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凝胶的溶胀度随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而下降,且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水溶性壳聚糖的加入有利于云南白药载入凝胶,同时使云南白药的释放具有pH和离子强度敏感性.云南白药的释放量在模拟体液中最大,在中性溶液中次之,在水和酸性溶液中最小,与溶胀度变化关系相反.而水凝胶的溶胀度和云南白药释放量均随冻融次数和PVA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分析表明,云南白药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药物和溶液中离子的交换能力;在相同介质中,不同凝胶的药物释放量受溶胀度影响明显.凝胶溶胀速率远大于药物释放速率说明后者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药物释放的pH敏感性表明该水凝胶具备用作云南白药的口服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壳聚糖-丝心蛋白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型膜对pH值和离子的敏感性,发现该膜在pH<3.3时溶胀度剧烈增加;在pH=2时,是否出现溶胀极大值与膜组分的含量及交联剂的含量有关;膜在不同pH值溶液中可交替溶胀和收缩,且这种溶胀-收缩行为重复可逆。同时,该膜在不同离子溶液中的溶胀度亦不同;在相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此膜在3价离子中的溶胀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凝胶溶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度的聚丙烯酸凝胶,测定了这些凝胶在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综合溶胀行为,包括用经典的间断称重方法测定溶胀动力学曲线,用溶胀性能自动测定仪测定溶胀应力变化的动力学曲线及平衡溶胀度等。这这类环境敏感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壳聚糖-丝心蛋白半互穿透合物网络型膜对pH值和离子的敏感性,发现该膜在pH〈3.3时溶胀度剧烈增加;在pH=2时,是否出现溶胀极大值与膜组分的含量及交联剂的含量有关;膜在不同pH值溶液中可交替溶胀和收缩,且这种溶胀-收缩行为重复可逆,同时,该膜在不同离子溶液中的溶胀度亦不同,在相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此膜在3价离了了中的溶胀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痕量头孢硫脒(CEFA)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法。在稀NaOH溶液中,头孢硫脒与乙基紫(EV)结合,使体系的RR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波长341nm处,头孢硫脒的质量浓度在0.094~0.70mg/L范围与散射强度(△IRR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Sb/K)为0.075mg/L。该方法可用于人体血液及市售药物中头孢硫脒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声动量的转移在界面处产生超声辐射应力引发水凝胶形变。为研究光热敏感水凝胶在超声波、光辐射、机械载荷以及温度耦合作用下的大变形行为,采用变分法建立了光热敏感水凝胶声-光-力-热耦合本构模型,研究了声匹配条件下水凝胶单轴预拉伸时超声波强度、光强和温度对其溶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轴预拉伸数值越大,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越大;超声波强度越强,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越大,平衡溶胀率随超声波强度增大呈线性递增关系;而随着温度升高,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极小值;平衡溶胀率达到极小值时的温度值随预拉伸和超声波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随光强增加而降低;当环境温度超过极小值出现时的温度值后,预拉伸和超声波强度变化对水凝胶溶胀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但光强变化对水凝胶溶胀行为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臭氧加热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一个全球9层大气环流模式中,加入一个臭氧方程来模拟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的加热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温、压、风场的变化。试验表明平流层臭氧加热率远大于其它要素,如水汽等引起的加热率。在考虑臭氧加热作用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对流层顶以上的温度分布和纬向风强度与不考虑臭氧作用的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异。臭氧加热作用不仅影响纬向风,同时也影响经向风,因而使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试验还表明,臭氧层的存在对各气象要素场的影响在对流层中部已相当小,然而在近地面却还有明显的反应。特别是对陆地上影响比海洋上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11.
镀金层识别及其厚度测定的X—荧光强度比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u原子在X射线激发下所发射的Lβ线和M线的强度比值识别样品是镀金还是K金,同时利用这个比值测定镀金层的厚度,镀金层厚度的测定范围为0~4μm,测定值与标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2.
