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现并揭示了2-酮基-L-古龙酸在许多种溶剂中发生了结构改变,该物质在室温条件下,无需施加任何外力因素,分子中极易发生分子内成环结构变化:分子中的羰基(-C=O)双键断开变单键,形成了2,5位半缩醛五元环衍生物,使分子内出现了O-C-O基团,其标题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羰基特征峰的化学位移(约200)变到了96,核磁共振2D HMBC异核相关谱,充分证明了2-酮基-L-古龙酸发生的分子内环合成衍生物的主要产物是五元环的2,5位半缩醛衍生物,而非六元环的2,6位半缩醛衍生物. 相似文献
2.
从雷公藤根皮中分离出一种含三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酮化合物(Ⅰ),利用一维和二维NMR技术,通过对1H和13C NMR谱的分析,归属了所有和1H和13C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3.
在温和条件下手性薄荷酮腙(1)与NO在痕量O2存在下发生偶氮-硝化反应,高选择性的生成α-硝基偶氮化合物. 通过DEPT谱、1D NOE差谱和1H- 1H COSY,HSQC等2D NMR技术对目标化合物2(2,4-二硝基苯基-1-硝基-(2-异丙基-5-甲基)环己基-二氮烯)的1H,13C NMR 谱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确定了目标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5.
从雷公藤分离出二种新的萜化合物,利用1H-1H COSY,1H-13H COSY和COLOC等2DNMR技术,分析了雷酚萜甲醚和雷酚萜的1H和13C NMR谱,明确地指认出这三种化合物的全部1H和13C共振峰. 相似文献
6.
7.
8.
膜融合蛋白在介导膜融合过程中会发生构象的转变. 以同核2D NMR为手段,测定了pH 7.0条件下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HearNPV)的HaF融合肽在类膜环境中的3级结构. 通过与酸性条件下该融合肽的结构作比较,证实了该融合肽在从融合蛋白内部暴露出来到插入宿主细胞膜的过程中发生了构象的转变. 并且这个构象的转变是一个结构趋向稳定、两亲性趋向完整的变化过程. 这些结论对研究其他融合肽的插膜过程有普遍的意义,为探索膜融合机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LD130是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dispar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LdMNPV)的膜融合蛋白(F蛋白),其F1亚基N端疏水的保守区为介导膜融合过程的活性肽段,即融合肽区域. 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确定了该融合肽在酸性条件下类膜环境中的溶液结构. 结果表明融合肽LdF具有典型的α螺旋结构,整个肽段于类膜环境中呈现两亲性,即螺旋沿轴向可分为亲水侧面和亲脂侧面. 该结构有利于对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过程的深入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2;5,6-双-O-异丙叉基-3-C-硝甲基-α-D-呋喃阿洛糖(化合物1)在酸性条件下选择性脱除5,6-异丙叉基得到C-3位构型保持的水解产物1,2-O-异丙叉基-3-C-硝甲基-α-D-呋喃阿洛糖(化合物2);化合物1先经过Moffatt脱水生成C-3硝基烯产物1,2;5,6-双-O-异丙叉基-3-脱氧-亚甲基硝基-α-D-呋喃木糖(化合物3),然后在酸性条件下选择性脱除5,6-异丙叉基过程中协同发生氧杂-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C-3位构型反转的水解产物1,2-O-异丙叉基-3-C-硝甲基-α-D-呋喃葡萄糖(化合物2′),两种产物化合物2和2′互为C-3差向异构体.通过1H NMR、13C NMR、DEPT-135、1H-1H COSY、gHSQC和gHMBC等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化合物2′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8.
19.
由美国Lilly公司开发的第二代抗抑郁症药物盐酸氟西汀(Fluoxetine hydrochloride),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除了用于治疗各类抑郁症,包括轻性或重性抑郁症,尤宜用于老年性抑郁症之外,对于强迫症、惊恐发作、贪食症、经前期焦虑等亦有很好疗效. Fluoxeti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双环化合物,与传统的三环类、杂环类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相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而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特点,目前已作为一线的抗抑郁药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对Fluoxetine hydrochloride进行了1H NMR和13C NMR检测,并通过DEPT和1H-1H COSY、HMBC、HSQC等2D NMR技术对其1H NMR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和比文献[1]更为全面的NMR归属,为以后的分析鉴定提供更完善的依据. 相似文献