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小东 《物理通报》2013,(10):69-70
向心力大小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该实验是利用铁架台、小球、细线、秒表、天平、刻度尺等器材完成的.实验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小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h,利用天平、秒表分别测量出小球的质量m和运动n圈的时间t,得出指向圆心的合力为  相似文献   

2.
利用砂摆演示简谐振动图像简单、直观,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存在如下缺点:(1)砂摆形成的图像板只能水平放置,学生不易观察;(2)由于砂摆的质心位置不断变化引起摆长相对变化,进而影响到周期的变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改进:(1)用少儿写大字用的水写纸替代木板;(2)用静脉输液用的一次性废输液管替代摆线,让输液管穿过摆球中心孔后,上端插入盛有适量水的输液瓶的皮塞上,并将输液管的调节间调节适当,使下端针头有水持续流出,其余装置和操作与用砂摆演示相同.改进后实验有如下几个优点:(1)图像可以举起让…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实验的不足,对向心力演示仪进行改进,保留了向心力演示仪的部分元件,增加了电动机和变阻式连续调速开关.通过改变电动机转速、圆周运动半径、钢球质量等参量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本文还提供了两套实验方案,供不同实验条件的学校选用.  相似文献   

4.
陈军 《物理实验》1997,17(4):158-158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是大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必做实验,实验装置简单,方法容易掌握,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多种原因使这个实验误差较大,进度缓慢,若对原有装置稍加变化,在单摆立柱和摆球之间固定一小图板,在图板上贴一张白纸,如图,就能有效的减小以下三方面的误差,并加快实验速度.实验装置图1.当摆球在空间摆动时,原单摆装置要求用目测观察摆球在一个平面内摆动就认为是单摆运动.但这种观察无显著的参照标准,极有可能把锥摆视为单摆,造成实验误差.若以图中贴纸图板表面为参照面,每次调节摆长后再调…  相似文献   

5.
刘银奎 《物理实验》2012,(1):25-26,29
对"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实验进行改进,采用减速电动机通过轻杆带动大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圆锥摆.改进后的装置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汪勇 《物理通报》2015,(1):79-81
笔者针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器材相对匮乏的现状,结合苏科版第四章第1节“光的折射”教学内容,从教学过程的4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挖掘生活中的易得器材,服务于本节实验课堂的一些实践和做法,从而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1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宓子宏(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老师在早些年曾在美国考察访问过八所中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中学物理教师普遍很重视实验.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各班学生轮流来上课.教室里四周靠墙的桌子上,常常摆了一圈演示实验仪器.教室旁边还有一间准备室,准备室里也放满了教师的各种教具与实验器材;这些演示教具和实验器材大多是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  相似文献   

8.
在师范学校物理学教课本中,讲到“摆的振动”这节课,为了说明简谐振动可以用摆的振动记录来说明,教材里所介绍的演示实验是一贮有细沙的漏斗,悬挂在可以移动的平板上方,当沙斗振动时,板若沿摆的振动垂直方向移动,就可纪录出简谐振动图线。这个演示实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电路的实验,是根据实验内容预先设计好电路,让学生按电路完成对实验器材连线、测量等项操作.但电路设计的根据,应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及对实验的相关要求均未做具体说明,在实验中留下一些疑点.新课程的实施,虽然对电路实验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但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测量方法的能力要求并未改变,而且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过程.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地突破实验中的疑点,会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平抛运动实验的一些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教材给出的实验及其不足之处 (1) 教材给出的实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四节给出了一个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该实验要求首先设法描绘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怎样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教材给出了三个参考案例,其中案例1给出的方法如下: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图1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冲出水平槽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分组做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前,考虑到这个学生实验很重要,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毕业会考、高考考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先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实验目的、器材和步骤,以及如何利用实验打出的纸带来进行测量和计算加速度的方法.他们使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提出演示实验要尽量使用通用器材而不使用专用器材来做;若能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就更好,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近感.  相似文献   

13.
于颖 《物理实验》1995,15(1):37-37
开特摆等值摆长的确定于颖 (辽宁大学物理系)在学生做开特摆实验时,常常被找不到等值摆长所困扰,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求T正一X和T倒一。两曲线的交点.由于等值摆长选的不合适,两曲线不相交而常使实验失败.采用“极值判定法”可以指导学生迅速找到等值摆长...  相似文献   

14.
1制作背景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三节“半导体的应用”,介绍了半导体的特性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这一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特性,课堂教学时需要演示相关的实验,但多而零散的实险器材给教师课堂演示带来诸多不便.如,在演示热敏特性时,  相似文献   

15.
王长江  任新成 《物理实验》2012,32(7):21-22,26
针对以往向心力实验装置存在的若干问题,尝试利用废旧电器、测力传感器、降压稳压模块、处理传感器信号的AD转换模块以及蓝牙信号发送模块等器材制作向心力实验仪.该实验装置既可以进行向心力的探究性实验,也可以进行向心力的验证性实验.  相似文献   

16.
胡兴态  陆先升 《物理实验》1990,10(4):174-175
现行中师《物理学》课本中关于向心力的演示实验,存在操作难、费时长、误差大等问题。为了准确定量地研究向心力公式F=mrω~2(或F=mυ~2/r)和圆锥摆关系式g=lω~2cosθ我们制作了一台向心力、圆锥摆实验器。一、功能 1.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测得它作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与转数,经计算处理后验证向心力公式F=mrω~2(或F  相似文献   

17.
“双缝干涉”实验成为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新的学生必做实验后,许多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广大农村高中,由于缺乏实验器材而无法在实验室中开设这个实验。即使条件相对优越拥有实验器材的学校,因该实验调节相对麻烦,实验现象模糊,学生也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更难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实际的双缝干涉现象。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对双缝干涉实验的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笔者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自制了双缝干涉实验仪。  相似文献   

18.
一、用自制菲涅耳双面镜观察干涉条纹按照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第113节内容的要求,应该给学生演示菲涅耳双面镜的干涉现象。关于这个实验,有许多材料做过介绍,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我们认为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双面镜制作过程的调整及观察过程中双面镜对缝的调整。事实证明,只要这两部分调整好了,那么,用蜡烛照亮狭缝时就可以从显微镜的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此外,在较好的暗室中用500瓦的电灯做光源时,可以把干涉条纹投射到幕上。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进行这一实验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做过“用三线悬盘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之后,在问题讨论中提出:圆盘上放圆环后测得的周期T’,一定大于不放圆环时的周期T。即圆盘上放圆环后,其摆动周期变大.学生的这一结论引起了教师的重视,据了解,做过实验后有这种看法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我们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三线摆的摆动周期问题进行研究.先从实验出发,揭露问题,激发兴趣;再进行理论分析,找出规律;最后用实验验证规律.使学生不仅熟悉了量具的使用,加深了对转动惯量概念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方法方面,受到了一次初步训练,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扭…  相似文献   

20.
张应成  彭朝阳 《物理通报》2015,34(11):71-75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中, 学生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制作简易单摆, 教师再利用学生自制的单 摆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了解实验器材的主要构造, 掌握实验原理, 同时学会选择恰当的实验仪器, 并通过实验探究 “ 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无关因素, 以及实验误差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