刘琼琼 《化学教育》2014,35(16):29-30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聚物溶胀测定仪,其操作方式类似沙漏的转动,可用于测定交联高聚物在不同气氛下的溶胀曲线,确定最大溶胀度并进而确定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铕(Eu2O3)、邻菲罗啉(phen)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制备了含铕(Ⅲ)三元活性配合物(Eu(AA)3phen),将其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凝胶体系进行UV共聚,制备了含铕水凝胶。研究了凝胶中Eu(AA)3phen含量对其吸水性、温敏性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温度及溶胀时间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u(AA)3phen含量的增加,凝胶吸水率先增加后减少,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对于特定的凝胶体系,其12 h溶胀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凝胶的荧光强度随溶胀时间和温度增加而减弱。当Eu(AA)3phen的添加量为3.5%时,凝胶综合性能最佳:平衡溶胀度为631 g·g-1,4 h内吸水率达90%以上,荧光强度为175a.u.。所研制的水凝胶在吸水及荧光性能方面对温度均具有良好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分别加入丙烯腈、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脂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反应体系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考察了聚合物的溶胀性能以及所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量和强度。结果表明: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极性单体,改变了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的相对聚合速率,从而起到了调节共聚物中化学交联点分布的作用。共聚物网络结构的这一变化使其溶胀性能和强度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戊二醛蒸汽交联明胶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戊二醛蒸汽对明胶材料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交联反应时间对明胶材料力学性能、溶出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交联反应从明胶瓣表面至内部逐步进行,由此可获得交联度呈梯度变化的明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明胶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溶出速率和溶胀率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蒸汽交联明胶材料的溶胀动力学不能用二次速率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6.
何为 《合成化学》1995,3(2):187-189
粒状硫在阳极室内被电化学氧化得到硫酸。实验发现由疏转化为硫酸的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硫床层厚度的降低而增加。用一定粒径的硫颗粒,生成的疏酸量最大。在电流密度为84mA/cm ̄2、粒径为710μm、硫床层厚度为1.15mm时可得到硫酸的最大浓度为35%,由硫转化为硫酸的能量消耗范围为0.55~2.1kWh/kg,具体数值与电流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靛蓝二磺酸钠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臭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2.0的磷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臭氧可使靛蓝二磺酸钠溶液褪色,且褪色程度与臭氧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测定水中臭氧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靛蓝二磺酸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臭氧的质量浓度在0.12~3.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变化值呈线性,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8×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水中臭氧的含量,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20)在0.6%~2.8%之间。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硅填料与硅橡胶在热老化时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三种表面性质不同的二氧化硅填料与二甲基硅橡胶在热老化时的作用。使混炼胶和硫化胶分别在甲苯和甲苯-氨中溶胀,测定了结合胶及溶胀度的变化。证明在老化时填料和橡胶之间有数量可观的化学键生成,并且发生氢键向化学键的转化。填料表面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结构化控制剂,对它和橡胶之间的氢键结合,化学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常羧酸树脂提取链霉素时必须进行H-Na式变换,体积胀缩一倍,易致破碎,寿命不长,而且需要采用允许胀缩之设备及逆流操作设施,羧酸树脂之溶胀行为是其主要原因。溶胀行为来源于高分子固有特性高弹态,刚性高分子仅在玻璃态化温度以上或溶剂存在下始呈高弹态。故憎水性刚性高分子在水中常温下决不表现高弹态,因此其刚性足以对抗羧基中和时引起之渗透压变化,而产生之张力时无溶胀行为,而树脂须疏松多孔才能吸附链霉素分子(分子量581)。我们选交联聚苯乙烯为刚性骨架,接枝聚甲基丙  相似文献   

20.
溶胀胶束是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其它物质后使胶束膨胀的一种胶束状态,因其能显著提高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而备受关注。针对近年来对溶胀胶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溶胀胶束的最大增溶量、增溶过程以及增溶后形貌尺寸的变化等问题,总结了影响胶束增溶作用的因素,厘清了溶胀胶束与微乳液的异同,介绍了溶胀胶束的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